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位理论的发展历程

区位理论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产业区位经济理论是在区位论与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发展而来的。西方区位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位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其间对区位经济理论日益深化。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

区位理论的发展历程

西方产业区位经济理论是在区位论与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发展而来的。西方产业区位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区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位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提出了工业区位论。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区位选择与区位经济发展是西方区位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微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位经济增长。西方区位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位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其间对区位经济理论日益深化。值得一提的是,在地位空间相互作用与市场均衡的区位经济运行研究中,萨缪尔森(Samuelson)的市场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式与柏克曼(Beckman)的连续流模式,从处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出发,为空间区位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现代区位论一方面使区位研究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区位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发展为建立接近区位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位模型。另一方面,使区位决策客体扩大到第三产业。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美国学者推动的,其中,艾萨尔德(lsard)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位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位系统分析,建立区位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位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位总体均衡的影响。

部分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区位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主要有缪尔达尔(MyrdaI)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赫希曼(Hirschman)的“核心—边缘理论”等。缪尔达尔指出,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位差距而不是缩小区位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位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赫希曼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渗透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外围区发展,但同时,劳动力和资本从外围区流入核心区,加强核心区的发展,又起着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极化效应起支配作用。要缩小区位差距,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对欠发达区位的援助和扶持。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P.弗里德曼从国家角度提出“中心边缘理论”,对赫希曼的“核心—边缘区理论”进行补充。

与此同时,西方区位经济理论对区位贸易的理论研究也取得进展。瑞典经济学家俄林(Olin)把区际贸易引入新古典经济学,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林从贸易角度研究了要素流动、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区际贸易、国际贸易与要素自由流动会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平均化。(www.daowen.com)

总之,为了解决区位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下,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区位内部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区际分工与区际贸易、中心城市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区位经济理论框架已经成型。滑雪产业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特征和时空特征决定了其分布的地理区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