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社会,一般而言,自然灾害发生后往往造成农业减产甚至绝收,接着就会发生饥荒。所谓饥荒,广义上是指天灾人祸之后生产衰退、经济秩序混乱、生活资料匮乏的社会现象。[2]无论学者将 “饥荒” 或 “荒” 视为一种灾害还是灾害的后果,[3]不可否认,其核心问题就是粮食问题。粮食供给的缺乏 (或称粮食供给的失败) 往往会导致灾害发生后大量人口死亡,这是显性的后果。同时,如果政府对粮食问题处理不当,还会引发社会动乱等更深层次的后果,从而酿成更大的社会危机,威胁甚至颠覆统治阶层的统治。而在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中,除遇灾临时调拨、发放粮食之外,灾前预先积储即储粮备荒是一种行之有效亦为统治阶级十分重视的手段和方法。
传统社会储粮备荒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常平仓和社仓、义仓。一般认为,常平仓出现于汉朝,为官仓性质,设于府州县城,谷本主要由官帑采买而来,由官放官收,主要用于灾年平粜,以抑制粮价的方式平衡粮价波动,救助灾民,由于其分布在城市,客观上主要以城中及近城百姓为施惠对象。而社仓和义仓则是与常平仓相辅而行的仓储,属民仓性质,谷本多由捐输而来,日常由民间自为经管,官方监督,灾歉之年以借贷、赈济等形式救助灾民和贫民,主要分布于各乡村,以乡村及偏远地区贫民为救助对象,与常平仓相比,具有无需转运、操作灵活、赈救迅速等优点。对清代长江中游地区的研究中,视角多触及气候、环境变迁、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生产、水利、农业灾害、移民与人口、商业、贸易等问题,近些年来,对基层社会的研究有所加强,市镇、社会信仰、基层社会控制、基层社会保障等问题都得到了学者的关注,产生了一些成果。另外,对储粮备荒仓储的研究当中,多侧重于对明清时期仓储制度和常平官仓的宏观把握,对其晚清时期的制度转型及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尚较少论述。(www.daowen.com)
因此,本书不仅关注晚清长江中游地区仓储的制度性考察,而且揭示仓储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自然灾害、地方政治、社会、战争等的相互关系,着眼于仓储和地方社会变迁的互动,以此反思近代社会转型的多样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