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资本与市场供需的空间匹配
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无论是以浙江为代表的“块状经济”转型发展模式,还是江苏等地区吸引新兴经济集聚的模式,都需要巨大的资本和市场要素支撑。尤其是由传统“块状经济”主导的特色小镇建设,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动要素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而互联网为特色小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媒介催化作用。借助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功能,可引导资本、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在空间上快速精准匹配,以促进特色小镇资本和市场的流动与集聚:一方面,发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众筹作用,吸引风险投资者和社会资本向特色小镇流动,并与本地传统优势产业的创新机构或创业型企业结合,推动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端化发展;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促进特色小镇的优势资源和产品与市场对接,直接面向消费者进行产品与服务的信息传播,拓展了市场渠道,并使营销多元化,提升了特色小镇的经济和产品市场的流通性。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规律,资本的密度和集聚状况反映了空间开发利用的效率,并对空间形态和业态功能组织产生影响,因此吸引外部资本的流入成为特色小镇空间整合和功能提升的重要路径。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可充分体现互联网在金融资本要素优化配置中的价值,借助互联网的媒介作用来促进风险投资、社会资本与特色小镇空间的匹配,以促进基础设施和宜居社区建设,除此之外还要注重风险投资与智慧产业、互联网经济等功能的匹配,形成资本与城镇传统特色产业结合的创新发展优势。围绕本地优势产业集群,通过社会资本与休闲旅游、创意创客等功能空间的匹配,营造特色小镇的高品质生活与创新产业空间。
商品流通不足与缺乏市场机会往往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互联网为特色小镇打破了市场与商品流动性的限制,并与资源要素市场和消费者之间的匹配提供重要的途径。尤其是电子商务平台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实现了特色小镇本地产品与外部市场的直接互动与快速匹配,在特色小镇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上围绕互联网流通拓展了电子商务、商务办公、现代物流和商品服务等业态功能。
(二)打造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
所谓的开放式创新,就是在不同个体或组织之间,基于有目的的知识流动而进行的分布式创新过程。早在2003 年,开放创新理论就被提出,强调企业组织应从封闭的创新转向内外部协同的创新模式,并构建内外部结合的开放创新组织体系。互联网为创新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本的高效流动为创新提供支撑,高效流动的人力资本的地方嵌入,有助于地方空间对外部高端人力资本和创新要素的集聚,使得地方形成开放式创新的功能场所。这些功能场所往往以众创空间、联合办公空间、创意工坊等空间形式在特色小镇出现,并具有内外部创新人才高度流动、创新活动密集、产学研高度结合等典型特征。创新人才和创新机构与特色小镇本地产业经济的结合,在促进全球(区域)与地方互动的创新资源网络形成的同时,有利于打造开放式的创新生态系统,以提升特色小镇产业的技术能力、科创文化和资源整合能力。
对于传统由“块状经济”主导的特色小镇,可通过打造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着力吸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外部创新要素的流动与汇聚,并与本地的传统优势产业结合,形成具有高度创新性和活力的实体经济,引导本地的产业链由加工制造向创新研发、技术孵化、时尚设计和产品服务等功能转变与拓展,来支撑特色小镇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此外,还可通过互联网的创新联系作用,将特色小镇的“块状经济”融入区域性的创新网络,协同发展,在创新要素的互动与流通中提升特色小镇在区域价值链中的地位。(www.daowen.com)
对于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明显的特色小镇,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引导特色小镇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进而吸引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慧物流及科技创新等创新服务功能和要素的流动。可利用流向特色小镇的创新服务要素与特色小镇良好的生态资源、休闲旅游、宜居社区等功能的结合,进一步培育众创空间、电子商务园区、时尚设计工坊、联合办公空间及科技创新平台等开放式的创新空间及其网络。
(三)构建特色小镇的流动性
社会农业、工业时代的城镇以农业生产服务和加工制造功能为主,并呈现出一种相对固定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组织状态,其功能空间表现出僵化、封闭和固定的特征,不利于生产、生活要素的流动以及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进入互联网和信息时代,城镇的封闭性被打破,人口、资本、信息及创新等要素的流动性持续加强,尤其是生活的流动性和社会的流动性,呈现出流动性社会的特征,并对城镇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态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对于特色小镇而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广泛介入,在促进本地场所空间(Space Of Places)向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s)转变的同时,带来了时空要素的高度压缩。强化特色小镇与外部社会的联系,对于特色小镇的生产资源配置、社会结构和区域分工优化具有积极作用。
互联网时代通过构建特色小镇的流动性社会,一方面有助于特色小镇形成富有创新力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网络,这种流动性社会网络具有开放性、流动性和异质性的特点,可以促进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另一方面流动性的社会可以全面提升特色小镇的运行效率,包括流动性的社会服务模式、高效的社会运行管理及高度集聚的生产性服务经济,提升特色小镇的社会经济活力。
在流动性社会的支撑下引导特色小镇的功能空间融合发展,需构建产业、居住和休闲活动等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流动性支撑体系,促进特色小镇形成产城景高度融合的发展态势。同时,还需打造具有高度流动性社会特征的共享空间,为高端产业的创新和服务要素集聚提供场所,并成为展示特色小镇活力与形象的窗口,建立起特色小镇与其他区域联系的重要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