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蛛网理论在农产品中的应用及供需信息掌握

蛛网理论在农产品中的应用及供需信息掌握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蛛网理论却证明,按照古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均衡一旦被打破,经济系统并不一定自动恢复均衡。因此蛛网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农产品。蛛网理论揭示农产品的生产波动情况,农产品的生产决策是以上一期的价格作为依据,并且生产过程开始后很难中断。农区的生产信息,市民的消费信息,这些供应和需求信息由他们来掌握,相互之间传递较快,甚至有认为中间商决定蔬菜价格的错误认识。

蛛网理论在农产品中的应用及供需信息掌握

蛛网理论是1930年由美国的舒尔茨、荷兰的J.丁伯根和意大利的里奇各自独立提出。由于价格和产量的连续变动用图形表示犹如蛛网,1934年英国的卡尔多将这种理论命名为蛛网理论。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市场上商品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的均衡状态被打破,经过竞争,其均衡状态会自动恢复。

蛛网理论却证明,按照古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均衡一旦被打破,经济系统并不一定自动恢复均衡。这种根据的假设是:(1)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存在众多的生产者,每个单个的生产者都不会对市场上的价格及产量产生影响,并认为当前的市场价格会继续下去, 自己改变生产计划不会影响市场;(2)价格由产品的供给量决定,而供给量由上期的市场价格决定;(3)生产的商品不是耐用商品。因此蛛网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农产品

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发散型蛛网,当供给价格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即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大于对需求量的影响)时,波动逐步加剧,越来越远离均衡点,无法恢复均衡,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为“蛛网不稳定条件”,如图5. 2所示;第二,收敛型蛛网,如图5. 3所示,当供给价格弹性小于需求价格弹性(即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小于对需求量的影响)时,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的波动将逐渐减弱,经济状态趋于均衡;第三,封闭型蛛网,当供给价格弹性等于需求价格弹性时,价格和产量波动将一直循环下去,即不会远离均衡点,也不会恢复均衡,如图5. 4所示。

图5.2:发散型蛛网

(www.daowen.com)

图5.3:收敛型蛛网

图5.4:封闭型蛛网

由于农业市场经常发生价格和产量的蛛网型波动,影响农业的稳定性。蛛网理论揭示农产品的生产波动情况,农产品的生产决策是以上一期的价格作为依据,并且生产过程开始后很难中断。种植的决策往往根据农户自身对市场的认识和掌握,缺乏非常明确的信息。蔬菜尤其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根据以往不全面的信息作出决策,叠加后使蔬菜生产出现较大波动。因此,需要建立可供使用的农产品的供求、价格等等信息,使波动趋于平稳。虽然我国农业部利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建立了各种农产品批发价格信息日监测报告制度,而且,商务部每周也在公布重点监测食用农产品市场的价格。但是, 目前公布的农产品的价格信息,作为生产决策者的农户却很难进行有效利用。其原因在于农产品的蛛网波动,使用信息不当会造成更大的产量变化从而带来价格波动。

小规模生产方式,缺乏生产协调机制,难以调整农产品均衡生产,从而出现卖难买难现象。另外,由于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思想还很严重,许多地方政府强行干涉农民生产决策导致农民利益受损。以政绩思维代替农民生产经营,出现问题由农民承担的事例比比皆是。推倒小麦种苹果[24]、强迫农民种葡萄[25]等,种种行为导致政府的信誉下降,以至于公信力不足。产生的后果就是即便有信息披露,也难以被农民信任和利用。

相反,因为流通中的各种参与主体,处于连接生产的消费的通道中,捕捉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更强。农区的生产信息,市民的消费信息,这些供应和需求信息由他们来掌握,相互之间传递较快,甚至有认为中间商决定蔬菜价格的错误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