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组织成本会计以降低企业成本?

如何组织成本会计以降低企业成本?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小型企业,通常在会计部门中设置成本核算组或专职成本核算人员负责成本会计工作。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方式。具体的成本会计制度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关于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分工及职责权限。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般包括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以及成本会计制度的制定。

1.设置成本会计机构

成本会计机构是处理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单位,是企业会计机构的组成部分。成本会计机构设置是否适当,将会影响到成本会计工作的运行是否顺利有效,影响到成本会计工作的质量。设置成本会计机构应明确企业内部对成本会计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坚持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统一与分散相结合、专业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使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与企业规模大小、业务繁简、管理要求相适应。

由于成本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因而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一般是企业会计机构的一部分。在大中型企业,厂部的成本会计机构一般设在厂部会计部门中,是厂部会计处的一个成本核算科室。在小型企业,通常在会计部门中设置成本核算组或专职成本核算人员负责成本会计工作。

厂部成本会计机构是全厂成本会计的综合部门,负责组织全厂成本的集中统一管理,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必要的成本信息;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编制成本计划,并将成本计划分解下达给各责任部门;实行日常成本控制,监督生产费用的支出;正确核算企业产品成本及有关费用;检查各项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考核各责任部门和个人的成本责任完成情况;组织车间成本核算和管理,加强对班组成本核算的指导和帮助;制定全厂的成本会计制度,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

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也称为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有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方式。

(1)集中工作方式。集中工作方式是指成本会计工作中的核算、分析等各方面工作,主要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集中进行,车间等其他单位中的成本会计机构和人员只负责登记原始记录和填制原始凭证,对它们进行初步的审核、整理和汇总,为厂部进一步工作提供资料,一般适用于成本会计工作比较简单的企业。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有利于企业管理当局及时掌握企业有关成本的全面信息;便于集中使用计算机进行成本的数据处理,还可以减少成本会计机构的层次和成本会计人员的数量。缺点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层单位不便于直接及时地掌握成本信息,对调动他们自我控制成本和费用的积极性不利。

(2)分散工作方式。分散工作方式也称非集中工作方式,是指成本会计工作中的核算和分析等方面工作,分散给车间等基层单位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负责对各下级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并对全厂成本进行综合的核算、分析等工作。这种方式的优缺点与集中工作方式相反。

一般来讲,大型企业采用分散工作方式,中小企业采用集中工作方式。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即对某些部门采用分散工作方式,对另一些部门则采用集中工作方式。总之,企业在确定组织工作形式时,要依据自身规模的大小和内部有关单位管理的要求,从有利于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以及提高成本会计工作效率角度去考虑。

2.配备必需的成本会计人员

成本会计人员是指在会计机构或专设成本会计机构中所配备的成本工作人员,对企业日常的成本工作进行处理,如成本计划、费用预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成本核算是企业核算工作的核心,成本指标是企业一切工作质量的综合表现,为了保证成本信息质量,对成本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要求比较高。会计人员应具备如下素质:会计知识面广,对成本理论和实践有较好的基础;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的流程(工艺过程);刻苦学习和任劳任怨;良好的职业道德等。为了规范会计工作,我国财政部会计司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八方面内容。

(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戒懒、戒惰、戒拖;热爱会计工作,敬重社会职业;安心工作,任劳任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切实对单位、对社会公众、对国家负责。

(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5)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6)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实际工作学,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www.daowen.com)

(8)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摆正位置,文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3.制定成本会计制度

成本会计法规是企业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是会计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成本会计法规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主要包括《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这些财经法规是企业进行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其中与成本会计工作有关的部分,也是规范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依据,企业在进行成本会计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

各企业为规范本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应根据国家的各种成本会计法规,结合本企业的管理需要和生产经营特点,具体制定本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是指对进行成本会计工作所做的规定。它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不断发展变化。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内容包括对成本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计算、分析和考核等所做出的有关规定,指导着成本会计工作的全过程,这也称作广义的成本会计制度。

具体的成本会计制度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关于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分工及职责权限。

(2)关于成本预测、决策制度。

(3)关于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编制制度。

(4)关于成本报表编制的制度,包括报表的种类、格式、编制方法等。

(5)关于成本核算制度,包括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成本项目的设置、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月末在产品计价方法的确定以及成本核算的一些基础性工作要求等。

(6)关于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制度等。

(7)关于成本考核办法和有关奖励制度。

(8)其他有关的成本会计制度。

企业在制定成本会计制度时,国家有统一规定的,应严格遵照执行,一般不得擅自变更或者修改;国家没有统一规定的,应在符合国家法规、制度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由企业自行制定。另外,企业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不断修订和补充企业成本会计制度,使企业成本会计制度不断完善。

知识拓展

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规范企业会计处理,逐步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财政部于2014年第一季度发布了三项新增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修订4项已有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这些准则已于2014年7月1日生效施行,同时废止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相关准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