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战略形态:物尽其效,资源再利用

战略形态:物尽其效,资源再利用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到了21世纪,物质已经极大地丰富。社会存在大量闲置或盈余商品的同时,是恣意的生产和消费,以及导致的环境恶劣与资源枯竭。这些副产品极大地浪费了资源并会污染环境。正是出于对环境保护的担忧,催生了如FreeCycle网站等针对已使用过商品的再循环服务。因此,总体上客观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迄今为止,其上发生的交换99%以上都得到了好评。根据市场调查机构AC尼尔森2014年对全球60个国家的调查,约6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从他人处租用商品。

战略形态:物尽其效,资源再利用

晋书·食货志》记载:“百姓以谷帛为市。”由此可见,很早以前人们就有以物易物的传统。那个时候的以物易物是因为资源匮乏,需要用我能拥有的商品来换取我无法获取但是别人拥有的商品;或者货币尚没有流通,只能用物品来替代货币作为流通的介质。

但是到了21世纪,物质已经极大地丰富。例如在2000年时,全球手机渗透率只有2%,而现在智能手机渗透率都已经超过60%了,在很多国家人均手机拥有量已经不止一部,且平均2~3年就会更新换代。社会存在大量闲置或盈余商品的同时,是恣意的生产和消费,以及导致的环境恶劣与资源枯竭。于是,出现了eBay网站,人们可以在其平台上出售多余的商品,并进而发展为C2C的商业行为;出现了Craigslist网站,人们可以刊登广告,出售自己不再使用的汽车家具;出现了FreeCycle网站,告诉人们“永远没有没用的东西,它们只是出现在了错误的地方”,人们在FreeCycle网站上组织了超过5000个本地生活共享圈,大家可以很方便地与方圆10英里(1英里=1609.344米)内的人进行物品交换。这些,都是共享经济的早期表现。

毫无疑问,这种以物易物的模式具有以下好处:

(1)节约开支。人们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商品来获取自己需要的物品,从而节约了大量开支。根据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丽萨·卡恩(Lisa Kahn)的研究,毕业时赶上经济衰退的那些人,在事业开始后的15~20年中,平均收入要比正常情况下毕业的人少10%左右。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商品交换共享模式对很大一部分用户群体有着不错的吸引力。

(2)促进环境保护。生态学家保罗·豪肯(Paul Hawken)曾估算,平均每制造1千克商品,就会生产出32千克的废弃物。这些副产品极大地浪费了资源并会污染环境。正是出于对环境保护的担忧,催生了如FreeCycle网站等针对已使用过商品的再循环服务。如今在FreeCycle网站上每天有超过24000件商品在流通,越来越多的人用这种方式身体力行地保护环境

(3)降低交易成本。传统的二手商品交易会通过中间商进行。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的在线集市(Marketplace)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信息的搜寻成本,并降低中间环节的代理成本。因此,总体上客观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不过,上面提到的eBay、Craigslist、FreeCycle等网站的例子大多只是解决了“我给你甲,你给我乙”,或者“我有剩余的商品,我可以卖掉它”等点对点交换的问题。但是如何实现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内灵活的商品交换呢?例如,“我有剩余的商品,我想知道全世界有多少人想要这些商品;我还想知道全世界有多少我想要的商品,我可以用我的剩余商品去进行交换”,随着社交网络理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一切成为可能。

案例3-1

SwapTree网站,实践六度理论促进闲置商品的循环流动

格雷格·博塞尔(Greg Boesel)与马克·海克赛默(Mark Hexamer)两人是游戏迷,他们发现有大量的游戏光碟在通关后便会被闲置;此外,很多CD和DVD产品也在听完或看完后被束之高阁。“那为什么不能和别人进行交换呢?”

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建立一个网站,专门用于闲置游戏和视听产品的交换。2007年,SwapTree网站成立,用户可以会员形式加入,在系统内维护自己的“待交易商品清单”(Have List)和“需要商品清单”(Want List),并注明待交易商品可以用来交换的商品,系统会根据商品信息进行自动匹配,用户不需要去手工搜寻。一旦匹配成功,用户只需在匹配成功列表中选择愿意交易的对象,然后支付邮费寄出商品便可进行交换。

SwapTree网站充分利用了六度理论[1]的机制,可以帮助用户在大范围内找到所有需要其待交易商品的人,从而实现闲置商品间的快速循环流动。由于用户都是陌生人,SwapTree网站建立了一套信誉评价机制来进行交换的管治。如果你提供的商品与描述的不符,或者你收到交换得到的商品但不发送自己的商品,都会得到差评,然后账户被冻结。迄今为止,其上发生的交换99%以上都得到了好评。

SwapTree网站上交换的主要是CD、DVD、游戏机与游戏光碟、软件,还有书籍等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商品。现在已经有约200万名会员,在待交易商品清单中有550余万件商品,在需要商品清单中则有超过350万件商品。根据格雷格·博塞尔的统计,“一般一个新会员在加入后的第一个月平均会进行4次交换,第二个月进行4.5次交换,第三个月进行5次交换。之后的每个月差不多都会进行5次交换。”由此,商品交换对人们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这就是将闲置商品进行大规模的所有权交换,得以在大范围内进行分享的例子。

当然,共享经济不仅仅是所有权的交换,也可以是临时性、短时间的对其使用权的出租。(www.daowen.com)

新时代人群,接受新鲜事物快、生活方式多元、好奇心强。他们热衷于尝试新产品,但不一定想拥有它;他们需要便利的生活,最好能随时使用到需要的物品;他们面临商品丰富度爆炸、不断升级的诱惑,但是生活成本高、居住面积有限,不可能进行无限制地购买。因此,他们有对出行使用汽车或自行车的需要,有对参加年会派对使用服装道具的需要,有对出门旅游装备的需要,有对电子产品尝鲜的需要,有对各式衣物服饰的需要,还有对各类娱乐休闲用品的需要,而对于这一切,他们都希望能以分享使用的方式得到。

根据传媒与公关企业CNW集团在美国2011年的调查,在18~24岁的驾驶人里,有46%愿意租用而非拥有自己的汽车,这之前在美国这样的汽车王国是无法想象的。根据市场调查机构AC尼尔森2014年对全球60个国家的调查,约6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从他人处租用商品。其中,人们最愿意通过分享来使用的有形商品依次为:

(1)书籍。

(2)汽车。

(3)服装。

(4)度假公寓。

(5)CD与DVD。

(6)珠宝首饰

(7)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

(8)家具。

(9)玩具及儿童用品。

于是,出现了更多的共享经济商业形态。通过RelayRides等公司提供的共享租车服务,能分享驾驶自己中意的车型;通过Rent the Runway等公司提供的共享服饰服务,能分享到当季的新款服装;通过Airbnb等公司提供的共享租房服务,能分享居住自己想要的房间;通过Peerby等公司提供的共享物品服务,能分享使用自己喜欢的休闲娱乐用品与电子消费产品;通过Dim Dom等公司提供的共享儿童用品服务,能分享获取其他家庭闲置的玩具。这就是有形资源以商品形式进行共享的第二个领域,使用权出租。

当然,无论是商品间的交换,还是商品的使用权出租,都需要通过网络来促进商品资源的流通并建立信任机制。关于这些要素,我们会在第5章详细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