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何时开始,紧迫感又出现了?

何时开始,紧迫感又出现了?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一旦有了真正的紧迫感,就会觉得必须对紧要的问题采取行动,现在就做,而不是迟早要做,也不是等到日程表上有空暇时再做。紧迫感不是一种“我今天必须召集项目小组开会”的态度,而是“这次会议必须在今天取得重要成果”的决心。没有紧迫感的人,在不久的未来,必然会面对失落感和挫败感。因此,我们脑子里时刻要有紧迫感,每天看看竞争对手的工作情况,看看自己的工作状态,早作准备,多作准备,才不会在问题来临之时抓狂。

何时开始,紧迫感又出现了?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盛满凉水的大锅里,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没有感到温度的慢慢升高,一直在水中欢快地游动。随着水温逐渐增高,青蛙的游动渐趋缓慢。等到温度升得很高时,青蛙已变得非常虚弱,无力挣扎,慢慢而安乐地被煮死。

第二次,科学家把一只青蛙放到盛满开水的大锅里。这只青蛙一入水,便马上感觉到环境的变化,迅速挣扎,跃出水面,虽受轻伤,却避免了被煮死的命运。

两只青蛙的不同命运告诉我们:在时刻变动的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的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强壮的,而是对环境变化最警觉、最快作出反应的。

如果遇到将会危及自己生存的情形时,人的大脑马上就会飞转起来,发挥出难以想象的能力。这说明人一旦陷入一种紧迫状态,就容易发挥出惊人的创造力。为了使人超越平凡,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紧迫感是重要的,大概就是人真正意义上的“本来面目”。

词典里关于紧迫的解释是“紧急迫切”。人们一旦有了真正的紧迫感,就会觉得必须对紧要的问题采取行动,现在就做,而不是迟早要做,也不是等到日程表上有空暇时再做。紧迫感不是一种“我今天必须召集项目小组开会”的态度,而是“这次会议必须在今天取得重要成果”的决心。

真正的“紧迫感”,是一种拔节向上的发自内在的催动,是一种正面的情感力量。这种力量会使我们认识到所面对的形势存在很多危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机会,所以“紧迫感”会促使个体每天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来寻找机会、避免危机。关键的一点是,它是一种不断的推动力,这种力量来自于你的内心,而不是由别人或外在强加给你。

苹果电脑公司有句名言:我不能承诺你终身受聘,甚至连五年受聘都不能承诺,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个承诺,就是你在苹果工作期间的能力是受到挑战的,你的职业水平是进步的,当你离开苹果的时候,你在当地市场或者全世界的人才市场上是最有竞争力的。

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理念,在这一观念下,每一名员工都会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换言之,也就是永远不懈进取,永远超越自我。

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不可能一劳永逸,不可能没有危机。我们不得不有紧迫感,是因为大到就业问题、职业前景、行业危机,小到薪资多寡、工作压力、人际纠纷等,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解决。(www.daowen.com)

在大部分人心中,高薪白领在职场上扮演的都是令人羡慕的角色,但他们真的就可以泰然自若地享受众人艳羡的目光吗?当然不是,随着市场对高端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他们同样面临着危机,同样需要有紧迫感。

玛丽是一家企业的高级秘书,随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她的薪水也下跌了不少。但除了秘书,她又没有别的什么特长,对此她十分烦恼。

与她有类似烦恼的还有人事经理、行政经理等职位的高薪白领。由于专业技术含量不高,又没有别的专长,难以应对市场需求的改变,因此,每一位职业人都既要了解目前的市场需求,也要估计未来正确的发展状况,并因人而异地积累新的职业竞争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

中国历来就有技不压身的古训,同样的机会摆在面前,谁会得越多谁胜算越大。职场生涯没有一通到底的证书,经常充电是必须的。如果你多精通几样技能,那就是好工作找你多一些而不是你忙着去找好工作。但充电也不要盲目,最好选择有实用价值、有针对性地去学习。你需要先分析行业特征、自己的职业现状之后再作决断。

安迪在一家IT企业做工程师,薪水颇丰。但工作以后他没有了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热情,每天只是被动地完成工作。这时,公司新招了一个同等学力的新人,在专业技术和工作热情上都更胜一筹。安迪感到了竞争的压力,但已很难再迎头赶上,最后被迫辞职。

要知道,IT和其他一些行业不同,要求从业者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因此他们想要保住既有的身价,更要有紧迫感,必须不断学习,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据先机,从容应对。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里都会遇到困境,有竞争的压力,也有失业的危险。没有紧迫感的人,在不久的未来,必然会面对失落感和挫败感。因此,我们脑子里时刻要有紧迫感,每天看看竞争对手的工作情况,看看自己的工作状态,早作准备,多作准备,才不会在问题来临之时抓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