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跨境园区遇到的主要问题。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跨境园区主要面临8个方面的问题:融资困难、招工困难、招商困难、产业集聚度低、产出-投资比低、铁路轨距标准不一、汇款难和东道国环境欠佳。
投资建设园区的企业融资困难有多方面的原因。由于缺乏资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借贷利率通常较高,且多数国家金融机构实力较弱,金融体系不发达,增加了企业获得其贷款的难度。同时,大部分沿线国家的金融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直接金融机构机制不发达,不利于资金的流动性,因此难以让闲置资金流向有需要的企业,如投资建设跨境园区的中国企业。若企业希望从中方银行获得贷款,通常银行需要企业满足包括抵押资产在内的一定审核条件,但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境外,无法用以抵押担保,为企业从国内银行获得信贷支持带来困难。
投资建园企业在东道国的招工情况也不尽如人意。首先,园区建设地区的劳动力数量可能不足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其次,即使劳动力在数量上足够,但由于企业不了解、不熟悉当地社会环境,在招工条件上可能不符合当地居民的需求,为招工带来困难。再次,投资建园企业和入园企业即使顺利招到了足够数量的员工,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水平通常不高、工业基础薄弱,当地居民缺乏生产制造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产品的经验,在建园和设厂初期企业需要对其进行专业性的培训,短期内生产、建设的效率偏低,成本偏高。最后,有些国家对外国劳动力输入严格控制,中国员工较难进入这些国家务工,不利于提高当地劳动力培训进度和园区初期高效的建设和生产。
园区的招商依赖园区建设初期的产业规划和招商计划,若园区的产业规划不合理,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则园区将难以按计划招到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企业入驻。而如果园区在招商上遇到困难,通常这个园区也将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或产业集聚度低,园区内企业也就无法获得产业集聚带来的优势,即园区没有达成建设跨境园区带动企业集体“走出去”的这一大目标(即促进产业集聚为园区内企业带来产业集聚的优势)。(www.daowen.com)
产出-投资比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的跨境园区的一个“通病”。中国投资建园的地区大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水力、电力等基本能源缺乏,中国企业在建园时需要同时进行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基础设施意味着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且工期较长,有时甚至超过10年。建设周期长决定了园区在短期内无法完全投入使用,也即在一段时间内入园企业的数量有上限。有限的入园数量导致园区在建设期内产出低,收益低。前期的巨额投资量和相对低产致使园区产出-投资比低。
园区东道国的不良环境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麻烦。各国建造铁路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相邻国家铁路的轨距可能不同,这为货物铁路跨国运输带来麻烦,增加货物的运输成本且降低运输效率。有些国家存在外汇管制的情况,入驻园区的企业汇款难,降低企业主的投资回报率。同时,东道国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会挫败企业家的投资信心,也会为企业产品销售带来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