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前,企业出于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对与产品制造有关的活动和资源主要采取自行投资和兼并的“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企业和为其提供材料或服务的单位是一种所有权的关系。“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方式使许多制造企业拥有从材料生产,到成品制造、运输和销售的所有设备以及组织机构,甚至很多大型的企业拥有医院、学校等单位。但是,面对科技迅速发展、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的趋势,纵向发展不仅会增加企业的投资负担,迫使企业从事并不擅长的业务活动,而且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行业风险。进入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纵向一体化”的弊端,为了节约投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转而把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业务外包,自身则采取集中发展主营业务的“横向一体化”的战略。原有企业和为其提供材料或服务的企业就形成了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
在这种形式下,对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水平、信息沟通、物流速度、售后服务以及技术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应链管理就是适应这一形式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分为4个阶段。
1.传统的供应链管理阶段
1980-1989 年,供应链管理的萌芽阶段,也是传统的供应链管理阶段。此时市场环境是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份额大,需求变动不剧烈,供应链上成员企业的管理理念基本上都是“为了生产而管理”,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竞争,企业间的业务协作是以“本位主义”为核心的,即使在企业内部,其组织结构也以各自为政的职能化或者区域性的条条框框为证。此时的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层级式的、静态的、信息不透明的管理模式。虽然有了供应链管理的雏形,但仍存在不少缺陷。供应链管理还处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阶段,同上游企业之间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以及同下游客户之间的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系统都还没有建立起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精细供应链管理阶段
1990-1995年,供应链管理处于初步形成阶段。精细供应链(Lean Supply Chain,LSC)的出现,减少了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负面影响,使得生产和经营过程更加透明,将没有创造价值的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使订单处理周期和生产周期得以缩短。
阅读链接1-2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
在这个阶段,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引入,企业有了更好的管理工具,其业务联系方式也不断改善,使上下游业务链在市场竞争的驱使下逐渐向供应链运作方式演变,这些都促使供应链管理概念在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变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但由于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的经营仍是注重企业的独立运作,时常忽略与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因此,与供应链相关的各企业(部门)之间时有利益冲突,这种冲突导致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下降,无法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来实现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另外,信息流在向上传递时会发生信息曲解现象及客户不满意现象。信息不能有效地共享也成为企业提高整体供应链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障碍。(www.daowen.com)
3.集成化供应链管理阶段
1996-2000 年,为集成化供应链管理阶段。在新的经济一体化的竞争环境下,供应链业务运作也不断地发展和成熟,利润的源泉已经转移到企业与外部交易成本的节约、库存的控制和内部物流的梳理上。为了进一步挖掘降低产品成本和满足客户需求的潜力,各行各业的领先型企业均开始认识到,要想尽可能地提高效益,就应将需求预测、供应链计划和生产调度作为一个集成的业务流程来看待。因此,企业开始将目光从管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转向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供应环节和整个供应链系统。
同时随着市场环境逐步转变为需求品种多、需求变动大的情况,集成化的敏捷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该管理模式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客户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无缝化程度较高的功能网络链条中,以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其实质是在优化整合企业内外资源的基础上快速响应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4.客户化供应链管理阶段
2000年以后,在供应链竞争为主的经济环境中,为了寻找新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以“订单需求”为中心,将客户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一体化,通过客户化供应链管理(Customiz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CSCM)来提升供应链的市场应变力和整体竞争力。
在这个阶段,许多企业开始把它们的努力进一步集中在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同,特别是与下游成员业务间的协同上,同时供应商关系管理(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SR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供应链计划(Supply Chain Planning,SCP)和供应链执行(Supply Chain Executing,SCE)等系统的应用使得供应链成员间的业务衔接更加紧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更加协同化。企业正是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间的这种协同运作,来更准确地把握要从供应商那里得到什么,以及要提供给客户什么。
客户化、敏捷化的供应链管理强调在敏捷供应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管理的前一阶段为供应链通用化过程,按照推动式管理模式组织通用模块或部件的生产、包装和配送等;后一阶段为客户个性化需求体现过程,即从事产品的差异化生产,以拉动式管理模式对产品订制单元进行生产、装配和运送等。
供应链管理从其产生到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在物料采购领域,随着供应双方在信息、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有了更多的交流,供应链从采购管理发展到了供应链管理;在流通配送领域,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此来制订生产计划,进行供应链上的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和采购管理,形成了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QR)和有效客户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等思想,在后面的章节中将详细讲解这些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