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境园区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主要包括机械、纺织、建材、家电、资源开发、电子化工和科技研发等。在投资主体中,资源、能源、轻工、建筑、农业、冶炼、电子等传统行业的占比较高,其中以制造业为主的跨境园区数量占比最大。根据曾刚、赵海、胡浩[49]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与发展报告的基础上将中国海外园区分为加工制造型、资源利用型、农业开发型、商贸物流型、技术开发型、多元综合型,如表1-1所示。
表1-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45个中国海外园区类型分类
续表
资料来源:曾刚、赵海、胡浩.《“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1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39页。
(1)加工制造型跨境园区多以产业园、工业园区、合作区或者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园区命名而来,此类园区主要目的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吸引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建厂,转移国内剩余产能,同时避免贸易摩擦并扩大出口创汇。加工制造型跨境园区主要包括纺织、家电、机械、冶金、电子、建材等产业,在45个中国跨境园区中共12个,占比27%。
(2)资源利用型跨境园区主要以开发当地富集的资源和能源为导向,主要分布在以电力、石油和有色金属为主的西亚的阿曼、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目的是以解决国内矿产紧缺、新能源开发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这一类型的园区主要有3个,占比7%。
(3)农业开发型跨境园区主要面向以当地农业产业开发,以农业、畜牧业、经济作物为主,开发当地的农业产业。此类型的园区共有8个,占比18%。
(4)商贸物流型海外园区主要以提供商贸物流等综合服务为导向,集商品展示、货物分拨、物流、仓储、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目前有11个,其中有5个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www.daowen.com)
(5)技术开发型海外园区主要以境外技术研发为主导,其目的是利用国外发达的技术网络和技术创新资源,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常以科技园区或高科技园区命名,目前以中国—东盟北斗科技城最为典型。
(6)多元综合型跨境园区是指具备上述5种园区中某一或多个特征,具有更复杂、多样化、综合型的产业发展特点。多元综合型海外园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分布共有16个,占比36%,是所有园区类型中数量最多的类型。
图1-1 2017年中国海外园区类型结构
由图1-1可知,在6种跨境园区中,多元综合型园区占比最多,加工制造型园区次之,而后是农业开发型园区。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园区的建设要结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资源、市场、劳动力等现有条件来明确园区的发展领域及方向。例如,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蒙古国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油气资源和农业资源的条件,跨境园区重点定位于资源加工利用型和农业开发型园区;东南亚特别是中南半岛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低、投资环境好、农业资源较丰富等特点,跨境园区重点布局生产加工型园区和农业产业型园区;中亚地区能源资源较为完整丰富且存在市场需求,则主要发展原材料工业园区、资源加工利用型园区和生产加工型园区;南亚地区存在港口建设和运营的良好条件,劳动成本较低,则以临港生产加工型园区为主要定位。
由跨境园区类型结构分析可知,我国科技研发型园区数量较少,应结合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优势,采用高科技孵化器模式,探讨建立科技研发园区。跨境园区应该以“高科技”“创新”为发展方向,中国跨境园区的发展理念应由单一的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型类型园区向科技园区、海外研发中心转变,努力实现产业园区的集群化和高端化。中国跨境园区科技化、创新化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将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跨境合作、拥抱无限机遇。
近些年来,中国跨境园区的建设重点是以打造跨境融合发展的新载体为核心,主要形式为建设科技园及创新区域、海外研发中心。例如,张江集团通过加强国际资源导入、国际市场开拓等重大探索,获得了科技部以及美国国会、马萨诸塞州政府和议会等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张江集团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建立波士顿企业园。这是张江示范区在海外布局的第一个实体性园区。目前,张江波士顿园的7大平台和6个专业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此外,在硅谷建立的微系统研发中心和孵化中心也已投入运营。上海临港集团也在美国硅谷、芬兰赫尔辛基等区域建立了海外创新中心及海外创新园区。[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