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学交叉的经济史学:理论和方法探讨

史学交叉的经济史学:理论和方法探讨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这段话道出了史学交叉学科研究关于理论和方法的真谛。本书主要是一项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社会经济史研究由法国年鉴学派首先倡导,并成为二战以来西方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历史学和经济学交叉产生的经济史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同样是颇受重视的领域,广泛用于相关经济问题研究。

史学交叉的经济史学:理论和方法探讨

学科间的交叉是近些年来学术的发展潮流,就历史学而言,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灾害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交叉,产生了新的研究领域,如社会史、灾荒史、社会经济史、法律史等,本书的研究既继承了历史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又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具体而言,包括:

第一,实证主义的治史方法。实证主义是史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也是史学研究之根本,正如吴承明先生所说:“历史研究首先是求实,无证不信,故实证主义可说是史学的第一原则。”他谈到对于经济史理论和方法的看法时,提出了 “史无定法”的观点,指出:“‘史无定法’ 有一个中心点是 ‘实证’,实证主义是永远不能推翻的。我同时把一切理论都看成是方法,作为方法的经济理论,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场合。”[11]这段话道出了史学交叉学科研究关于理论和方法的真谛。本书坚持以史料为基础,在撰写过程中不仅查阅了大量地方资料,还收录了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以及整理出版的有关档案资料,同时参阅并利用了部分文集、笔记、谱牒资料,力求使得出的结论尽量建立在深厚的史料基础之上。

第二,借鉴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本书主要是一项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社会经济史主要是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社会经济史研究由法国年鉴学派首先倡导,并成为二战以来西方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它的主要特点是强调 “总体史观”,有别于过去以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为主要研究对象,过分渲染英雄人物及事件的 “旧史学”,主张研究除政治、军事、事件及英雄人物之外的社会,即人民大众的历史。具体而言,就是要关注人口、婚姻、家庭、社会组织、社会生活、社会心态、区域社会等问题,通过对社会方方面面的研究揭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运行及其发展规律。在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利用了社会学中的一些概念,如社会控制、社会组织、社区等阐述相关问题。本书以社仓与地方社会为研究对象,以长江中游地区为研究区域,揭示清代仓储与地方社会相关问题。而历史学和经济学交叉产生的经济史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同样是颇受重视的领域,广泛用于相关经济问题研究。本书采用量化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力求对清代长江中游地区的社仓与地方社会相关问题做出更加精确的阐释。

[1] 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2] 张建民、宋俭:《灾害历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6页。

[3] 邓拓认为,“荒” 应和 “灾” 联系在一起,所谓 “灾荒” 是由于自然界的破坏力对人类生活的打击超过了人类的抵抗力而引起的损害;而在阶级社会中,灾荒基本上是由于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失调而引起的人对自然条件控制的失败所招致的社会物质生活上的损害和破坏。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绪言”,第5页。张建民、宋俭认为饥荒是灾害的后果,参见张建民、宋俭:《灾害历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6页。

[4] 灾荒史研究本身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其内容相当广泛,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问题,成果颇多,无法一一列举。本书主要关注其中有关清代荒政和仓储制度的研究。关于清代灾荒史研究的综述,参见朱浒:《二十世纪清代灾荒史研究述评》,载 《清史研究》 2003年第2期,第104-119页。

[5] 其他研究成果包括于树德:《我国古代之农荒预防策——常平仓、义仓和社仓》,载 《东方杂志》 1921年7、8月第18卷第14、15 期,第18-30、18-33页;徐钟渭:《中国历代之荒政制度》,载 《经理月刊》 1936 年第2 卷第1期;刘广惠:《中国历代仓库制度与现代农业仓库的推进》,载 《经理旬刊》1936年第2卷第1期;沈文辅:《论古今中外之常平仓政策》,载 《东方杂志》1945年第41卷第6期,第20-27页;梁云谷:《中国救济事业之史的探讨》,载 《仁爱月刊》 1936年第1卷第12期;以上徐钟渭、刘广惠、梁云谷论文转引自周荣:《明清社会保障制度与两湖基层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23页;郎擎霄:《中国荒政史》 《中国民食史》,商务印书馆1934 年版;王龙章:《中国历代灾况与赈救对策》,独立出版社1942 年版;于佑虞:《中国仓储制度考》,正中书局1948年版;等等。(www.daowen.com)

[6] 康沛竹:《清代仓储制度的衰败与饥荒》,载 《社会科学战线》 1996 年第3期,第186-191页。

[7] 载陈锋主编:《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31-68页。

[8] 陈桦、刘宗志:《救灾与济贫: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 (1750-191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2页。

[9] [澳] 邓海伦:《乾隆十三年再检讨——常平仓政策改革和国家利益权衡》,载《清史研究》 2007年第2期,第1-11页。

[10] Helen dunstan,State of Merchant:Political Economy And Political Process In 1740s China,Harvard:Harvard College Press,2006.

[11] 吴承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载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2 年第1期,第1-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