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滑雪产业的人才现状

滑雪产业的人才现状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滑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懂得产业发展规律和技能的人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提升中国滑雪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目前我国的企业决策者来源于管理专业的只占35.2%~45.5%,尚有24%的企业家来自党政干部,这从某方面限制和制约了企业家的资源利用。由于中国尚未有专业的滑雪产业培训机构,各高校也没有设立相应院系,现阶段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是滑雪场的正常经营不可缺少的人才。

滑雪产业的人才现状

滑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懂得产业发展规律和技能的人才。我国的滑雪产业起步较晚,由于产业的起步阶段基本处于舶来品阶段,无论是设备还是器材,都是依赖国外的进口和援助,特别是日本滑雪协会,对我国滑雪产业启蒙给与很大的支持,由赞助专业滑雪队到赞助滑雪学校,由技术指导到场地援建,在滑雪产业的发展中,日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借鉴和学习了很多成功经验。但是,总体上我国自己的滑雪人才却相对缺乏,特别是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状态,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据中国滑雪协会2006年滑雪年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经过专业培训的高级教练员不足500人,各滑雪场的教练员其实仅仅是导滑员的层次,只在滑雪短期训练班经过速成培训,有一部分甚至是完全自学,缺乏相应系统的知识技能培训。据哈尔滨体育学院课题组的调研,我国现有滑雪场专业管理人员不足100人,高级滑雪教练387人,导滑员1000人,技术人员680人,高级管理人员80人,中级管理人员240人。专业人员的缺乏仍然是滑雪产业发展的瓶颈。

滑雪产业是新兴的产业,在各个环节我们大部分是引进欧美日模式。不仅民众对滑雪产业认识肤浅,真正精通滑雪产业的人士更是凤毛麟角,懂得滑雪场经营和管理的屈指可数。人才是滑雪产业可持续发展内驱力,对于滑雪组织个体,吸引、管理、培养滑雪专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源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提升中国滑雪产业竞争力的核心。

滑雪产业的从业人员出身千差万别,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从业人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人才。

滑雪场需求的人员主要是管理经营型人员和专业性人员,管理经营型人员又称企业家型人才,专业人员又可分为滑雪教练和雪场技术人员。

(1)滑雪场高级管理者,又可称作职业经理人

成功的企业家富有远见,熟悉国际惯例,懂得经济运行的规律,有着良好的文化素质,较少有“小农意识”。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目前我国的企业决策者来源于管理专业的只占35.2%~45.5%,尚有24%的企业家来自党政干部,这从某方面限制和制约了企业家的资源利用。

从我国滑雪产业现状看,要振兴滑雪产业,必须真正产生一批远见卓识的职业经理人,必须培养一种为社会所能普遍接受的“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是对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而言的,是主体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系统下自发形成的在产品、市场、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有目的的创新活动和道德行为的总称。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系统,必须是由政府行为方式、国民心理习惯、社会文化积淀等因素共同赋予和造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家精神”就不是狭义的仅由企业家所具有的一种品质,而是对整个社会的普遍要求。在我国,一个能人救活一个企业,一个庸人贻误一个企业的现象屡见不鲜,企业的厂长、经理的素质可说至关重要。一个称职的滑雪场决策人应从分析研究滑雪旅游市场出发,针对市场需求,对滑雪旅游资源进行设计、加工或再创造。

根据现实需要,这类人才素质的基本标准是:首先他必须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也就是决策者,其综合素质必须足够高,集MBA专业人才、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及国际惯例人才、熟悉滑雪运动的人才素质于一身最为理想。但从调查的结果看,高级经理人中能够达到上述标准的几乎没有,单纯的MBA专门人才也极少,而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相对较多,企业家虽然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但管理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目前这方面人才现状与应有的标准相去甚远。由于中国尚未有专业的滑雪产业培训机构,各高校也没有设立相应院系,现阶段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是显而易见的。亚布力是我国最早、最大的滑雪场,培养了一大批滑雪产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他们就如星星之火,在全国的各个雪场燃起燎原之势,是推动滑雪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此外,滑雪场的中层管理人才也很缺乏,对他们各方面水平要求仅次于滑雪场的决策人,他们是滑雪场的骨干栋梁,但此类人才需求和供给的矛盾相当突出。

(2)高级滑雪教练

由于滑雪运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及危险性,需要在滑雪场配置专业人员,包括滑雪场教练、专业安全保障与救护人员等。滑雪教练是对滑雪者进行滑雪技术训练的有着丰富滑雪经验的人,应具备技术动作规范正确,并有安全救护、滑雪器材维护、滑雪场地修整等方面的相应知识,取得滑雪教练的资格证书。需要指出的是,并不仅仅是具备了一定的滑雪专业技能就可以做滑雪教练,作为滑雪教练,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应该同时具备——一定的教师素质,即一个真正合格的滑雪教练不仅自身技术动作规范,而且有理论讲解清楚无误的能力,要能够使游客尽快地学会滑雪或是提高技能。据调查,各层次的滑雪教练在教学效果上会产生很大差距,其最根本原因就是教学能力的差别。滑雪旅游的软环境与客源的稳定和增长密切相关,必须对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培养更多的忠诚客户。我国的滑雪产业处于初级阶段,更需要打好基础。这方面的人才缺口大约为1 000人。(www.daowen.com)

(3)滑雪场专业技术人员

作为滑雪产业的主要硬件依托的滑雪场,其滑雪设施的完好状态对滑雪场的经营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设备大多是国外进口的,价格比较昂贵,尤其在滑雪旺季使用频率很高,难免会发生一些故障,因此每个滑雪场根据其设备的数量需设置固定的设备维修维护人员。对这些人员的学历要求不必很高,但他们必须对滑雪场设备、设施的原理与技术非常熟悉,保证滑雪场的设备设施正常运转,在出现故障时可以随时维修。他们是滑雪场的正常经营不可缺少的人才。

我国的滑雪组织大多是在市场条件下建立的,由于投资主体不同,管理和经营模式也不相同。政府投资的大多采取委托经营或特定经营模式,社会股份投资的由股东大会决定,一般聘用专业经理人,如果投资人中有相应的人才,就采取独立经营模式。无论哪一种模式,在人才的需求上标准基本一致,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在管理和薪资方面有不同的方式。

高级管理人才,是滑雪场的核心,薪资方面采用年薪加奖金制度。为了人员稳定,滑雪组织有时也让渡内部股权,或者给目标期权。这种高级管理人才虽炙手可热,流动性却并不是很大。

专业人员,是滑雪场的骨干力量,他们对设备比较熟悉,有一定的技能,可以独立处理滑雪场突发事件,保证滑雪场正常运行。这类人员工资较高,工作相对稳定。比如造雪机看护员、压雪车司机、索道守护人员等。

滑雪教练,又称导滑员。是经过短期培训的具有中级滑雪水平的人员,他们大多是退役运动员出身。由于技能单一,他们主要在雪场经营时间内为初学滑雪的消费者服务。一般没有底薪,靠指导客户滑雪提成或小费。每一个滑雪场都会有很多导滑员,这部分人员随机性很强,流动性也强,即是滑雪产业的传播者,也是滑雪产业的不安分者。人才的流动性给企业带来活力,增强了滑雪产业的自我创新能力。

我国的政府为了培养滑雪运动员,20世纪60年代在黑龙江省建设了乌吉密、亚布力等滑雪场,当时的滑雪运动是一项普通群众很少能接触到的竞技运动。改革开放之后,黑龙江省伊春等地建设了一些滑雪场,但雪场条件十分简陋。1996年黑龙江省举办了第三届亚冬会,建立了亚布力旅游滑雪场(风车山庄),标志着我国滑雪产业正式起步。此后,在东北地区的带动下,全国掀起一股冬季滑雪的热潮,中国滑雪人口和滑雪设施迅速增长,滑雪运动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面对迅猛发展的大众滑雪运动急需大量各种专业人才的局面,人才培养的问题已被刻不容缓地提到日程上来。参照对国外滑雪场规范管理的要求,只要营业就必须有经过培训合格、有资格证书的人做滑雪教练。仅滑雪教练人才,目前全国需要的数量就很大。随着发展,将需要更多的人从事这一职业。此外,滑雪场的建设、规划、管理都需要有知识、懂专业的各类内行人才。人才培养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短期培训、学历教育、去国外学习等等。伴随现在和今后发展形势的需要,面对滑雪场需要大量从事滑雪运动专业人才的现实,有资质的教育单位开办滑雪学校、开设选修专业、举办短期培训班及考试颁证等,这项工作必将引起各方面关注,得以有效实施。

图4-3 滑雪场人数与收益发展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