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除了资源寻求型、技术获取型、加工区等传统模式外,一些新型园区模式已崭露头角,即通过跨国并购带动园区建设模式、建设富有影响力境外产业新城、产业集群式入驻东道国集聚潜力工业园区。
(一)跨国并购带动园区建设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核心在于以已经成功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为牵头,建设东道国有影响力的工业园区,推动中国企业“集群式”海外投资。具有产业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采用产业链的延伸、上下游互补等方式,带动更多中小型企业“走出去”,实现中国跨境园区产业集群的建设。例如,万华实业集团是世界上产能最大的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生产公司,在2011年全面收购匈牙利国内最大的化工公司BC(Borsod Chem)集团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快完善万华集团自身产业链及公用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并积极推进建设匈牙利化工园区;同时,充分发挥“万华化学”的“大树效应”“集群效应”和“灯塔效应”,推动中国相关企业以产业集群的方式“走出去”,努力打造中欧和东欧地区最具竞争优势的一体化绿色生态制造产业链。中匈经贸合作区不仅推动了当地化工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中国相关企业以产业集群的方式“走出去”。[5]
(二)境外产业新城的建设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工业园区的建设经验并借鉴发达国家海外园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区位合适的东道国着力重点建设高质量并具有影响力的示范园区,将其建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具有标志性和示范性园区,促进中国企业投资与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融合。这一类典型园区如中国—白罗斯工业园(简称中白工业园区),其诞生于2010年,主要集中了电子、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工程和新材料等。该工业园区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其欧洲的地理中心,是欧亚经济共同体、欧盟与新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正如所设想的那样,该工业园将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态之城,它汇集具有不断创新、高出口潜力的产品,园区独特的法律制度为商业活动提供法制保障。
中白工业园区为我国境外园区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从国内经验来看,园区建设不仅仅是企业的商业行为,也需要政府的主动规划和参与,对于在中国境外建设园区,更需要中外两国政府达成共识,并在双边政府层面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中白工业园区实现了园区开发主体“1+1>2”的聚合效应。园区由具有丰富开发建设经验的园区开发公司,与行业龙头一起,开展园区管理、招商融资等工作,对跨境园区建设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中白工业园区体现了开放共享的园区发展新理念,坚持包容性发展、共享性发展,由“中国海外园区”转向为“白罗斯—中国园区”,面向全球招商。(www.daowen.com)
(三)以产业集群式入驻东道国潜力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在东道国不具备建设境外工业园区的条件下,但鉴于该区域地理区位较重要、发展潜力巨大,中国企业采取“集体出海、抱团取暖”的方式入驻东道国已有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业园区。相比于各自为战的海外投资方式,这种方式更容易形成产业链与产业集聚效应,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中国企业对当地政府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整体影响力。这一类典型园区和企业如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工业园区和中国杭州中乌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吉扎克工业园区是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继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和安吉延特别工业区之后的第三个自由工业区,成立于2013年3月,位于乌中部的吉扎克州,其运行期限为30年,在此期间针对入驻园企业实行优惠税收和关税政策,该园区主要用于吸引外资和先进创新技术,以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吉扎克州及附近地区的工业和出口潜能。2014年9月,由中国杭州中乌电子仪表有限公司发起并主要投资的乌中合资太阳光热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了隆重的入驻开业仪式,这是首家中国企业入驻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工业园。中乌双方各领域合作紧密,其中经贸合作日益升温,中乌政府搭建的平台为两国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产业集群式入驻东道国潜力的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也为我国跨境园区建设模式提供了新途径。
目前,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的跨境园区多采取“封闭式”发展模式,容易形成相对封闭和孤立的园区环境。未来跨境园区的建设需转换发展定位,发展理念由“中国—跨境园区”向“东道国—中国”园区转变,坚持包容性发展、共享式发展,立足扎根于本地。从未来市场化发展趋势来看,跨境园区可以采用企业管理型或者政府、企业混合管理型的运营模式。当然,产业园区以什么样的方式、模式来做,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和支持、离不开法治保障,也离不开金融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