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中包括多种蔬菜零售模式,蔬菜流通和蔬菜价格都与蔬菜市场结构相关,而且,有许多经济问题是由产业的市场结构问题引起的。
1.规模经济水平
流通产业的规模经济是指流通企业依靠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使单个商品或服务的经济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现象。[16]在蔬菜流通市场上由于规模的扩大,能够利用更先进生产要素,合理分工,同时提高管理水平能够节约成本。
蔬菜零售流通模式由于某种模式存在管理优势能够降低单位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超市、餐饮业和休闲农业这三种以企业形式进行管理的模式,随着规模的扩大同时采用先进的生产要素,合理分工,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以节约成本、提升效率。相应地,农贸市场模式和蔬菜直销模式规模比较小,其采用管理的手段和利用资源能力受到限制无法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2.进入退出壁垒
对于流通部门来说,进入壁垒有:(1)规模经济壁垒是原有在流通中企业利用规模实力对后来者的限制; (2)成本费用壁垒是原有企业在运营中比其他企业成本更低,新进入者要承担比较高的成本;(3)技术壁垒是原有企业采取新技术对后来企业的进入产生的障碍;(4)产品差异壁垒是产品质量、品牌以及服务的差异。
流通业的退出壁垒主要是:资产专用性和固定成本壁垒,包括仓库、专用冷藏设备、运输车辆这些流通企业专用资产的转让和员工遣散费用、库存的清理、合约的赔偿等。(www.daowen.com)
不同流通模式,进入退出壁垒不同。农贸市场不存在进入退出壁垒,只存在设立农贸市场的政策问题;超市存在较高的进入退出壁垒,其技术性和资产专用性以及员工费用都比较高;都市菜园和蔬菜直销的壁垒在于资源的有限性,如:可能开垦的土地和适合设立销售点的位置,当资源可以利用时不存在壁垒;餐饮业的进入退出壁垒非常高,服务业的产品差异性明显、员工的作用是核心竞争力。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贸市场的结构是完全竞争的;超市和餐饮业存在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都市菜园中受资源限制,存在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蔬菜直销模式类似于农贸市场结构。
3.流通政策
农产品流通政策,就是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既定的农业目标,针对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制定的行为准则。农产品流通政策是国家为了纠正农产品市场失灵、协调农产品流通活动、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发展所制定的方针、原则和采取的干预行为,包括立法、司法及行政机构等对农产品流通的公开介入或干预。
从2004《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8年《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变化看,近年来国家对农超对接模式的推崇和支持,带来了超市在零售环节的市场集中。同时,国家也是意识到现阶段农贸市场不能取消。
国家的政策对蔬菜流通市场结构的影响是巨大的,政策扶持某一形式,必然会减少其他流通模式的生存空间,给整体蔬菜流通市场造成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