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民的种植决策与风险评估

农民的种植决策与风险评估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对农民而言,种植作物是为了满足自我食用需求,也是为了获得经济收入。村民在种植结构的调整中自我评估了风险承担的能力与获得收益的预期,于是在种植结构的调整中始终以“理性人”的角色进行着动态平衡,以在风险承担范围内获得最大受益。它滥觞于康德、戈登威泽。

1.土地利用形态与农地利用

土地利用形态指的是某一区域在特定时期内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结构。随后,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被进一步拓展为指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在高一级类型中所占的份额。之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被拓展为包含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两种形式[6]。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为,在经济社会变化和革新的驱动下,一段时期内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相对应的区域土地利用由一种形态(含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在新寨村的农地利用变迁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种植结构产生显性嬗变,由20世纪90年代的粮食作物嬗变为现在的经济作物。

农地利用[7]是指人类通过特定的行为,以土地作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获得生物体,用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交换、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及转换的过程。本文中的农地利用指农民以土地作为劳动对象,在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抱着不同的生产目的来配置与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及利用结构的过程。其中对农地的管理也是农地利用过程中的一部分,包括依据土壤的特性进行施肥、浇水、打农药等一系列管理方式,以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达到农地高效及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2.“理性人”假设(www.daowen.com)

“理性人”假设,又称“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理论和研究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亚当·斯密首先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这一概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自利性,二是个人利益最大化,三是“看不见的手”引导个人无意而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8]。后来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对此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理解,总体来说,经历了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再到非理性的变化[9]。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在任何经济活动中,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对农民而言,种植作物是为了满足自我食用需求,也是为了获得经济收入。对新寨村的村民而言,种植咖啡只为了获得经济收入,那么种植咖啡就属于经济活动,种植结构的选择就是经济决策的过程。村民在种植结构的调整中自我评估了风险承担的能力与获得收益的预期,于是在种植结构的调整中始终以“理性人”的角色进行着动态平衡,以在风险承担范围内获得最大受益。

3.农业内卷化

“内卷化”一词的英文为involution,它源于拉丁语involutum,原意是“转或卷起来”。它滥觞于康德、戈登威泽(Alexander Goldenweiser)。“农业内卷化”由格尔茨(Clifford Geertz)于1963年出版的一部研究印度尼西亚的著作《农业的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中提出:内卷指印尼爪哇地区农业部门在外部扩张(包括农业的外延性扩展)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只能向内使耕作趋向精细化和复杂化,以此来让农业内部自我消化增长的劳动力,同时又不至于造成人均收入下降。新寨村位于高黎贡山脚下,农地资源非常匮乏,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面临着人多地少的压力,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特色经济发展将年轻的劳动力回拢到村中,典型地呈现出“农业内卷化”的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