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地利用:种植结构变迁的影响

农地利用:种植结构变迁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圭山镇山地居多,土壤营养不足,土质板结,土地零碎,水利条件差,导致不易播种,玉米幼苗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常断裂、少苗,产量低下。同时,圭山镇陆续引进水稻和玉米的良种。推广玉米样板袋苗移栽技术及引进水稻优良品种是农地利用方式变化重要的诱因,改变了农户原始的种植方式与种植品种,使粮食作物产量得到提高,促进农户增收。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聚焦土壤的改良,圭山镇相应地实施了有效措施。

圭山镇根据“以粮为纲”政策指导,以“粮”为中心,玉米水稻农民主要的种植方向,大力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改土造田,扩大农地面积,旨在提高粮食增产,解决温饱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优化种植技术,引进良种,改变耕种方式

玉米和水稻是圭山镇传统粮食作物,水稻采用精耕细作方式种植,从稀植耕种方式改为密植,开始定向条栽,以3寸×6寸和3寸×5寸为基本规格进行规格化耕种,使水稻产量大幅度逐年提高。而玉米采用粗耕简作方式,从稀植耕种方式改为合理密植,推广株距1.5尺宽窄行条播,高矮间作,双株密植,大行套种黄豆,使玉米群体耕种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农地利用率。结合对圭山镇农科组办公室人员访谈以及表5-2所示,由于圭山镇的喀斯特地貌区大多都是石头,那里很难使用农机进行耕种作业,1989年之前农地主要依靠人畜进行耕耙,人工灌溉农田与育种,几乎没有农机工具耕地或者机电灌溉。为了保障人民的耕种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时候,每家至少平均有两头牛作为主要的劳动力。圭山镇山地居多,土壤营养不足,土质板结,土地零碎,水利条件差,导致不易播种,玉米幼苗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常断裂、少苗,产量低下。并且当时农作物的杂交技术落后,农机设施不足,玉米产量和质量难以保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圭山镇不断推广优良品种,80年代由农科组技术人员推广,一方面创建玉米样板袋苗移栽,另一方面改变原来跟牛点种的粗放耕种方式,从1990年开始农田机耕、机耙、机电灌溉与机制钵育逐渐增加,从而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缓解了温饱问题。玉米样板袋苗有利于幼苗生长,能够减轻病毒病害的发生,减少自然灾害,提高种子利用率。首先,选择地形相对平坦且灌溉和排水条件便利的地块,创建玉米样板袋苗示范地。其次,人畜或小型农机翻犁农地,打碎板结土块,清除杂草、石子,增强土壤透气性,调节土壤营养元素,选择良种,在塑料大棚里集中育苗,促使种子健壮快速地发芽生长,为玉米的丰产奠定基础。最后,将成熟的幼苗连根带土装进塑料袋中,便于农民携带播种。同时,圭山镇陆续引进水稻和玉米的良种。1960年以前水稻沿用地方老品种,1960年之后开始引进“西南175”“晋江一号”“细叶白谷”等优良品种,这些品种与本地品种相比,抗逆性强,产量高且品质优良,促进了水稻良种化的实现。推广玉米样板袋苗移栽技术及引进水稻优良品种是农地利用方式变化重要的诱因,改变了农户原始的种植方式与种植品种,使粮食作物产量得到提高,促进农户增收。

表5-2 1985—1992年机耕基本情况

(www.daowen.com)

2.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扩大农田的灌溉面积

水利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建设农田水利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兴修农田水利设施不仅可以满足粮食生产需求,而且还可以帮助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1950—1955年,圭山镇集中劳力改造和修建乡村水井,解决部分村子用水、饮水困难的问题。1956年提出“乡乡修水利,社社地改田,家家吃白米”,掀起了第一次修水利高潮。同时提出“山山系腰带,箐箐打坝塘”的口号,将从双龙箐等开始,经亩竹箐、立马洞、矣美堵、和合到小圭山全长20千米的亩竹箐菜子沟的全部苞谷地改成稻谷良田。利用箐沟打坝塘,兴建了红联坝、圭山水库、长箐水库,圭山镇利用仅有的普拉河和龙潭建起了抽水站,解决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问题。1988年,圭山镇利用地窖进行挑灌,全镇共建地窖1 270个,受益面积2 000亩。[14]保障了山区农业用水,解决了山区水源缺乏的问题,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给农民的粮食丰收创造了条件。

3.实施改土造田,改造低产田

在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既定情况下,改良土壤,可直接影响粮食产量。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聚焦土壤的改良,圭山镇相应地实施了有效措施。每年充分利用冬春季和春季的农业休闲季节,动员群众从事土地加工,使耕作层加厚,促进土地快速成熟,增强保水保肥能力。1957年挖排洪沟51条,开荒土地504亩,土地加工820亩,其中水田121亩。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以大队为单位,组织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开山炸石,垒埂造地。1952—1992年,据不完全统计,共改田4 259亩[15],这是农地利用一个大的变化,新增的土地为农户提供了更多的生产要素用以种植粮食作物。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社员有了自主权,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精心加工,将开荒土地表面的熟土去除,挖取出生土回填到需要增厚土层的土地,再将开荒土地的熟土平铺在本土地表面回填,或者是将旧土暴晒后与新土掺杂在一起回填,以此增厚土层,造新田地,改造低产田地有了很大的成效。1992年社员在承包土地里改土造地500亩[16],扩大了耕地面积。水稻地区小春面积不大,冬闲田多,旱地也多闲,因而复种指数150%。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水利设施逐年完善,改良土壤,改造低产田,推广磷肥,改进耕作技术,改变旧习惯,熟制有了改变,复种指数不断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