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返千年古都西安的文化之旅

重返千年古都西安的文化之旅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1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给西安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具有绝对优势的历史文化资源。穿越千年,长安业已成为过往的记忆,如今这座名为西安的城市仍然充满活力。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安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这1000余年中,西安经历了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政权与王朝的统治,始终是区域性行政、经济与文化中心。(二)新中国成立后西安的文化保护与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

重返千年古都西安的文化之旅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史到底有多长一直是中外学者的争论焦点之一,而“上下五千年”不过是一个笼统印象的习惯说法。根据科学考古,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西安正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31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给西安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具有绝对优势的历史文化资源。

钟楼、鼓楼也许不足以代表西安,但兵马俑大雁塔、华清池、大唐芙蓉园已经成为西安的显著标志。这些地点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从古到今,西安曾用名有酆京、镐京、长安、京兆、大兴、西京等,其中又以“长治久安”之意的“长安”最为著名。正所谓,长安自古帝王都,中国历史上四个鼎盛的朝代——周、秦、汉、唐均在此建都,让西安成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代表。因而有人说: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则看西安。古老悠久的历史赋予西安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堪称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千年前,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从此处一直往西,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再从敦煌分为南北两路,连接着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是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通道。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古代亚欧之间商业贸易的沟通,互通有无,还促进了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穿越千年,长安业已成为过往的记忆,如今这座名为西安的城市仍然充满活力。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两者合称“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在这条路上,西安市所在的陕西省被定位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安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如何把握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将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是西安市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也是近些年来一直探索的关键点。

接下来,我们将以新中国成立为分界点,简要概述西安在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国都史的历史长河中,如何积累了大量的文化资源,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中,当地政府如何逐步增强了对文化资源的重视及开发利用,形成支撑城市发展的文化产业

(一)新中国成立前西安的文化积淀与发展

100万年前西安成为蓝田古人类的聚落,7000年前便形成了仰韶文化时期的城垣雏形,历史上先后有西周、秦国秦朝西汉、新莽、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大齐帝黄巢等16个朝代与政权建都,建都历时长达1133年。而建城史,若以西周初文王作丰起算(公元前1059年),迄今已有3000多年[5]。虽然各个时期都城的建立区域并没有大面积重合之处(见图3-1),但是也都属于如今西安的区域范围内。无论是从建城时间之早,还是建都时间之长来说,西安在中国和世界上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历史长河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西安不仅建城与建都历时长久,而且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总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时期[5]

图3-1 西安城市演变图

(资料来源:一栋房子·一座城市[6]。)

1.周秦汉唐等王朝与政权建为都城时期

这一时期自公元前1059年周文王作丰起,止于公元904年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被挟持离开长安之时。在这近2000年的时间里,16个王朝与政权相继建都,历时长达1133年。在此期间,西安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繁华。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汉阳陵裸体彩俑、象征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的华清池等,都反映了西安曾经的繁华。除此之外,西安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连接亚、非、欧三大地区,是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枢纽,尤其以汉唐时期最为突出。除了经济贸易,印度的佛教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与中国的传统伦理及宗教观念相结合,逐渐形成中国化的佛教文化,当时的长安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佛教中心。留存至今的大雁塔,就是当年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

2.五代至清末区域中心城市时期

这一时期自公元904年唐末哀帝被迫离开长安起,止于1911年清朝覆灭。在这1000余年中,西安经历了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政权与王朝的统治,始终是区域性行政、经济与文化中心。

3.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始于1911年辛亥革命,至今已逾百年。西安经历了“中华民国”近代化发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现代化建设时期。1927年西安设市重新规划建设,而后随着“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加紧对华侵略,为了国家安全,以“长安为陪都,定名为西京”。在随后制订西京都市计划时,借鉴欧美等国的都市化经验,并听取了民间的建议,明确提出西京为“周、秦、汉、唐四代古都”,一再强调必须保护历代文物古迹。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民国时期先后所拟定的两个西安都市建设计划都未能付诸实施。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西安经过三次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近代化转变之后,开始了现代化都市的建设阶段。(www.daowen.com)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西安在漫漫时光中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和记忆,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难免会有一些历史痕迹消逝不再,但依旧给现代人留下了探不尽的瑰宝。然而,如何对待这丰厚的历史馈赠是这座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而如何对待这举足轻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成为影响这座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新中国成立后西安的文化保护与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发展是每个城市的首要责任。1953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西安市被确定为工业化建设的重点城市之一。当时,西安市参照苏联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编制了西安的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即《西安市1953—1972年城市总体规划》(见图3-2)。彼时的西安还未被指定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将西安定位为轻型的精密机械制造纺织工业城市。城区以旧城为中心,主要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扩展;城北考虑到保护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及不宜穿越铁路等制约因素,作为地方工业、仓库及其职工居住区,以及今后城市发展备用地。规划继承了唐长安城与明西安城格局,保持中轴线,结合地形和景观组成棋盘式加放射状道路网。在规划中对文物、环境保护认识不足,也没有明确提及“保护古都风貌”这一问题。

图3-2 1953—1972年西安市总体规划

(图片来源:西安首轮城市总体规划回忆[7]。)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跟随国家的脚步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西安市政府制定了《西安市1980—2000年城市总体规划》(见图3-3),即西安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在总结了3000多年来城市发展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上一次总体规划的建设经验,新规划以将西安建设成为一座保持古城风貌,以轻纺、机械工业为主,科研、文教、旅游事业发达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明确了大遗址保护的布局理念,突出了西安作为我国重点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对保持古都风貌以及发展旅游业给予了高于以往的重视程度。规划确定了文物古迹与旅游景点“保存、保护、复原、改建与新建开发密切结合,把城市的各项建设与古城的传统特色密切结合”的原则,通过绿化带风景线路的联系,采取点、线、面结合的布局,体现唐长安城的辉煌风采与明西安城的古朴严谨。在这一规划指导下,西安市基础设施与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获得较大发展,由原来的内陆封闭型向对外开放型转变[5]

图3-3 西安市1980—2000年城市总体规划图

(图片来源:一栋房子·一座城市[6]。)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转型,对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西安市政府于1996年编制出《西安市1995—2010年总体规划》(见图3-4)作为第三次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中心集团与外围组团的空间布局发展模式。新规划将西安定位为“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同时规定西安要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以科技、旅游、商贸为先导,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电子、机械、轻工业的改组改造,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把西安建成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自己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的外向型城市[5]

图3-4 西安市1995—2010年总体规划图

(图片来源:一栋房子·一座城市[6]。)

从前三次的城市总体规划可以发现,政府对于古都风貌、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是逐渐提高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从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视工业化,到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确立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再到90年代市场经济的进一步促使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西安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背景恰恰反映了我国政策的不断演进。随着十六大提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西安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中,西安被定位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西部最重要的现代化中心城市、西部地区交通枢纽型城市、富有东方古都神韵的华夏历史公园、世界旅游之都”;要求突出特色,加强整合,构筑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五大优势产业;重点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城市特色的规划任务,以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为核心,重点保护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文物古迹、大遗址、河湖水系等,体现西安古都特色,加强老(明)城的整体保护。新规划从市域到主城区,再进一步细致到老城区,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做了详细安排。

另外,自2003年西安被中央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之后,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05年中共陕西省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把省会城市西安作为区域发展的重点。随后,西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等一系列有关文化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出台了《西安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西安市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西安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西安市文化体制改革中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等一系列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此外,西安市“十一五”规划把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确定为五大主导产业以来,在随后的“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中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后西安的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可以发现,西安的城市定位已然从工业城市逐步转变为历史文化名城,而国家发展的需求与政府的关注重点是引起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需要大力发展工业带动经济发展,西安的城市发展重点并不涉及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但也并未忽略对文化资源的保护。随着国家经济环境逐步稳定,从中央到地方,均逐步重视西安的文化资源,并以此为重点开始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及产业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