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土地资源类型及其分布区域分析

土地资源类型及其分布区域分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最为倚重的基本生产资料。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按地貌地形分类,则主要包括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类型。根据成因和分布的地貌部位,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以成都平原为主体的冲积平原、各大河流两侧的冲积阶地平原以及发育于丘陵体之间的沟谷平原。沟谷平原又称丘间平坝,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和南部的丘陵地带,尤其是低丘陵区。

土地资源类型及其分布区域分析

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最为倚重的基本生产资料。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卷1《耕种》开篇即言:“山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31]四川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

按地貌地形分区,主要包括四川盆地、盆地周边丘陵地带、川西南山岭地带和川西高原东部的高山峡谷区。四川盆地,海拔200~750米,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盆地内,农业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少部分为低山和谷地。长江自西向东横贯盆地南缘,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从气候上讲,盆地处于亚热带,无霜期年均300天左右,热量丰富,四季宜种,土地类型以耕地为主,垦殖系数和复种指数高;盆地周边丘陵地带海拔1400米左右,紧靠盆周外围,地貌以中低山为主,气候、植被的垂直差异比较明显,农、林、牧综合发展,耕地以旱地为主,水田较少;川西南山岭地带是云贵高原和川西部高山高原区的过渡地带,海拔在1300~2500米,山地多,丘陵与平坝少。川西高原东部区海拔多在3000~4000米,北部为丘状高原和平坦高原,高原面宽广,谷地开阔,坡地平缓,牧草繁茂,适于畜牧业发展。

按地貌地形分类,则主要包括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类型。平原亦称平坝,是指坡度小于7度,相对高差小于20米,海拔高度小于3000米的平坦之地。根据成因和分布的地貌部位,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以成都平原为主体的冲积平原、各大河流两侧的冲积阶地平原以及发育于丘陵体之间的沟谷平原。此外,还有少量的湖积平原与喀斯特平原。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龙泉山和龙门山之间,是岷江、石亭江、绵远河、西河、南江等河流的山前冲洪积扇联合而成的冲洪积平原,面积近万平方公里,地表平坦,土壤肥沃,水系密集,排灌方便,地下堆积物结构疏松,有丰富的地下水,对发展农业和渔业十分有利。除成都平原外,在山区主河和支流汇合处,常常形成冲积扇平原,虽然面积不大,但因地表平坦、土壤肥沃,是山区发展种植业的重要基地。阶地平原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流域的阆中、南部、南充等地区,涪江流域的江油、绵阳、射洪、遂宁等地区,长江沿岸的南溪、泸州等地区,岷江下游的犍为以及沱江流域的资阳简阳等地区。沟谷平原又称丘间平坝,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和南部的丘陵地带,尤其是低丘陵区。这三类平原地带因地表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且热量充分,是唐代稻、麦等粮食种类的主产区;台地,海拔小于30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米,零星分布,面积较小;丘陵又分为低丘陵和高丘陵。低丘陵又称浅丘陵,海拔小于3000米,相对高度小于100~200米,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东部与周边山区地带;山地海拔在200~4000米,主要分布于盆地周围和盆周山地最外缘。按土壤分布特点和生产特性以及土地利用可分为水稻土、紫色土、黄壤、红壤、冲积土、山地草甸土和沼泽土等类型。(www.daowen.com)

由此可见,以四川盆地为核心的四川农产区,虽然地形地貌及土壤种类相对齐全,但可耕土地主要集中在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以及盆地中部、东部和盆地周边的低缓丘陵和海拔较低的山地等区域,总体面积相对狭小。这种地理格局造就了唐代四川农业发展以成都平原为核心,向盆地中部、东部及盆地周边低缓丘陵与山地扩展,且其他区域与成都平原发展水平相差甚远的基本概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