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华茂集团凭借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地方政策的东风,加快实施转型发展的步伐,努力实施以产权为纽带,打造纺织主业价值链;以金融为平台,打造资本运作价值链;以新材料新纤维为起步,打造高新技术应用价值链;以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为资源,积极探索企业轻资产经营。同时,以“盘活存量、放大增量”的思路,继续深化改革,围绕资源、资本、资产有效配置,在放大效应上作文章;在建设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中,发挥工业城“创新孵化器”的功能,以着力打造大纺织、创世界品牌,打造绿色纺织,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为推进中国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力求把华茂集团打造成为“科技华茂、国际华茂、百年华茂”。
2011年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华茂集团视察,当看到华茂集团利用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开发生产出的600英支纯棉特细精梳纱时,称赞道:“真是了不起,华茂不愧为中国棉纺织行业的NO.1!”
专家点评
“十二五”以来,在建设纺织强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创新体系的构建,努力提高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日益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实践证明,开展管理创新对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长期以来坚持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产业价值链,加大产业升级力度,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打造全产业链的低碳经营模式,有效地推动了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开展的一系列持续不断的管理创新举措,正是适应了现代企业创新发展的大趋势,通过战略引领,协同创新,实现了连续38年保持盈利的良好业绩,树立了我国棉纺织行业里的一面旗帜。公司在管理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在行业中大力推广。
实施战略引领、价值提升,构筑发展宏图。公司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大好机遇,与西安工程大学合作制定了《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科技华茂、国际华茂、百年华茂”战略理念和使命,构筑了“以产权为纽带,打造纺织价值链;以金融为平台,打造资本价值链;以新纤维、新材料为起步,打造高新技术应用价值链;以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为资源,积极探索企业轻资产经营”的“三加一”发展战略;通过四大创新(资本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两化”融合创新)实现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管理的更有效结合。通过创新金融投资模式,有力地带动了产业资本的不断增值,尤其在私募股权投资(PE)上获得的巨大成功,令国内同行业刮目相看,有效地反哺了实体经济。在技术创新方面,提出了依靠企业国家级技术中心,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路。公司开发出的600英支纱线及面料,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代表了中国棉纺织行业先进的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创新,获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在“两化”建设中,通过深度融合,促进了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几年来,公司累计对信息化建设投入达数千万元,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投资逾千万元的全覆盖ERP信息系统平台正在开发建设之中,该系统的建成,对于实现远程实时控制国内各地的分公司,乃至未来管控国外分公司的经营活动,具有划时代意义。基于公司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准确定位,这一战略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生产方式由传统制造向柔性智能化生产的转变。(www.daowen.com)
致力协同创新,构筑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战略联盟,助力企业跨越式发展。2012年10月,公司与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西安工程大学共同发起,组建了“纺织经济及企业管理创新战略联盟”。在此基础上,公司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先后邀请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东华大学、江南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到公司对企业生产技术、研发、管理把脉开方;先后与意大利百斯特公司、香港德生公司以及福建石狮、上海、常州武进马杭、新疆库尔勒等地的优秀企业建立产业协同关系,同时,围绕公司的优势产业,积极打造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制定科技激励政策,获得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计划,吸引培养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
公司连续38年保持盈利,创造了全行业的神话。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公司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利税总额等经济效益指标实现了翻番。
一言以蔽之,华茂集团管理创新成果的取得,得益于长期坚守追求卓越、以人为本、质量优先、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缔造了我国棉纺织行业内的“华茂发展模式”,是中国纺织企业“精品模式”的典型代表。公司成功解决了如何在新形势下,通过管理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它以战略管理、协同创新为指导,重构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了全产业范围内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其在管理创新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对于行业内的其他纺织企业乃至其他非纺织企业均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导向意义。
(西安工程大学:郭伟教授、李军训教授、姜铸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