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勐海县农业用地生态化利用问题分析与解决

勐海县农业用地生态化利用问题分析与解决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解决边整治破坏森林资源的问题,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是目前勐海县在提高林地生态化利用时应考虑到的问题。勐海县农业用地生态技术水平低下,限制了水稻等粮食产品、甘蔗、茶叶和水果等作物的多元化长远发展。这是勐海县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最重要的一部分,包含了农业用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种植与养殖等相互作用。

勐海县农业用地生态化利用问题分析与解决

1.农业用地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在农业用地分布方面,勐海镇部分农业用地大多分布在布朗山乡,其他土地则在勐宋乡和布朗山乡分布更广,表明与其他乡镇相比,勐海镇农业用地的利用率并不高。勐海县耕地主要分布在勐遮镇,占整个县耕地总面积的22.56%,在其余的各乡镇,除了勐海镇、勐混镇稍稍大于10%外,剩下的都不足10%;林地主要分布在布朗山乡,其余各乡镇林地分布比较均衡;园地也是除了勐阿镇分布较少,剩余各乡镇分布较均衡。粮食播种面积从2015年的711 000亩到2018年的736 500亩,粮食产量从2015年的289 000吨到2018年的粮食产量292 000吨,虽然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增加,但稻谷却从191 000吨缩减到183 000吨,且平均每亩的粮食产量也有所减少。且目前也有相当一部分耕地进行流转,流转后的耕地大部分用来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例如茶叶水果等。虽然流转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若长此以往,耕地的质量如何保证以及每亩的粮食产量如何不被减少可能会成为下一步应思考的问题。勐海县林地较多,森林覆盖率高,但侵占林地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问题却时常出现。如何解决边整治破坏森林资源的问题,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是目前勐海县在提高林地生态化利用时应考虑到的问题。

近年来,勐海县的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在推动农业改革、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素质、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农业产业的发展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和限制因素。第一,勐海县的农业结构改革进展不平衡,经济作物波动很大,作物的区域化程度较低,一些商品得到更新速度慢。第二,农业工业化领先企业规模小,产品更新缓慢,质量和安全标准差,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承受力低;企业产品的相对增值和财政贡献率低;需要改善和优化企业与基层农业家庭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联系机制;企业缺乏流动资金和土地整治信用卡的获取机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影响到大型企业的引进和发展,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引进和发展。第三,企业的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很低,其科学和技术质量低下,农民缺乏生产动力,在农业生产中有意识地应用科学和技术,舒适和保守的程度很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2.农业用地生态化利用技术水平较低

许多农村地区的发展是以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为代价来获取经济收益的。虽然这些地区暂时处于发展阶段,但它们陷入了恶性循环怪圈。经济发展破坏了农业用地的生态平衡,而环境生态遭到破坏后会抑制接下来的经济发展,从而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当这种破坏达到某种程度,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来改善农业用地生态环境。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必须以协调的方式加以考虑。

勐海县农业用地生态技术水平低下,限制了水稻等粮食产品、甘蔗、茶叶和水果等作物的多元化长远发展。勐海县山区半山区的农业用地面积占整体农业面积的93%。勐海县目前基础设施机械化程度不高,无论是耕地还是园地,都存在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设施农业较为稀少,很少用机械种植,大部分还是采用人力手工种植。约有五分之一的土地采用全机械化种植,约有四分之一的土地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即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形式,剩下的均为人工种植。林地方面,由于缺乏对农户相关技术知识的普及,经常出现因技术低下而导致乔木林地等出现人为破坏。值得注意的是,勐海县机械化比例不高也是在长远方面影响农业用地综合利用的关键因素,这也说明与土地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不够,在连片土地中机械化程度较低,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率也较为低下。勐海县的茶叶种植比重较高,若农田水利建设稍有差池,对作物的灌溉将产生极大影响,会直接影响产值,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在耕地方面,技术低下问题也将产生较大影响。从耕地利用的粗放方面来看,农户在种植的过程中没有根据产量的状况进行种植,仅以平时的种植传统作物的经验进行种植,应根据耕地状况衡量作物产量。园地方面,无论是茶农还是果农的实际技术培训与目前科技水平的发展有一定差距。而对于种植作物类型、农机具使用状况、化肥使用状况、种植作物规模等问题应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否则不仅难以实现耕地、园地、林地的价值,农户很难增收,也极易使得农业用地利用粗放。只有更加注重农业生态技术水平的研究、应用及推广,才能在技术水平上对农业用地的生态化利用有所提升。(www.daowen.com)

3.农业用地政策缺乏体系性

勐海县影响其农业用地使用率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农业用地政策缺乏体系性。因未形成完整的农业用地利用政策体系,使得勐海县农业用地的综合利用中对于农业用地利用结构的改善问题、农业用地供需调节的均衡问题、农业用地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用地宏观利用规划问题以及农业用地的微观布局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当地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但同时当地政府要求加快农业的产业升级,两者间如何平衡,如何实现有效发展需要多个政策加以协调;如何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既保持了高效的利用率同时生态环境也维持稳定的平衡,都是当地政府在制定一系列措施时应该考虑的。以勐海县土地开发利用的衡量因素为例,在土地的开发和流转中,对于土地的流转周期、土地的流转功能定位、土地开发利用的成本、土地的可持续使用能力以及土地的生态因素等问题都是在农业用地综合化利用中应重点思考的问题。这是勐海县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最重要的一部分,包含了农业用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种植与养殖等相互作用。但是,通过统计勐海县目前的土地流转以及收益情况,发现约有55%以上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并未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约有25%的种植大户出现土地流转费用支出大于种植收益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勐海县对土地流转扩充土地使用规模的积极性,跟踪性的欠缺和农业用地利用指导机制的不足是勐海县政府及村集体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暴露出的缺点,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用地利用的紧凑性,没有将土地的流转价值最大化,而是停留在表层,停留在土地流转的层面。同时也说明勐海县在农业用地过程中,县政府出台的政策没有形成体系,对于农业用地的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应如何平衡,才能实现土地的最大效用,是其在接下来颁布的政策中应考虑到的。

4.农业用地的生态化集约性利用有待加强

2015—2019年,勐海县耕地面积从213万亩连年减少至195万亩,2019年一年的耕地数量就要比上年净减少6.2万亩,这里面生态退耕导致减少2.1万亩,然后自然灾害又导致减少1.5万亩,建设占用1.3万亩,因农业结构的调整而减少1.3万亩。其余农业用地与前一年大致相同。从2015年到2019年,居民用地、独立工业用地和运输用地的土地使用稳步增加,土地资源的非农业占有率呈上升趋势,市场经济也在发展。这使得农业用地受到环境损害减少和非农业用地面临相互竞争的压力,对其可持续性使用构成严重挑战。

土地的集约化程度不能以增大农业用地面积来提高产出。勐海县各类农业用地虽然相对来说较为丰富,但土地的集约化程度远远不够,在增强集约化过程中,无法只靠增大面积一个因素完成。耕地方面,虽然近年来的稻谷种植面积增加,由2015年的382 500亩到2018年的393 000亩,但稻谷单产并未提高,还有所下降,从2015年每亩499千克下降到2018年465千克。若当地政府以增大面积种植以提升产量,可能会面临投入难以覆盖产出的状况。若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土地的综合利用水平,或是提升稻谷的产出水平,将大大提升勐海县土地的产出效益。园地方面,无节制、掠夺式采摘和粗放式农业问题依然突出,目前,一些农户还是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来进行农作物的生产种植,并未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勐海县仅有非常少的土地完成了集约化。若不改变农业用地的利用思维,不改变土地的利用模式,长期如此下去,则勐海县很难实现土地的高度利用,没有办法增强农业用地的利用水平。所以,要尽快提升勐海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