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过程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大自然是复杂的客观存在,农民对客观复杂的土地施以主动的农耕,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来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农地的利用与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且农地的利用与管理方式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变化的。国内外有众多学者通过对农地利用与管理的研究来揭示农业生产的内在规律性,而本研究聚焦于我国典型的西南干热河谷地区——保山潞江坝新寨村,并以新寨这一“中国咖啡第一村”为研究对象,选取“农民主体性”为研究视角,意欲通过对新寨村村民咖啡用地管理方式变化的研究,为农民更加高效利用与科学管理有限的农地资源,促进干热河谷地区资源优势的发挥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帮助,并透析农民这一主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智慧。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对全国及各省(区、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等指标进行了调整,并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后,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65亿亩(1亩≈666.7平方米)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5.46亿亩以上,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 071.93万公顷(61 079万亩)之内。我国有“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农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管理更是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民生的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储备等息息相关。在认识到以上农地资源稀缺性及重要性后,笔者就非常留意国内外学者在农地管理方面所做的研究,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前往保山市潞江坝进行咖啡种植相关的调研,在与咖农[1]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咖啡用地的日常管理以及当地咖农迫切的诉求,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后经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鲜有学者从人文社科角度做咖啡用地的管理学研究以及从管理学角度对咖啡种植农地利用进行研究。(www.daowen.com)
潞江坝地处云南特色地貌之一——干热河谷地区,其自然环境较为脆弱,农用土地资源受限,用于耕种的农地更以山地居多,若是不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与管理,则会产生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资源减少等一系列不利的后果。新寨村地处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区,在当地政府引导下,现在以种植咖啡为主,有“中国咖啡第一村”的称号。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因人多地少的压力,新寨村存在村民过度利用农地、劳力投入过剩却无益于收益增长、咖啡质量层次不一且竞争力低下等问题。所以,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新寨村咖啡用地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帮助咖农合理利用农地,提高新寨村咖啡的质量,增强中国咖啡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当前对农地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多从土地规划、土地覆盖、土壤病虫害等角度出发,很少有从农民这个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角度开展研究,研究成果的转化率也相对较低,较难对咖农利用与管理土地产生良好成效。而本研究对此能起到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