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是用棉和用电大户。节约棉、电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既与低碳纺织倡导的绿色环保相适应,又能缓解棉价、电价不断上涨的压力,降低生产成本,在保持中国棉纺织传统竞争优势的同时,促进粗放式生产向精细化生产转换,由此成为高效棉纺织企业建设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1.推行“信息化、技措、管理”三位一体的节电举措 无锡一棉在全行业率先建立“企业电能信息管理中心系统”。该系统能自动采集、存储和管理基本生产用电、辅助生产用电、峰平谷用电、单机台用电、主辅机联动、供电系统与智能空调系统7个方面的电耗信息,并能通过文字、声音的形式报警,还能通过ERP对用电量进行分析、处理和加工。利用这个系统,可全面实时掌握电能状态,确保运行在最佳状态,并可实现对电能的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减少管理环节和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有效追踪节能措施效果。
在信息化节电的同时,利用“电能信息管理中心系统”实时监测功能,辅助节能技措项目的研究、试验和推广。从2003年来,无锡一棉投资1500万余元,实施了以耗电最大的细纱主机、空调滤尘耗设备为重点的节能技术改造。细纱节能改造,从传运机件优化、工艺排风改进、吹吸风机开停运行等方面实施改进,共改造细纱机锭带30万锭、狭槽负压管3万根,改造添置细纱机传动同步皮带轮1464只、同步皮带732条,并调整了细纱机吹吸风机的开停时间等。通过这些节能技术改造,细纱主机年节电641万度。空调滤尘节能改造,包括对空调、滤尘系统及机台风压进行全面测试,采用电动机变频,降速降压,选取最佳系统风压风量等方法进行技措改造,加装空调送回风机电动机变频器52台,调换除尘主风机电动机皮带盘12台、电机16台,调整风叶角度62台,安装节能新风过滤袋14套和散热降噪环保器44套。同时结合生产工艺优化,并合除尘系统管路,共停开6套除尘机组、22台接力风机、12台回风机,节省2套蜂窝除尘设备。通过这些节能技术改造,空调滤尘年节电513.8万度。
在技措节电的同时,依托信息化深化节能日常管理,对能耗数据实行日统计、周分析、月总结,有完善的检测、评价和考核体系。并组织开展降低前纺吨纱用电竞赛、空调滤尘节电竞赛、冷冻节电竞赛等,竞赛情况每月公布,对优胜者奖励,以此来鼓励全厂员工参与节能。还通过监控峰平谷电挖掘节能潜力,用足平电和谷电,减少峰电。特别是前纺能力有余的情况下,开足夜班,日班补充为主,减少电费支出。通过管理和竞赛,节能效果良好,合计节电每年480万度。
无锡一棉通过实施节能技措项目和优化节能管理,年节电1744.8万度,节约电费1087万元,提升了能源使用效率。
2.推行与产品优化相融合的节棉方式 无锡一棉在全流程生产过程中注重节棉、减少浪费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结合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有效地提升棉花利用效能。
(1)与产品标准化融合来提升节棉效能。棉纺织厂在日常生产中,一方面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品质要求为客户定制的标准。另一方面,按预测的市场趋势来安排常规品种的生产。这类产品,没有明确的质量等级标准,所以客户购买时质量价格不透明,会产生许多贸易问题以及资源浪费。(www.daowen.com)
现在,无锡一棉在同行业中率先实施品牌标准化战略。品牌标准,采用“TALAK”自主品牌第一个字母“T”命名,每个品种分T0~T5六个等级,每个等级制定了强力、棉结、条干等明确的主要品质标准,形成了标准产品和(客户)定制产品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在交易过程中为客户提供了明了的产品等级和价格,便于有针对性的选择。
这个标准在有利于产品交易的同时,也有利于节棉。因为“标准”对每个支数产品设定了六个等级,这就促进了品种配棉的进一步精细化;进而通过挖掘设备、技术和工艺潜力,通过标准生产线的推进和不断优化,有计划地采购原料,使普通的原棉发挥最大价值,生产出高等级原棉同等品质水平的棉纱,达到节棉之效,有效降低成本。
(2)与产品结构优化相融合来提升节棉效能。粗支费料,高支省料,是纺织特性;但粗支技术要求低、高支技术难度高。无锡一棉把高支化的产品结构调整,作为具有产品升级和节工、节棉多种效能的重要发展战略。为此,企业着力推动产品的高支化升级。平均支数由2003年的40英支提升到现在的70英支;同时,从2009年起,逐步扩大人造棉高支赛络纺的生产规模,现产能已达到10万锭、年产5000吨的能力。由此,无锡一棉50万锭的年用棉(花)量,按常规年需用7万~8万吨减少到现在的2万吨。
无锡一棉节棉与产品标准化相融合,与产品结构调整相融合,收到了明显效果,全厂用棉量只有同规模企业的二分之一。
产品标准化
产品标准化是对产品的类型、性能、规格、质量、所用原材料、工艺装备和检验方法等规定统一标准,并使之贯彻实施的过程。标准化是现代技术经济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标准化能简化产品品种,加快产品设计和生产准备过程,保证和提高产品、工程质量;扩大产品零件、部件的互换性,降低产品和工程成本;促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便于国际技术交流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