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扶贫: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地方农业发展

产业扶贫: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地方农业发展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增加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附加值,可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农业灾害补偿制度为日本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发挥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产业扶贫: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地方农业发展

社会各界对于产业扶贫的作用有较多讨论,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产业扶贫如何发挥扶贫功能并且探讨不同类型的产业扶贫机制。

1.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水平

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是实现扶贫功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些学者肯定产业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认为产业扶贫“开放式+造血式”的帮扶模式对于改进欠发达区域“久扶不脱贫”的困境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4]张伟宾、汪三贵通过政府对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扶贫政策研究,发现农民在获取经济增长机会、能力和收入等方面得到提高[5]

2.提高贫困地区生活水平与质量

相关研究显示,通过对养殖业手工业等产业的扶持,可有效缓解欠发达地区的贫困状况,提高贫困农户的食品与生活保障水平。首先,贫困农户销售养殖产品、手工品可以获得现金收入;其次,养殖可以让贫困农户获得更多的食品与日用产品,这就起到了改善低收入人群营养状况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最后,通过种养一体化,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用于种植,可以有效提升种植产量[6],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3.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产业链

相关研究表明,粮食以及畜牧水产品深加工后可增值2~4倍,水果蔬菜深加工后可增值5~10倍[7]。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增加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附加值,可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国外有学者从国家政策变迁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更需要国家从价格政策金融政策、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给予支持,研究还进一步证明,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民的收入也获得了有效增长,从而有助于改善贫困农民的生活水平。除此之外,仅仅依靠农产品的种植和单一产品的开发难以实现农民的脱贫致富。在我国的产业扶贫实践中,有的地区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特色加工、电子商务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www.daowen.com)

4.拓宽销路与销售渠道

产业扶贫不仅涉及产品生产环节,还需要实现产销的良好对接,只有拥有稳定、多样的销售渠道,才能真正帮助贫困地区自主脱贫。产业扶贫的重要措施就是拓宽贫困地区产品的销路,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群体进行产品推广,实现销路多元化,保证产销稳定对接,增加经济效益。

5.提供就业机会,带动贫困地区就业

国外还有研究表明,旅游产业扶贫所带来的间接减贫效果比直接减贫效果更好。一项针对毛里求斯的旅游业减贫研究表明,旅游业带来的在农业、渔业、加工业、制造业等行业间接就业的人数,是在饭馆、酒店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服务行业中就业人数的近两倍[8]。由此可见,贫困地区在发展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过程,也是当地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外部肯定的一个过程,贫困地区优异的生态条件与特色的文化资源,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带动各类相关服务业发展,从而为当地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岗位,同时还能有效增强当地居民自豪感以及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9]

6.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阻拦返贫机制

种植业、养殖业等农户的主营产业大多为弱质性产业,极易受到自然环境与市场变动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户只能“看天吃饭”,收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低下,这就需要农业保险对其进行保障。通过对相关弱质性产业实施有针对性的产业扶贫措施,可以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阻拦返贫机制。如日本,为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的稳定性,提高农户的抗风险能力,1940年日本政府就出台了《农业灾害补偿法》[10]。农业灾害补偿制度为日本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发挥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在美国,农民的福利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农业保险项目上,美国政府出资30%补贴保险公司,农民每一英亩只需缴纳保险金30美元。购买了农业保险的农民,如果出现土地失收或土地歉收的情况,就可以获得农业保险的补偿。[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