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针对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研究,是以纵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以零售终端横向研究蔬菜流通模式,分析蔬菜在最接近消费者的销售组织流通的形式。通过对我国蔬菜流通体系历史梳理回顾,研究我国蔬菜流通模式,对各种蔬菜流通终端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各种流通模式的利弊。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我国蔬菜零售流通提出政策建议和主张。本文的研究不仅对蔬菜流通有意义,而且对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论文中形成的主要结论有:
第一,许多理论认为农超对接模式是新兴发展方向的蔬菜流通方式,但是,发展阶段不同,相关的配套体系不完善导致农超对接还不能发挥作用。国家层面上应该注重实效,放弃追求最新、最大的政绩观思维,这样政府的政策才能真正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为鼓励农民合作组织给予补助金,提供业务开展指导等。
第二,基于生产因素、消费因素、市场结构因素、技术因素、体制因素等分析现有蔬菜流通问题,认为我国现阶段蔬菜流通问题是综合性问题。蔬菜生产受科技投入影响,而且还受到生产资料和人工成本增加的影响;蔬菜运输受道路收费和燃料价格的影响比较大;蔬菜消费受消费习惯和收入影响。因此,蔬菜流通问题是多方面问题,要多方面着手解决。单一强调某种流通模式能解决所有流通问题是错误的思考方式。
第三,本文以影响消费者选择消费场所的需求因素为分析工具,分析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农贸市场和超市以及蔬菜直销的优劣。本文认为目前流通模式还是应以农贸市场模式和农超对接模式以及蔬菜直销模式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蔬菜流通结构为宜。(www.daowen.com)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以横切面方式考察蔬菜流通问题。将各种直接和消费者接触的终端统一起来分析,然后从终端回溯蔬菜流通纵向过程。在对各个流通环节中活跃的主体进行系统分析,如农户、合作社、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经销商、加工企业、农贸市场、摊贩、超市或餐饮企业等,将蔬菜流通分析集中在三种流通量最大的模式,即农贸市场流通、超市流通和蔬菜直销流通,探讨在现有经济条件下,选择既满足消费又使农民得利、适合中国大城市蔬菜等农产品的流通模式。
第二,从生产、消费、市场结构、技术和政策等因素角度,分析不同因素对零售模式的影响。认为农贸市场模式、农超对接超市模式和蔬菜直销模式是蔬菜主要零售模式。
第三,为保持蔬菜价格稳定,政府的作用不是行政命令指挥,而是遵循经济规律建立合适的经济秩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