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城镇化的演进之路

中国城镇化的演进之路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大跃进”,又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大滑坡。20 多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进入了新阶段,推动了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城镇化进程由农村人口城镇化开始,并逐步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是中国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城市生长发育的新春天。

中国城镇化的演进之路

(一)城市工商业恢复建设与城镇化稳定发展时期

城镇化进程是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重大政治事件密切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推翻了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之后,建立了人民政权,中国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一种社会经济集聚点和空间集中现象的城镇化也开始了新的进程,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除了原有一批老城市得到改造与发展之外,还兴建了一大批新城镇、工业城市等;改革开放后,开发区的设立,县改市、乡改镇,使得中国城镇化又前进了一大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状态,经济基础很差,工业企业如凤毛麟角,城镇基础设施十分贫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于1953 年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时期。当时中国学习苏联的经验,苏联对中国援建了156 个大中型项目,中国的城镇规划与建设也进入了初步发展时期。

1953 年9 月,中央做出指示:重要的工业城市规划工作必须加紧进行,对于工业建设比较重大的城市,更应迅速组织力量,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大批新建的工业企业完成厂址选择、工程设计与城镇工业区的建设。到1957 年,国家先后批准了包头、太原、西安、兰州洛阳、成都、大同、哈尔滨、沈阳、吉林、抚顺石家庄、郑州、邯郸、湛江15 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和部分工业城市的详细规划。

1956 年4 月,《论十大关系》提出了充分利用沿海、合理发展内地的方针,对中国的城镇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当时全国的城镇建设走上了一条符合国情,比较稳健的道路。三年自然灾害经济恢复之后,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除了苏联建的156 项重点工程外,还有中国政府自己确定的694 个大中型建设项目,都集中布局在全国130 多个大中小城市中,大大推进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较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了较大的改观。到1957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9949 万,城市总数有176 个,年增长率为7.06%,城镇化水平提高到15.4%。

(二)违反客观规律的城镇化大起大落(1958—1977 年)

从20 世纪50 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20 世纪60 年代,中国与苏联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一度很紧张,出于对国际形势的估计,城市思想发生了变化,从开始的集中发展转向分散发展,建设小城市、上山下乡,备战、备荒。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建设小城市、工业小城镇等思想,就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下,经济发展饱经风霜,发展速度与规模不能适应人民生活的要求。全国上下都在搞大炼钢铁、超英赶美的工业生产运动,中国很多城镇工业企业、工业区冒进发展、冒进建设。但后来中国又出现三年困难时期和国际形势的变化(1959—1961 年),苏联专家被撤走,援建项目停工,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城镇建设处于低潮。本时期如果以不同的政治运动与经济发展重大事件划分,又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1958—1965 年的城镇发展大起大落时期、1966—1978 年的城镇发展停滞不前时期。

20 世纪60 年代和20 世纪70 年代属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不正常时期,有的学者称为“反城镇化时期”,有的学者称为“低速徘徊期”,有的学者称为“逆城镇化期”。因这一时期中国出现“大跃进”,经济大滑坡,国家的投资重点放到了中西部地区,大搞“三线”建设,工业布点集中在四川、陕西、湖北和贵州等地的山沟里。大量的城市人口,特别是大城市人“下放”农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国家城镇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受到削弱、挤压。同时在这一时期,许多城市工业项目是高度计划下的一点一线的土地开发,常常在各个城镇地区出现“一厂一区”(小而全、大而全)的重复建设现象,说明土地开发在整个城市范围内缺乏综合规划、总体协调,不注意水土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问题。

当时在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方面也出现了“大跃进”的指导思想。1960 年全国计划会议在桂林召开。会议上提出用10 ~15 年的时间,把中国城市基本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会后有些地方提出苦战三年,基本改变城市面貌和三年改观、五年大变、十年全变的口号,客观来说是脱离实际的。在这期间,中国的城市建设用“大跃进”的方法来适应工业建设的冒进和快速规划建设的方法,违背了科学规划。

1966 年以后,中国的城镇建设进入一个非常曲折的低潮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调整大中城市的发展规模,缩小城市郊区、压缩城镇人口,甚至下放城市职工支援农村,特别是1968—1970 年,全国有3500 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劳动锻炼,城镇人口也出现下降的趋势。城镇人口增加很少,仅增加180 多万人,城镇人口总数长期徘徊在1 亿~1.1 亿人之间,其中有几年出现负增长。(www.daowen.com)

由于“大跃进”,又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大滑坡。“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处于停滞状态,到1976 年,城镇化水平仅有17.44%,与1965 年的18%的水平相近。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

自1978 年以来,中国实施了经济体制改革、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科教兴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20 多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进入了新阶段,推动了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城镇化进程由农村人口城镇化开始,并逐步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是中国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城市生长发育的新春天。

1.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迅速起步

20 世纪80 年代初,农民实行了以土地联产承包为起点的农村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以生产队和人民公社为组织形式的农业经济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使中国农业生产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1985 年后,随着城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大批农民进城,形成了新的民工潮,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为第二、第三产业大军,推动了城市扩展,特别是沿海城市发展很快,引进外资和港台资本,各开发区中外资企业风起云涌,尤其是珠三角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工业与乡镇加工业发展很快。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扩展、规模增大,又加速了农村人口城镇化,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促进了中国城市发展走向信息化、区域化的大趋势。

改革开放后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市场逐步活跃,全社会农副产品供给状况迅速得到了改善。1978—1985 年间,农村经济发展很快,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二元结构开始松动,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1978 年中国城市总数有193 个,建制镇只有2173 个,市镇人口有1724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7.92%。到了1985 年,城市总数达到324 个,8 年间增加了131 个,年均新增城市16 个,建制镇增加到7511 个,8 年间增加了5338个,每年平均增加668 个镇。全国的城镇人口为2.5 亿人,城镇化程度提高到23.7%。改革开放短短几年时间,农村非农就业人口达到5560 多万人,并开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全国各大中小城镇与众多的小城镇(包括集镇)去务工,开始了中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新时期。为此,中国城镇化发展开创了新局面,特别是农村人口城镇化,小城镇与乡集镇发展很快,农村经济与乡镇企业得到了较快的成长。

2.撤县建市掀起了

城镇化发展高潮在这一时期,虽然中国城镇化采取了比较谨慎的发展速度,实行“以城市改革为导向和重点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发展方针和政策,但在20 世纪90 年代,国家实行撤县建市,掀起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高潮。从1984 年开始,中央政府即着手在4 个经济特区试点的基础上,对中国沿海14 个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实行对外开放和试点改革,以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快速发展,并与国际接轨,带动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同时,中国政府决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于1985 年首先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划为经济开放区,接着又将对外开放区扩大到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1988 年,海南岛划出建立海南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 年,中央又赋予上海浦东新区为期10 年更加优惠的政策,1992 年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决心,加快了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全国开始了全面改革的新时期,这也是中国城镇进入快速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

(四)城镇化加速发展新时期(1996 年以后)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并取得了辉煌成就。到2006 年底,中国GDP 总量达到20.9 万亿人民币外汇储备达1.2万亿美元。城镇化水平达到了43.5%,全国661 个城市和21 万个建制镇,城镇用地面积达3.46 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6%,但城镇却产生了全国GDP 总量的76%,财政收入占80%左右,可见,中国城镇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实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化、工业化;城镇化也带动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也相应地支援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

目前世界上许多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大于250 万以上)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空间结构的重大变化,正如诺克斯(Knox)指出,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反映了其内在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转变,推动这场重构的原因是资本主义步入后工业时代,后福利主义兴起,形成经济全球化和新的国际劳动分工,很多城市向后现代主义转变。诺克斯又谈到,发达国家城市目前所经历的重新构造,正是这一转变中的以迎合现代主义消费社会而采纳的新的土地开发方式的产物。而且在西欧、日本、中国与印度将会出现许多巨型的城市地带,也是世界上经济、科技与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城市群地带。美国三大城市地带(即东北地区、五大湖地区和加州地区的城市群)的产业总量贡献占全美国的经济总量的65%,日本三大都市圈(东京、名古屋)占日本经济总量的70%。中国的三大城市群占全国的经济总量贡献目前有42%左右。将来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地区城市群高度发达,产业高度集聚、人口高度集中,其重要性会越来越高,经济比重也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