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效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方案

高效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方案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从供应链整体层面还是具体的物流运作管理过程,成本管理一直是各层级管理者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从供应链视角来看,物流成本管理是供应链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作业成本法站在供应链的视角上,以作业和交易为基础,分析间接费用,从而减少物流总成本。

高效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方案

无论是从供应链整体层面还是具体的物流运作管理过程,成本管理一直是各层级管理者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从供应链视角来看,物流成本管理是供应链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对物流成本的管理往往集中在诸如采购、生产、库存、运输等过程发生的显性物流成本上面,相应的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也有局限性。从整条供应链视角来讨论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其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供应链视角的物流成本范畴和层次

以往的物流成本管理中,人们习惯于仅从企业会计成本中寻找显在的物流成本,这只是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物流成本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往的物流成本概念已经不能涵盖因环境变化所引致的成本范畴,物流成本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概念。

(1)基于供应链的物流成本管理范畴。物流运作不仅仅涉及单个企业,更需要所有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物流运作成本。基于供应链的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搜集所有参与者的数据,这些数据将为应用成本管理工具提供必要的实证基础。成本数据和成本管理工具以及两者的结合都需要参与者共同实施和应用。

基于成本管理组织思想,物流成本管理可以划分为职能和制度两个方面。职能方面指以成本优化为目标的作业管理,制度方面指管理负责做成本决策的责任人。职能方面要求以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作为成本管理的工具;制度方面则要求进行适当的组织设置,从而通过协调机制和信任/权利关系来实施成本管理,以尽可能将一些可能对成本管理造成极大影响的隐性成本降至最低。成本管理的职能层次和制度层次如图7-6所示。

图7-6 成本管理的职能和制度层次

(2)供应链视角下的3个层次的物流成本。现阶段,大多数物流成本管理都着眼于公司的内部成本,对其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根据引起这些成本的决策所进行的分别管理。现代物流的结构已呈现供应链特点,物流成本的管理决策必须考虑管理主体与其他各方合作者的交易成本、委托代理成本和作业成本在管理技术上需要采用能够对物流供应链成本进行分类的管理工具,并用这些工具来分析和管理物流供应链中的成本。

物流供应链成本核算方法必须将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全部纳入考虑范围,这样可以将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划分为3个层次,即物流运作的直接成本、物流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

①物流作业的直接成本是由流动的每一单位物品所引起的成本,包括物品组装所需的包装材料成本,组装、装卸和搬运的人工成本,机器成本及运输成本等。

②物流作业成本是那些与物品流动相关联的诸如衔接、交付等管理活动所引起的成本。这些成本因公司的管理组织结构而产生。

③交易成本包括处理供应商和客户信息及沟通所产生的所有成本。这些成本源自物流供应链上其他合作者的各种相互交往活动。

(3)物流成本构成。在具体的物流成本管理活动中,还需要把上述3个层次中的成本细化,以便于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压缩和平衡的具体操作。从企业生产层面看,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为进行基本的生产活动,企业必须同时进行有关生产要素的购进和产品的销售。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服务水平,企业还要进行产品的返修和废物的回收。因此,生产性企业的物流成本指企业在进行采购、生产、销售和回收等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包装、保管、装卸、回收等会计科目成本,再加上渠道及合作者选择、跨组织间的沟通以及流程间对接管理的隐性成本等。物流成本的构成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供应、销售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②生产要素的采购费用,包括运输费、通联费、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③产品的推销费,如广告宣传费;

④企业内部仓库保管费,如维护费、搬运费;

⑤有关设备、仓库的折旧费

⑥物流信息费;

贷款利息

⑧回收废弃物发生的物流费;(www.daowen.com)

⑨交易费。

2.基于职能和制度层面的两种成本理念

管理中的组织设置是制定科学的协调机制,利用信任/权利关系实施管理,而在成本管理工具上,是运用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

(1)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以作业成本为核算对象,它的理念是作业消耗资源,包括物品和服务耗费,其目标是将成本动因所引起的资源消耗更合理地分配到物品或服务中去。企业的物流管理费用都是由各种活动所引起的,这些活动与能够对成本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驱动要素联系在一起,这些成本驱动要素可以定义为引起作业变动的因果因素,如业务政策等。

以作业成本法作为物流成本管理的技术工具,旨在利用成本驱动要素,将一般物流管理费用以更合理的方式分摊在物流活动的总成本上。企业通过识别出与最终客户效用无关的活动,并减少这类活动来减少一般物流管理费用。

物流作业成本法站在供应链的视角上,以作业和交易为基础,分析间接费用,从而减少物流总成本。

基于职能和制度层面的作业成本法用于单个企业时,一个主要的成本驱动要素就是订单数量。从组织的角度看,作业及相关的关键成本驱动要素是由采购过程中的所有部门共同确定、讨论和分类的。图7-7给出了作业冗余流程及非增值活动识别过程。

图7-7 作业冗余流程及非増值活动识别过程

(2)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吸收了客户满意度的理念,并以假想的产品(物流服务产品)市场价格为出发点。这意味着目标成本法需要进行价值-成本关系分析,因为理想的资源投入是将资源投入能够产生客户所期望的产品价值的那些产品中。

这同样意味着要管理目标成本方面的活动(职能方面),如通过市场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制定市场价格后,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期望来确定期望得到的利润。从市场价格中扣除利润,就可以得到生产这一产品的成本,就是所谓的可接受的成本。这一程序被称为市场推动型成本核算。

进一步是计算可接受的产品成本,又称标准成本或通用成本,然后将标准成本同可接受的成本进行比较,当标准成本高于可接受成本时,企业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标准成本。

3.物流成本管理要件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关键是关注其管理要件,并使这些要件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1)明晰交易成本范畴。交易成本法将注意力集中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息沟通成本。交易成本由此可以定义为设计、建立和控制契约关系所产生的成本。总体来说,这些成本不受某一家公司的控制,而是受到所有供应链伙伴的影响。在现实的物流运作管理中,寻找渠道及合作者的决策过程需要花费高昂的交易成本,但畅通的渠道和优秀的合作者将会为今后的物流协同运作提供巨大的潜在效益。

(2)确定成本管理对象。物流成本与生产成本相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不确定性、难以分解性等特点,这为物流成本管理与核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提是确定成本管理对象,使成本核算有据可依,并且管理对象一旦确定,就要保持其在一个阶段内的相对稳定性,以使在该阶段前后各期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具体的对象包括物流过程、物品实体、物流功能和物流成本项目。

(3)制定成本标准。确定物流成本管理对象,就是人为地把项目繁多、难以分离的物流成本做了一个划分,在此基础上便可进行物流成本预算管理。在制定成本标准时需要考虑它们的交易成本,以便在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中获得好的收效。以下是3种可计量的标准制定方法。

①按成本项目制定成本标准。企业内部每一物流成本项目,按其与物品流转额的关系,可分为相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②按物流功能制定成本标准。不论是运输、保管成本还是包装、装卸成本,其水平的高低均取决于物流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水平。因此,在制定物流成本标准时应结合企业的生产任务、流转流通数量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考虑。

③按物流过程制定成本标准。按物流过程制定成本标准,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要求全面考虑物流的每个过程,既要以历史成本水平为依据,又要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4)实施预算管理。成本标准确定后,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制定出每一种成本方案的资金预算,以确保物流活动的正常进行。

(5)实行责任成本管理。要管理好供应链物流过程每一个环节所发生的物流成本,除了制定成本标准外,还需在物流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和各合作管理部门等实行责任成本管理,实现全过程、全人员的成本管理,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尤其是流程接口处相互制衡的权利和责任,将部分交易成本融入明确的规范化成本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