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西方奢侈品概念的认识差异

东西方奢侈品概念的认识差异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方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对奢侈品的概念是从神学转变成了政治和哲学的概念。北宋的大臣司马光表述过对奢侈品生产及奢侈消费的批评,他认为奢侈会造成国家财力虚空,进而指出,造成奢侈风气盛行的主要根源在于上层贵族阶层的奢靡之风。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当然也属于奢侈品的范畴。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各个国家对奢侈品的认知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也造成了奢侈品定义的难点。

东西方奢侈品概念的认识差异

奢侈品的本质古今中外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一直争论不休的。在西方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对奢侈品的概念是从神学转变成了政治哲学的概念。伏尔泰也表达了“奢华之物必不可少的观点”。而在这个时期对奢侈的认知转变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是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他认为“奢侈”是一个“意义不确定”的词,是“满足感官享受的极大精美”。而“精美”的意义既有它的社会价值,也有它的个人价值。这个时期指出了“精美的年代”与当下的商业社会形成了充分的对比,他认为“精美的年代”能带给人们幸福。他指出“奢侈的艺术”与“精美的艺术”是相通的,社会进步后,即农业发展后,可以养活的人口就会超过从事农业需要的人口,那么这些“富余的人手”就可以从事奢侈的艺术,而这些技艺的产生可以提升国家和人民的“幸福”,这样许多人都有机会体验和享受以前无法触及的精美。休谟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这个奢侈或者精美的年代也是一个增加幸福的年代。休谟是从感官的角度对奢侈进行了重新的定义。

我国宋代自北宋真、仁两朝,在生活物品的生产制作方面出现了追求奢侈风气的趋向。北宋的大臣司马光表述过对奢侈品生产及奢侈消费的批评,他认为奢侈会造成国家财力虚空,进而指出,造成奢侈风气盛行的主要根源在于上层贵族阶层的奢靡之风。一批有识之士都指出了这种奢侈风气的危害,提出要从根本上治理这种不良风气要从限制上层贵族的物质生活方式开始。这层面也反映了宋代思想家在“奢侈”“奢侈品”的观念中发生了某种变化。传统的“奢侈品”概念,实际上一直围绕着社会政治和道德意义,而非器物的形式审美问题,形成的意义。就“奢侈(品)”而言对物质形式因素有一些要求,如珍异的材料、考究的工艺、繁密的装饰、高昂的费用等。但事实上一件物品是否属于“奢侈品”取决于它是否是“僭越”之品。那些形式上符合奢侈品形式特征的物品,作为上层贵族的日用生活用品,在观念上是与其身份地位相称的、理所当然的物品范畴。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统治阶级一直在“禁奢”,但对本阶层的生活要求却没有更多限制,更主要地表现为对中下阶层奢侈生活方式的限制。但是宋人名士对“奢侈”的讨论则触及这一礼制,“奢侈品”作为上层社会日用物品的必需品遭到了质疑,一方面人们对“奢侈品”的内涵认识有了新的观点,开始回归到奢侈消费品而不是礼仪制度的“礼器法物”;另一方面对奢侈品的批判也开始真正限制了上层贵族物质生活方式。徐飚在《两宋物质化》中对北宋历史发生这些观念上的变化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财政状况的窘迫处境,使得对奢侈消费造成的社会后果进行理性反思。第二,民间制造业开始快速发展,使得奢侈品的民间制造有了可能性。第三,人们对物品审美意识开始增强,有助于使物质的形式审美维度得以超越传统礼制的压抑和遮蔽而凸显自身的魅力。

中文“奢侈品”这个词汇大约源于四百多年前的明朝,西方的传教士已经把“奢侈品”的概念引进了中国,而清朝时期的清宫造办处,则是专门为清朝王室制造各种奢侈用品的专门机构。在《辞海》中,对奢侈品的解释为:“指非生活所必需的高级消费品”。就“奢侈”而言,则是一个本土词汇,拆解“奢侈”二字,“大者”为奢,强调物品的夸张、霸气、过度等意思;“人多”为侈,指浪费、浩荡、势众、过剩等意思。二者合起的意思就是指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生活享乐。在《国语·晋语八》中记载:“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贾居贿及于难,而赖武之得,以没其身。”其中“奢侈”就指一种张扬浪费的生活方式。唐罗隐《秦中富人》诗:“粪土金玉珍,犹嫌未奢侈。”而世称贤母的鲁国大夫公文伯之母敬姜曾训诫道:“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从中文的语义和语境中看,奢侈在中文的含义中带有明显的贬义,通常引申为一种对“过分享乐地挥霍和浪费财物,去获得享乐的生活”。

从中西方对“奢侈”及“奢侈品”的语义学解释而言,中西方文化对“奢侈”及“奢侈品”认识是不同的,英语及其他国家的语言更多的是对奢侈品的特征进行描述,从而比较中性化的理解;而中文更多的是贬义,对其抑制的态度比较明显。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奢侈品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其实,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从社会意义上看,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经济学将奢侈品定义为对其需求的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物品。它涵盖范围可能很广,从人参、名牌手表到豪华汽车,都可能是奢侈品。不过,通常人们认为奢侈品是那些非常昂贵的物品,即大部分人消费不起的物品。有些奢侈品既不是必需的又没有实际用途的昂贵物品,如名牌箱包、高级成衣和高档汽车。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当然也属于奢侈品的范畴。(www.daowen.com)

奢侈品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奢侈品”主要包括高档服装珠宝首饰、豪华游艇、私人飞机等。增加了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购买力,目前为止中国人境外消费奢侈品已经是全球第一。中国人强劲的消费能力使众多国际奢侈品品牌对中国市场信心倍增,纷纷加快开辟新店,拓展二三线城市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奢侈品的概念由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区域以及个性特点等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形式,并且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各个国家对奢侈品的认知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也造成了奢侈品定义的难点。

在法国举办的一次世界奢侈品协会官方报告发布会上,法国的著名语言学家阿兰·雷教授给奢侈提出了二十个词,认为它们构成了奢侈品的内涵:“美、创意、优雅、情感、卓越、稀有性和独有性、体验和经验、品位、想象力、精准、光、悖论、快乐、品质、细腻、梦想、传统绝艺、诱惑、时间、五感”。这二十个词几乎把与奢侈品有关的特征都概括了,也是比较权威的语言学意义上的全面解读,他补充强调了“创意、想象力、精准、光、五感”以前没有的概念等,尤其是提岀了奢侈品既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又要具有时尚的快感刺激的悖论,比以往的奢侈品概念更全面,也更适合当下的奢侈品现状和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