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这些儒学思想在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历程中渗透、根植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内心。无论国家治理,还是国民治学、理财谋生,都受儒学博大精深思想的影响。“商”成为“儒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种手段。近现代儒商实际上就是传承传统儒家文化的“文化商人”的代称,他们从商秉承着“仁爱善良、仁者爱人”的儒家伦理,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孔子的得意门生端木赐(即子贡)是十哲中“受业身通”的弟子。他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端木遗风”的诚信经商风气,为后世商界所推崇。后人称其为华夏儒商鼻祖,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其评价颇高。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端木赐遵循的是儒家的仁爱精神。儒家“仁爱”思想主要体现在“为己”和“成人”两个方面。“为己”表现儒家的内修观,成人则是成就他人。儒家关于“仁”言论主要表现出对人的重视,充分表达了人文精神、对自己的价值追求以及对别人的道德要求。“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礼记·中庸》)。儒家文献中的“仁义”表现出了儒家爱亲重贤的思想。“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孔子的“仁爱思想”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现实生活中体现出的对人的关爱。
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和“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都充分体现了对人的重视。所以,儒家的仁爱思想在当今时代仍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
“仁”作为一种价值目标,是孔子设立的圣人所达到的境界。所以,宋朝朱熹说“孔子安仁,颜渊守仁,子路不违仁”。对于一般人来说,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够达到“仁”的要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因此,孔子要求人要时刻保持谦虚上进的心态。
孔子对人道德修养的要求在《论语》中体现颇多,如: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宪问》)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这些内容都是对人修身过程中的道德修养提出的要求。
儒家主张遵守秩序,各尽其责,以其公正之心评价别人;坚守正道,不畏强权。如,“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大学》)(www.daowen.com)
人要控制私欲,节制感情,坚持中和之道:做人要率性而为,真诚为上,树立正确的财利观,不可有机巧之心。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论语·宪问》)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孔子要求人要从善去恶。“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对人的道德要求从各方面进行了约束,归根到底,还是教人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正直、真诚的人,能够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实现人生的价值。
儒家关于“仁”的言论,主要表现为对人们提出拥有仁爱思想的要求,即“仁者爱人”思想。“仁者爱人”是“仁”表现在人与人交往中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念,是众德之首。通过“仁者爱人”思想,影响和提高自身的修养,进而惠及众人。从《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就能得到证明。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其为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历史上许多儒商人物在修身立德、为人处世以及经商实践中,做到了“仁爱”“中和”“正道”,这从诚信经营、博施济众的各项活动中体现出来。
“仁德”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其根本在于“孝德”。孝悌之道在《论语》中有多处记载。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在家庭中就是对父母的孝、兄弟间的友爱、夫妇间的和气。只有家里相安无事,才能够去爱天下的人。所以说,孔子的“仁者爱人”就是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随着自身修养的提高,有一个逐渐扩大的过程。所以,后世的儒士,包括儒商在内,一般都遵从孔子仁爱、孝悌思想,履行其孝悌义务,“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儒商的经营实践中实行仁义至上,有许多商人、商业组织、行会,以至于商业行业之间,做到了尽心奉献,忠于国家和民族大义。清朝末年红顶商人胡雪岩、东方商人孟洛川就是典型的例证。
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企业的文化再造和企业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当代商业企业必须重视伦理道德意识的提升,积极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营养,开办至仁至善的企业,用社会大众认同的价值观丰富企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凝聚员工向心力,扩大企业影响力、增强商品市场吸引力。
仁爱思想作为一个普适性理念,适用于古今中外。“一带一路”作为国家在新时代的国际性多边合作倡议,通过国际共享的中国理念,共同打造世界命运共同体,实现国家、地区之间共建、共商、共享、共赢。在实现民心互通的基础上实现多方面的合作与文化交流。在中国企业不断涌进“一带一路”现实合作项目的建设进程中,要体现大国风范,让儒家思想根植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让企业的人文关怀、大众认同的道德伦理、爱国敬业精神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