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扶贫的国内外研究与探讨

教育扶贫的国内外研究与探讨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对于脱贫的间接作用体现在“五大效应”之上,分别是教育的乘数效应、外部效应、工资效应、替代效应和促进迁移效应。教育的“乘数效应”表现在通过教育培养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改进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从而取得了生产力的乘数效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2.我国教育扶贫的相关研究国内现阶段的相关研究一方面侧重于对教育扶贫的理论和内涵。

教育扶贫的国内外研究与探讨

1.教育扶贫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脱离贫困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和生产技能能够内化为一种人力资本。舒尔茨(1962)在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人力资本是指人力资源的质的方面,即技能、知识和影响个人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的其他特征—教育支出、健康支出和为获得更好工作机会而进行的迁移都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教育对于脱贫的间接作用体现在“五大效应”之上,分别是教育的乘数效应、外部效应、工资效应、替代效应和促进迁移效应。

教育的“乘数效应”表现在通过教育培养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改进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从而取得了生产力的乘数效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的“替代效应”表现为教育可以解放更多的劳动力,使得具备生产能力的家长可以不受到孩子的制约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而达到改善生活的目的。

教育不仅有直接提升人力资本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教育迁移,从而改善贫困。Sjaastad(1962)将迁移置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框架下,他认为迁移是一种能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力的投资,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得到收益。(www.daowen.com)

教育扶贫是21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的扶贫路径,各国政府致力于通过教育改善贫困群体的智力面貌及精神风貌,形成贫困地区人们的反贫困素质,阻遏贫困的代际传递,也更有效地阻抑“返贫困”现象。[2]

2.我国教育扶贫的相关研究

国内现阶段的相关研究一方面侧重于对教育扶贫的理论和内涵。钟秉林认为教育扶贫是指通过对贫困地区人口的教育投入与资助,帮助其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以此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并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它是智力扶贫的一种,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方面。[3]王嘉毅等认为教育扶贫是指通过支教等形式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进而阻断贫困在代际间传递。[4]

另一方面侧重于对教育扶贫功能和扶贫工作路径进行探究。程华东等学者明确提出了四螺旋的教育扶贫模式,为高校有效参与农村教育扶贫工作创新了思路。[5]张宏从经济学角度对甘肃省麻安村的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他通过探究不同类型农民的限制性因素,认为最优的模式是参与式扶贫开发。[6]朱爱国等也认为职业教育是精准扶贫的路径之一,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最有效的“造血式”扶贫,要瞄准扶贫对象,聚焦重点人群,支持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7]赵红霞等学者提出促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要在整合区域间教育资源、强化地方政府责任、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使教育投入、师资配置、办学条件在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之间达到均衡。[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