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儒商文化:融合世界文明的合作平台

儒商文化:融合世界文明的合作平台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义利关系引申来说也是义务和权利的关系问题。义务高于权利,整体高于个体,这是儒家思想也是东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世界上许多不同的文化宗教中,都包含着与孔子上述说法大致相同的训条。彼此宽容和相互妥协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和而不同”承认多元化,认为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可以有不同的路径选择。

儒商文化:融合世界文明的合作平台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正在迅速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以其经济、军事科技上的优势,试图把他们的文化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面临着来自西方优势文化的冲击和挤压,面临着丧失自我、沦为发达国家附庸的危险。如果处置不当,最终将葬送自身的经济现代化。因此,儒家智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仍然有其现代价值。

(一)儒商文化一些观念与全球化伦理遥相呼应

一是义利之辨。这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义然后取”。孟子主张先义而后利。义利关系引申来说也是义务和权利的关系问题。义务高于权利,整体高于个体,这是儒家思想也是东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西方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发现强调个人权利、忽视社会义务的弊端,并力图加以纠正。美国已故的肯尼迪总统曾向美国青年呼吁:“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什么,而要想想你们能为国家做什么。”这也说明儒家思想中的义务原则更能适应当今全球化的需要。

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上许多不同的文化宗教中,都包含着与孔子上述说法大致相同的训条。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被称作全人类伦理的“黄金法则”。

三是诚信观念。孔子提出了“讲信修睦”的口号,认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讲信义,做到以诚相见、言而有信。西方“二十二条商规”中的第十一条就是“坦诚相见的法则”,认为诚实是最好的策略。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把诚信看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前提之一,认为“诚实可信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

四是宽容妥协。孔子做事总是留有余地,从不过头。当他的学生问他有没有可以终生信守不渝的一句话时,孔子回答:“那大概就是宽恕罢。”彼此宽容和相互妥协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世界人类义务宣言》把诚实与宽恕列为人类最重要的义务和责任,指出“应当促进人类之间的宽容和尊重,而不应当煽动仇恨”。(www.daowen.com)

(二)继承儒家道德准则,用儒家思想智慧应对全球化挑战

一是中庸之道。就是恰到好处地掌握分寸和火候,既不太过也无不及。孔孟都反对走极端,主张在对立的两极之间保持某种平衡。在对待全球化的问题上,我们既要反对全盘接受、完全认同的观点,也要防止根本否定、完全拒绝的观点,而应该积极学习、为我所用。

二是和而不同。“和”是求同存异,“同”则是为同而灭异。“和而不同”就是在保持差别和个性的前提下达到和谐一致,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而不同”承认多元化,认为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可以有不同的路径选择。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是通权达变。就是强调灵活性。孔子说过:“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这是一种思想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善于通权达变的人往往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境,开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