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导产业的概念
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由于地区范围不同,因此,对主导作用的界定有差别。在国家经济和大尺度的地区经济中,主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中,通过较强的前后左右关联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符合产业演进规律和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技术进步能力较强的产业。该产业能够推动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在产业系统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但是,现有的主导产业选择都是基于国民经济体系,即使是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也是将区域主导产业等同于国民经济主导产业来对待。特色小镇是最小的行政建制单元,尤其是地方独特性对产业的要求,使其在选择主导产业时,不能等同于国民经济,而是要根据小尺度范围的地区经济来考虑。
(二)特色小镇产业的含义
特色小镇的产业是以县城或中心城镇为中心、其他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的小尺度地区经济。在城镇体系中,特色小镇的产业如何与大中城市相衔接,如何通过腹地特征定位自身产业,既关系到大中城市产业链的发展和产业的空间布局,也关系到小城镇是否能带动所在乡村腹地的发展问题。有的人甚至主张用“一村一品”“一镇一品”来界定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如何将这个独特的“一品”做精做强,起到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却需要在主导产业方面做非常细致的工作。
(三)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依据
现有的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主要是根据选择基准来选取指标,然后采用一些定量方法,对指标进行计算后,得出分值高的产业部门。因此,主导产业取决于所使用的选择基准。一般来说,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包括,产业对地区经济的重要程度、市场发展潜力、技术进步程度以及地区发展基础、区域要素等方面的指标。但是,由于地区发展目标不同、研究者的角度不同,所采用的指标也不尽相同。(www.daowen.com)
在地区发展基础方面,主要强调了当前产业对未来主导产业的影响。很多学者指出,有竞争力的产业离不开地区产业集群的网络联系作用,他们主张地区内各种产业之间形成的产业集群是主导产业增强竞争力的条件。因此,区域主导产业必然植根于区域的产业基础。这种基准一般采用地区现有产业发展现状指标。
在区域要素方面,主要根据是地区资源禀赋。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如土地、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数量等各不相同,构成了区域要素禀赋的差异,制约着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专家主张,这类基准采用比较优势原则,即选择地区有比较优势的资源,作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基础。这是绝大多数学者在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时的共识。他们认为,区域主导产业需要根据地区资源禀赋,以及围绕资源所具备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选择在区域内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可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引导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从产业对地区经济重要性方面来看,主要有两类基准。一是采用某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用来表示该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重要性。二是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主要采用区域产业关联指标,如产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度,反映该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是为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度是指对该产业通过与相关行业建立的信息、人才、服务等关系,对地区经济产业多样性和整体发展所产生的扩散性带动作用。
在市场发展潜力方面,主要表现为需求的收入弹性基准,是指在某区域市场上,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变动率跟随国民收入变动率的变化幅度,反映的是收入增长对该产业产品的需求增长的影响程度。一般选择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大的行业,以求通过国民经济的小幅度增长推动该产业的大幅度增长,使其最终占据重要位置。另外,还需辅助以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保持较高的部门增长率,从而奠定其主导地位。
在技术进步方面,主要强调主导产业的发展质量,以及对地区经济技术进步和产业机构提升方面的作用。一是要求主导产业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能够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二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这样才能够实现“产业突破”。一般用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或者技术进步率来表示。三是产业发展潜力,主要从核心技术、发展前景、政策导向和发展新理念等层面,衡量产业发展前景和后续发展能力。有的可能目前不起支配性作用,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也不高,但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可能成长为支配性、主导性的产业。一般是具有内源性创新能力的行业,可以用创新能力来衡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