新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十分需要儒家“强国富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上仍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必须成为经济强国,更应以“强国富民”为动力。现代企业家只要抱着“强国富民”的目的,发挥中华民族儿女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倡议由理念转化为行动,从远景转变为现实,成果丰硕。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共建、共商、共享、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并且,中国展现华夏民族的精神,分享中国智慧,共同打造世界命运共同体,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的广泛赞誉。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2015—2017年,“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中国企业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 000个。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
“一带一路”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既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包括贸易投资和产业合作以及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各类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都旨在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www.daowen.com)
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将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发展中国家和友好邻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将不断增大对周边的投入,积极推进周边互联互通,探索搭建地区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中国不仅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也要通过“一带一路”等途径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截至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 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再一次讲道:“一带一路”国际共建与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互赢。在这种原则下,四年来,实现了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之间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动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充分运用中央财力加强全局性、战略性、公益性投入,加强国家发展保障能力和战略空间拓展能力建设,加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强国富民。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改善民生,促进富民,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与此同时,通过财税制度改革,增强地方政府财力,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财政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