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源于古羌人的一支,其活动范围在今西藏和四川西部一带。六世纪中期,生活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的吐蕃诸部发展较快,完成了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制生产关系的转换。受限于地理环境,吐蕃农业生产活动基本上依靠发展牧业,在高原地带放牧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环境的牦牛,在河谷地带畜养羊、马,只是在河谷狭长地带种植麦类作物。形成了以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的农业生产结构。《旧唐书》卷196《吐蕃传》载:“(吐蕃)地气候大寒,不生秔稻,有青稞麦、裹豆、小麦、乔麦,畜多牦牛猪犬羊马。”[4]隋末唐初,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吐蕃诸部,迁都于逻些城(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并仿唐制创建了与之配套的官制、兵制、法律与文字、历法等制度。唐与吐蕃的交往始于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时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入朝。随着其势力的不断壮大,吐蕃在侵扰长安的同时,又屯兵于川西高原。史称,“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赞普率其众二十余万,顿于松州西境”。[5]后因求婚于唐政府未允,“遂进攻松州,都督韩威轻骑觇贼,反为所败,边人大扰”。太宗改派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在松州大败吐蕃。“贞观十五年(641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6]高宗时,吐蕃灭掉吐谷浑,“连岁寇边”,又迫使“当、悉等州诸羌尽降”。“仪风三年(678年),高宗令益州长史李孝逸、嶲州都督拓王奉等发剑南、山南兵募以御之……其年秋,往剑南兵募,于茂州之西南筑安戎城以压其境”。[7]在此情况下,吐蕃再次请婚,中宗以金城公主许嫁之。开元十七年(729年),赞普上表曰:“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普皆安乐。”[8]
“安史之乱”发生以后,吐蕃乘机侵扰四川。肃宗至德元年(757年),吐蕃进取嶲州。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又攻陷松、维、保三州。接着,吐蕃引西山诸羌攻破柘、静等五州。唐王朝以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整顿军马。广德二年(764年),严武大败吐蕃兵7万余人。同时,派汉州刺史崔宁攻破汉城。《资治通鉴》卷226《唐纪四十二》“大历十四年九月”条记载,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吐蕃联合南诏出兵20余万分三路进攻剑南西川:一入茂州,逾汶川,扰灌口;一趋扶、文,扰方维;一经黎、雅,扰邛州。神策大将李晟率领剑南东川与山南道合兵自江油趋白坝将之击退。[9]此次战役的失败,直接导致吐蕃与南诏的分裂。同书卷232《唐纪四十八》“贞元三年春正月”条记载,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南诏因苦于吐蕃对其“赋敛重数”“夺其险要城堡”“岁征兵助防”[10]而归附唐政府。唐人李德裕《会昌一品集》卷12《杂状》记载,文宗太和年间(826年—836年),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因维州“据高山绝顶,三面临江”的军事战略位置,而试图予以收复,但因党派之争而失去收复失地的良机。[11]此后,吐蕃发生内乱,势力逐渐衰微,对剑南道的侵扰逐渐平息。(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