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发展:从初级阶段到支柱产业的壮大

产业发展:从初级阶段到支柱产业的壮大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行业逐渐发展为“软硬兼备”的良性状态,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发展态势良好。深圳互联网产业发展日趋国际化、深度化,大数据等成为互联网发展的热点领域。(二)产业跨越式发展自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以来,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在产业结构升级、投资方向引导、技术培训和行业管理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产业发展:从初级阶段到支柱产业的壮大

(一)产业经济效益大,产业链齐全

2015年,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50万亿元,同比增长9.1%,占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比重约1/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56.6%;互联网产业增加值为756亿元,同比增长32.4%;深圳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73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4.5%,其中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34亿美元[7]。全行业逐渐发展为“软硬兼备”的良性状态,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构建了完善的产业结构,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计算机、通信设备、外部设备、家用视听、电子元器件和软件研发生产出口基地,形成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外设、数字视听、汽车电子、平板显示、软件六大产业链,并辐射带动大批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8]。重大项目对做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具有重要的推动效应,深圳对重大的战略性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如海思半导体的最新麒麟芯片项目、中兴微电子项目、中芯国际8英寸芯片生产项目、华星光电TFT-LCD8.5代面板生产项目等。

横向来看,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专业的集聚片区,包括华为富士康“重兵把守”的龙华-坂田片区,中兴、腾讯创维、TCL、长城金蝶等IT、家电企业林立的高新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云集的大沙河创新走廊片区,华星光电、旭硝子等产业巨头集中的新型平板显示基地[9]。各片区间的密切协作构成了深圳完整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加工、制造链。纵向来看,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研发、生产、销售产业链条,研发方面形成了“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1.计算机制造业率先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爱华电子有限公司和深圳中航电脑设备有限公司开始组装电子计算机元件,这是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萌芽的标志。90年代初,深圳计算机生产企业已增至20家,产品类型多样,包括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工业仿真机和工业控制机等,产能也迅速增加,1991年占全国微机总产量的50%左右,产值达到6.2亿元,计算机产业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支柱力量,并形成以国营和“三资”企业为骨干、以金长城微机为龙头企业的生产体系。自此,深圳成为全国计算机产业中的主要开发生产基地。到90年代后期,深圳计算机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规模逐步扩大,相关零件和外设产品生产也迅速发展起来,硬盘驱动器、主机板卡、显示器、打印机等的产量跃居全国第一。

2.软件开发业势头强劲

深圳软件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9年,深圳软件企业有120余家,产值超过5亿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计算机的迅速普及,深圳软件产业抓住发展机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并积累了一定的产品和市场优势,形成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012年,深圳软件企业数量增至3796家,其中47家成功上市,9家进入全国百强,软件从业人员49.1万人;软件产业总产值达5180.3亿元,占全国软件产业总产值的10.1%;2015年,软件产业总产值达8840亿元,比2012年增长70.65%。从产业结构来看,2012年深圳软件业务收入为2748.6亿元,其中,软件开发收入为701.3亿元,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为448亿元,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为938.8亿元;2015年软件业务收入约4500亿元,比2012年增长63.72%,约占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10%[10]

硬件与软件齐头并进,使深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深圳软件产业复合增长率为18%,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中“软”部分的比重逐年增加。

3.通信产品制造业成为支柱

深圳通信器材制造始于1983年,从小企业电子按键电话机的来料与进料加工到小容量交换机试制,再到程控交换机的研发与生产,深圳打开了通信器材生产的大门。中兴、华为、振华电子等一批通信设备企业先后崛起,成为全市甚至全国的领头羊,1994年全市16家企业的程控交换机生产能力达到260万线,年产值15.5亿元,占全国总产量的25%。

2009年,深圳通信产业进一步加速电子商务信息化进程。深圳制定了通信产业发展规划,将电子渠道发展视为实体渠道的补充,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协同营销体系,进而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在深圳的电子渠道服务职能逐渐加大,有超越实体渠道服务的趋势,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4.相关产业发展

除上述产业之外,集成电路、电子产品检测、互联网产业等电子信息相关产业也发展迅速。

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发展态势良好。2000年,深圳从事该产业的企业不到400家,规模较大的仅有30家左右,自2004年深圳IC基地成立以来,产业增速不断加快,产业规模逐步得到扩大;到2010年,深圳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企业已占全国的50%,2013年IC产业整体产值达到221.5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40%以上[10]

电子产品检测及配套市场属于深圳市“起步早、发展快”的产业。1987年深圳电子检测中心、电子配套市场相继开业;2010年,深圳为鼓励形成以企业为主题的区域创新体系,85%的市科技发展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活动[8],对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以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并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300万元的资助,大大激发了电子产品及配套市场行业的发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互联网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根据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注册登记的网站数量达5万多家,全国大型、有影响力的网站有30%集中在深圳;深圳互联网业务收入达800多亿元,总利润142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近6000亿元[11]。深圳互联网产业发展日趋国际化、深度化,大数据等成为互联网发展的热点领域

(二)产业跨越式发展

自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以来,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在产业结构升级、投资方向引导、技术培训和行业管理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从初级加工到自主创新仅用了30年时间,其间仅用10年便建成了以生产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的行业结构、以外商投资为主的投资结构、以“三资”企业为主的企业结构、以视听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如今,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建立起以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为基础的现代电子工业体系,迈向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行业结构与产品结构。

1.不断提升战略定位的行业结构

从最开始通过外引内联和引进外资打造收音机录音机生产线,逐渐形成电子信息产品建设基础,到布局以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为主、投资类电子产品与元器件和基础类产品生产为辅的产业格局,深圳在不断提升战略定位。1986年,消费类产品生产总值达到13.9亿元,占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总值的85.3%;投资类产品产值1.23亿元,占7.5%;元器件与基础类产品产值1.18亿元,占7.2%。(www.daowen.com)

20世纪90年代起,行业发展重点由消费类电子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型。政府实施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政策,通过吸引国外投资带动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发展,2000年深圳投资类产值比例提高到69.8%,消费类产品的产值降为16.7%。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逐渐转型。

进入21世纪,深圳市政府积极转变职能,制定了《深圳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深圳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产业发展规划,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引导。2007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7995.4亿元,比10年前的产值增长近26倍,成为深圳市头号支柱产业。

2.双向引进外商为主的投资结构

深圳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制定了“全方位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大力引进外资,促进地区发展,外商独资企业、港商独资企业及合资企业也纷纷落户深圳。到1987年,深圳市与外商签订的引进合同协议投资总额达4.4亿美元,实际投入使用1.8亿美元,约占电子工业早期投资总额的55%。

深圳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产品生产,20世纪90年代期间,深圳共引进高新技术外资项目4200项,占全市工业引进项目总数的28%;签订引进合同总额80.5亿美元,占全市工业引进外资合同的50%。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深圳加快了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电子信息产业在利用外资开展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到2007年年底,深圳运作正常的境外机构和企业共有436家,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8];截至2009年年底,共有近30家被列入世界500强的电子信息企业在深圳投资,实际利用外资8.93亿美元。

3.逐步实现规模经济的企业结构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类企业的发展起于最初的4家电子产品来料加工企业,1981年电子企业发展到11家,1982年前后开始涌现内联公司、联营公司,至1986年年底,深圳已有178家不同经济性质的电子企业,其中117家企业联合形成了以深圳市电子工业总公司为核心层的全市第一家企业集团——深圳市电子集团公司,同时开始形成集团、公司和子公司三级管理的隶属关系。1987年,国家允许兴办民营科技企业,全市电子企业猛增至412家,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有157家,工业产值达25.9亿元。

1988—1990年在国家“上规模、上水平、上等级”企业评审活动背景下,深圳各类经济性质的电子企业进一步增至620家,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274家,总产值为72.4亿元。随着深圳市政府重点扶持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不断落实,一批跨国公司纷纷落户深圳,三资企业数量成倍增加。

1994年,深圳市政府实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政策,促进了该领域的发展。1995年年底,全市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共计384家,比1990年增长40.1%;工业总产值473.9亿元,比1990年增长580.5%。2000年,全市电子企业数量3200家,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实行独立核算、500万元以上产值的企业356家,工业总产值1615.1亿元,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固定资产原值分别达到1126.1亿元、106.7亿元、274.4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4倍、18.6倍和13倍。

4.从单一到多元的产品结构

从收音机、录音机到黑白电视机,从电子手表、电子按键电话机到彩色电视机、智能手机,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增强,深圳可生产的电子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结构随消费需求不断调整优化。

1985年,深圳市“四机一器”(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电话机、计算器)的产品结构非常明显,而随后,拓展至通信产品中的光芯电缆、传真机等设备,还投产了计算机、硬盘磁头、软磁盘等产品。1990年,深圳不仅完成了三大类电子产品的生产布局,还将深圳电子工业建设成为产品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全国电子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出口产值为49.2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7.9%。同时,23种产品被评为替代进口产品,分别有5个、13个、31个产品分别被评为国优、部优和省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国内外的市场需求、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发展,深圳电子工业进行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一系列调整,高新技术产品品种从1985年的420种增加到近千种,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709.9亿元,占全市电子工业总产值的78.2%,比1991年增长81倍。

5.引进与创新并重的技术进步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遵循先引进先进技术,后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研发与提升的基本原则,因此,深圳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技术始终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衔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和相关关键性生产技术、开发技术和生产设备相继被引进;80年代后期又重点引进了通信产品和激光视听产品生产技术,为深圳电子工业的发展铺下了坚实基础。随着全球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深圳采取优先发展、优先引进、优先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措施,将通信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移动设备生产技术等作为全新发展的目标。截至2007年年底,深圳电子信息行业已有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7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成了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机构,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已经形成,并逐渐成为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12]

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深圳进行了重点扶持,集中优势突破国内计算机系统技术、超大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等主要关键信息技术,下一代信息网络、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也取得重要突破,技术进步效果显著,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话语权明显增强,PCT[3]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7年全国第一[13]

6.协会建设与行业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行业管理与协会建设对其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管理体制上,深圳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中电子工业的发展,市政府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打破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1982年市政府撤销工业主管局,设立工业发展委员会对专业公司统一直接管辖;外驻企业实行市政府与投资系统双重管理;外商独资企业由所在地的主管部门管理。1986年深圳市电子集团开始实行集团、公司、子公司三级管理;1996年政府实施“产权分离”和“抓大放小”政策,市属企业归口到市投资管理公司管辖形成投资管理公司、集团、公司三级管理。到2000年,深圳全市电子企业中除56家进入市工业百强的企业由市经济发展局进行重点管理外,其余的企业都按市场经济管理方法进行宏观管理,企业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

在行业协会建设上,为适应深圳经济特区电子工业发展的需要和体制改革的趋势,深圳市政府推行简政放权与宏观管理,由行业协会承担重要的行业管理工作。1984年市政府、广东省电子工业局和国家电子工业部及相关部门协商成立深圳市电子工业发展协调委员会,承担深圳电子工业的发展规划与布局的协调工作;1986年筹建了全国第一个协助深圳市政府推行行业管理的电子行业协会;1987年又分别成立了深圳市计算机行业协会和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截至2013年6月底,深圳市注册登记的行业协会共417家,其中市级340家,区级77家[14]

随着协会管理事务的深入,协会影响力日益扩大,2000年年底,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深圳市计算机行业协会和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的会员数量分别达到了220家、120家和130家。协会在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开拓行业市场、协调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难以替代的重要力量[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