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外研究:斯密和日本学者谈生产与交换关系

国外研究:斯密和日本学者谈生产与交换关系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将生产与交换联系起来,指出社会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生产分工的前提是交换,交换使各种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日本学者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日本应该克服流通的落后,向欧美型的流通结构转换。借鉴美国等先进国家的各种创新,建立起高效运转的流通系统,以消除流通领域的落后、低效率状况。

国外研究:斯密和日本学者谈生产与交换关系

马克思说:“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流通首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以价格为前提的商品;第二,不是单个的交换行为,而是一连串的交换;一种交换总体,川流不息地而且或多或少地呈现于整个社会表面,即一种交换行为体系。[16]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将生产与交换联系起来,指出社会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生产分工的前提是交换,交换使各种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自古典微观经济学产生后,西方经济学理论开始脱离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向,而转向对场均衡的一般性研究,流通的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逐渐淡化。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劳动分工与专业化重新被纳入经济学视野,而与之相关联的交换和流通也就成为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交换的产生、贸易的形成、批发与零售的分工、流通渠道的演化等流通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都被以规范的形式进行阐述,为流通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理论依据。

在区位经济学中,杜能(V.Tunen, 1826)创立了农业区位理论,在理论上说明了农业生产布局的原理。

美国学者威廉·J·雷利(W.J. Reilly) 1931年发表了《零售吸引力法则》,雷利法则分析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商品流通,论证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其人口规模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的关系。(www.daowen.com)

戴维·F. 巴滕(David. F. Batten)和戴维·E.博伊斯(David. E.Boyce)建立了空间相互作用、运输和区域间商品流通模型(彼得·尼茨坎普,2001)。这些理论又被通称为“商圈”理论,是流通经济学研究商业规模和布局的重要理论基础。[17]

理论上认为流通环节减少就会降低流通费用,至少会减少加价环节。因为通道越长,中间商越多,成本也随之增加。 日本学者也有同样的看法。林周二[18]认为排除批发店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推进大规模的连锁超市的发展,流通渠道才能真正得以缩短。他认为日本应该克服流通的落后,向欧美型的流通结构转换。借鉴美国等先进国家的各种创新,建立起高效运转的流通系统,以消除流通领域的落后、低效率状况。但是,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荒川佑吉[19]认为,流通费用与流通渠道并不一定是正相关关系,流通渠道缩短不一定意味着降低流通费用,有时渠道越短费用越高,而且流通渠道缩短容易形成垄断,产生垄断价格,更加有可能提高流通费用。台湾学者许文富[20]也认为流通环节是在多种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不能简单通过流通环节的多寡得出整个社会或生产者收益的大小。而且,产品之间存在差异,更加不能一概而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