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张岱年把中华民族精神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做出了精辟的概括。“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为一定的理想和目标而奋发拼搏的精神。张岱年认为,在民族关系方面,“自强不息,就是要坚持民族独立性,决不向外力屈服,对外来侵略一定要抵抗,保持民族主权和独立”。儒商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践行者,自强不息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品格,是儒商进取的道德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张岱年把中华民族精神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做出了精辟的概括。“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为一定的理想和目标而奋发拼搏的精神。中国近现代的自强不息则更多地侧重于国家和民族自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民族、国家出现重大危机,出现了维新革命、变法图强,出现了洋务运动、实业救国,出现了浙商晋商、鲁商等重要的地域性商业会馆以及重要的儒商群体。曾国藩左宗棠等以洋务运动实业救国,发展经济、强化军事,提升国力;光绪皇帝、康有为梁启超等通过维新变法以求国家自强;晋商金融大亨雷履泰、诚信儒商乔致庸,徽商红顶商人胡雪岩,鲁商孟大善人孟洛川,清末状元实业救国的张謇等,都为民族的兴旺从不同的领域探索救国自强。他们有的从政,短暂时间提升了军力;有的倡导了思想启蒙、提倡科学文化,促进了思想进步,促进了私人经济的发展;有的造就地方经济发展和惠及民众生活。总之,近代的自强不息精神与近现代“救亡图存”主题相结合,践行了追求民族自强、国家富强的梦想。

张岱年认为,在民族关系方面,“自强不息,就是要坚持民族独立性,决不向外力屈服,对外来侵略一定要抵抗,保持民族主权和独立”。可见,儒家自强不息内含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取向。近现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救亡图存”,不断地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进行了艰苦卓绝、顽强不屈的抗争。历史证明,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现代的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奋斗,都充分说明自强不息才会有民族自强和国家的壮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儒商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践行者,自强不息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品格,是儒商进取的道德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www.daowen.com)

清末民初的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积极投身实业救国,经过实践印证了中国近代实业家的自强不息精神。随着“西学东渐”、社会变迁所引发的“重商思潮”兴起,当时的“商战”强调仿效列强“以商立国”“以商强国”,走重商救国道路。张謇集官、士、商、绅于一身,1896年在通州创设大生纱厂,陆续开办其他企业大小共约20余家,涉及的行业包括纺纱、面粉、榨油、轮船、渔盐、水利地产等领域,成为清末民初享有盛誉的“实业领袖”“状元实业家”,“言商仍向儒”。他以状元身份办实业,力矫宋儒只说不做的积弊。“做一点成绩,替书生争气”,“既念书生为世轻久矣,病在空言……今求国之强,当先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