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增强农村振兴战略责任和紧迫感

增强农村振兴战略责任和紧迫感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有需求又有条件,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不失时机地向前推进,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增强农村振兴战略责任和紧迫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紧迫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须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尽管这些年农业农村有了长足进步,但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乡村仍然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为突出的部分。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看,在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后,农民群众期盼有更高质量的就业、更为满意的收入、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居民都期盼有更多更高质量的农产品、更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繁荣、富裕、美丽的现代化农村,既是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点所在,也是全体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紧迫要求。民族复兴不只是城市的繁荣,还包括乡村的振兴。目前我国农村有近6亿常住人口,即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较高水平,仍会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如果只顾城市不顾农村,导致农业落后、农民贫困、农村凋敝,就是城市建设得再好,那也不能算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城镇化,现在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很华丽、很繁荣,但农村发展明显滞后。在工农、城乡、地区三大差距中,城乡差距问题最大。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确保农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不掉队,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紧迫要求。虽然现在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不足8%,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没有变。近些年我国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增长、环境改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农业的坚实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农业仍然是基础。农产品供给充裕、物价稳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就会有底气。同时,农业产业链条长、农村特色资源丰富、农民潜在消费需求巨大,蕴含着新动能成长的巨大空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既能增加消费需求,又能扩大有效投资,还可以依托农村丰富的资源要素,培育大量新产业、新业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www.daowen.com)

第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农业农村自身发展的紧迫要求。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心主要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上,特别是农产品产量增长上,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加强农村建设重视不够。这既加剧了农业的资源环境制约、压缩了农业持续发展的空间,还造成农村资源要素大量流失,农村人才、资金、土地等持续单向流入城市,导致部分农村产业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社会缺乏活力,削弱了农村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扩大农村开放,才能进一步提升农村人气,吸引外部现代资源要素流入,才能加快培育壮大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开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新空间。

同时,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主要有: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乡村振兴有坚强的政治和制度保证;二是我国优秀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国人的人文情怀和乡村情结渗入基因血脉,乡村振兴有深厚的文化土壤;三是我国城镇化率已接近六成,农村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发展的低成本优势在不断显现,乡村振兴有市场动力;四是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家支农力度日益加大,农民收入也在持续增长,乡村振兴有较雄厚的物质条件;五是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多年,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和做法,乡村振兴有扎实的工作基础。

总之,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有需求又有条件,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不失时机地向前推进,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