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下,中国国内的各大企业对于建设境外园区的热情十分高涨。然而,由于国内外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以及国内对于跨境园区建设这一新型的企业“走出去”模式缺乏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导致现阶段不少“一带一路”跨境园区在投资、建设、开发、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设计布局不合理、园区定位不明确、产业特色不突出、经营模式不清晰、盈利能力不强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增加企业境外投资并购活动失败的风险,使得境外园区的总体发展状况不够理想,而且严重削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集群效应,不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推广;加上“一带一路”沿线各园区承建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境外投资经验、风险处理水平等差距较大,致使企业在发展境外园区时面临十分复杂的情景,然而又很难找到摆脱当下困境的普适性方案。
(一)“走出去”缺乏顶层设计
“一带一路”境外园区建设是新时代中国企业加快产业转移和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举措,而其整体的规划设计是否合理则直接影响中国境外园区在将来可利用的空间和可挖掘的潜力。目前,从总体情况来看,境外园区在战略规划、区域分布、发展定位等方面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和脱节,园区建设呈现一种无序发展的态势。
在战略规划问题上,一方面,基于企业自身需求而非国家战略要求投建的跨境园区仍然较多,园区建设在整体上缺乏长远的战略考量、科学的规划管理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在实践中因境外园区产业布局瑕疵而导致的问题频频出现。另一方面,受国家专项资金、优惠贷款的利益驱动以及地方政府“走出去”的指标化推动,境外产业园区建设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22]部分企业在事前未能全面了解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和法律制度,并未就相关境外投资项目进行综合的调研和分析,就贸然参与境外园区建设,甚至对于海外投资运营“零经验”的企业也纷纷跟风加入“走出去”大军。在这种情形下,建区企业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去适应东道国复杂多变的环境和政策,因而极有可能在与当地政府及企业的谈判中处于下风,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一些建区企业往往将更多精力投放在前期与东道国的协商谈判及取得优惠后的资金筹措活动中,忽视了对园区发展状况的管理和跟踪改进,致使园区经营不善、管理混乱。
在区域分布问题上,境外园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受地缘政治风险和相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较大,实际上形成了明显的“隆起带”和“塌陷区”。现阶段,“一带一路”跨境园区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大多能矿资源丰富、对华关系友好、与华经贸密切;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即便在投资市场、基础设施、产业水平等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其区域内分布的境外园区数量却仍然很少。跨境园区整体布局的不均衡,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进程。一旦某区域内投建的园区过分集中,不仅该区域内的同质化竞争会加剧,从而大幅增加园区出现招商引资困难的可能性;同时,也容易造成东道国国内对中国意图的猜忌不信和对跨境园区的排斥抵制,不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全线推广。而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存在的跨境园区布局“盲点”,则会使得“走出去”企业因缺乏有效载体和有力依托而遭到冷遇,以至于难以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最终使得“一带一路”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在产业定位问题上,其实很多境外园区在建设初期都有较为清晰的目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建区企业过分追求“短平快”,只顾在短期内快速吸引企业入驻而不顾自身产业特色和当地资源优势,造成园区内产业发展混乱、产业功能重叠,严重阻碍了境外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部分园区受东道国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的限制,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低水平重复建设多、园区同构现象突出,导致园区间的招商竞争持续白热化。例如,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泰中罗工业园和越南龙江工业园,两者就因为园区区位相近、功能定位相仿、产业类型相似,导致彼此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另一方面,部分园区在企业建设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集多种功能为一身的伪全能型“综合性产业园区”,具体表现为园区定位过宽、产业跨度较大,而产业间关联度不高、协作性不强,整体上呈现出集而不群、大而不精的发展状态。在长期营运过程中,此类园区极有可能会因缺乏特色产业,导致在国际市场上核心竞争力不高,从而使建区企业陷入更大的危机。
(二)园区招商引资模式不成熟
“走出去”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跨境园区,在项目初期就需要率先进入东道国,并在与东道国政府就发展规划、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协商谈判,之后在对境外园区内道路、厂房等基础设施项目持续完善的过程中,一次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在与东道国达成合作、配套设施完全建成后,才能确立对外招商引资计划、吸引企业入驻园区,从而通过产业集群效应带动经济发展,实现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互利共赢。跨境园区这种新型的跨国投资经营方式,在给予承建企业更多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企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遭遇风险和挑战的可能性。建区企业需要通过自行思考而非依靠政府,来应对和处理园区企业入驻的相关问题,实际上对牵头企业的战略规划能力、综合配置能力、境外调适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由于当前境外园区这一跨国经营合作模式较为新颖,可参考的国际经验较少,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园区的招商工作表现出较高程度的摸索性。一般来讲,跨境园区的招商引资通常采取“广撒网”方式,即由承建企业在大范围内进行市场化推介,以找到希望入驻园区的相关企业。但是这种招商方式,因为缺乏必要的针对性,整体的宣传力度并不会很大,不仅容易造成承建园区的企业和有入园需求的企业之间产生信息不对称,也使得其他企业对于跨境园区所具有的投资经营优势了解不深入,入园积极性无法被充分调动,最终影响到建区企业招商引资计划的实施效果。以泰中罗工业园为例,截至2012年8月,仅有42家中资企业入驻园区,并且其中已经开工投产的企业不过半数,实际上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建设的主动性并不高,园区招商引资的状况也不理想。一直到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园区热”才又被带动起来。(www.daowen.com)
另一方面,如果“走出去”企业在选择境外园区进行投资前,未能提前就东道国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以及所属区域的市政设施和公用规划认真做好实地调研,也未能就园区的特色产业和发展方向以及企业的用工策略和生产模式提出合理规划,那么极有可能造成境外园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受到当地投资环境和法律规范较多限制,加上该区域内水电、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企业不愿意入驻也难以入驻园区,甚至出现已入驻企业撤资退园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在预计时间内,境外园区没能吸引到足够的投资企业,不仅园区因产业集聚而产生的规模效益会被削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会随之降低,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给“走出去”企业本身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
(三)园区内运营模式相对滞后
“一带一路”跨境园区所在国家的政治局势、经济发展、法治程度、市场需求、社会环境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走出去”企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活动势必会受到具体国情的影响,因而在境外园区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和挑战也会大不相同。同时,“一带一路”沿线的跨境园区在投资规模、建设主体、发展类型、主导产业等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定位,使得园区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现实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如果建区企业不能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境外园区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和正确引导,而是不知变通、一味照搬国内园区或其他园区的建设经验和运营模式,势必使入园企业很难适应,园区发展受到阻碍,建区企业也要承受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营商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人才缺乏和融资困难都会让跨境园区的运营风险更加突出。
就境外园区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人才缺乏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东道国对专业人才的限制较多,使得企业引进境外人才的成本不断增加。在开展园区合作时,由于部分项目对参与人员的知识储备、科研水平、工作熟练度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关的要求,而东道国国内的劳动力大多难以迅速适应中方投资企业的需求,导致企业更倾向于从国内外引入专业化人才。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对外来企业引进人才设置了诸多壁垒和硬性规定,大大增加了国内高端劳动力进入境外园区的难度;同时,在法律、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化人才缺失也会影响到园区的发展质量,不利于提升园区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是企业内部人才队伍的当地化程度不高,容易导致与东道国当地民众和企业团体之间的纠纷。由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间不长、运作园区的经验不足,加上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差异较大,使得园区经营管理中外方员工和中方员工之间出现沟通不畅、隔阂加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自身的人才队伍中缺乏对东道国本地宗教信仰、文化风俗、法律制度、经济政策等熟悉和掌握的工作人员,势必会增加企业在境外园区的投资经营活动中发生公共纠纷和法律问题的风险,最终制约“一带一路”跨境园区的建设和“走出去”企业的发展。
此外,境外园区在运营过程中暴露的资金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企业的跨境投资风险。特别是现阶段,尽管跨境投资金融支持体系不断完善,给“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的金融支撑力度不断增强,但是由于中国实行外汇管制,且国内仍缺乏有效的“外保外贷”和“外保内贷”服务,诸多跨境园区承建企业在运营中都或多或少地面临融资难题。正如前文所提及的,东道国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与东道国之间合作机制不健全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加上境外园区本身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都会给建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如果“走出去”企业拘泥于传统,简单用工程承包的思路去开发跨境园区,而不是与时俱进,应东道国当地的实际变化而对园区的经营管理方式作出灵活调整,那么境外园区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不适宜的运营模式束缚,从而无法获得预期的回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