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调味品制造业:2019年业务保持增长,酱油、食醋等达到两位数增长

调味品制造业:2019年业务保持增长,酱油、食醋等达到两位数增长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据分析,2019年调味品行业主营业务保持增长,调味品及发酵制品营业收入达到2526.4亿元,酱油、食醋及类似制品达到两位数增长,味精制造产业利润增长最为明显。表1 2019年调味品及发酵制品经济效益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调味品制造业:2019年业务保持增长,酱油、食醋等达到两位数增长

2019年,调味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保持稳定增长,各品牌企业快速适应新业态,细分产品不断迭代更新,经营模式逐渐多样化,销售渠道不断涌现新模式,既满足了新老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又取得了企业自身的长足发展,同时促进了调味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数据分析,2019年调味品行业主营业务保持增长,调味品及发酵制品营业收入达到2526.4亿元,酱油、食醋及类似制品达到两位数增长,味精制造产业利润增长最为明显。酱油、食醋及类似制品制造利润增长达到8.3%,而其他调味品及发酵制品制造利润同比下降0.3%(表1)。

一、行业概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的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对著名品牌100强企业统计(100家)得知,总产量与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回归两位数,2019年度产品总产量在10万t以上的企业有26家,占总数的26%;总产量在5万~10万t的企业有24家,占总数的24%;总产量在1万~5万t的企业有34家,占总数的34%;总产量在1万t以下的企业有16家,占总数的16%(图1、图2)。

表1 2019年调味品及发酵制品经济效益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9年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企业统计分析显示:调味品行业总产量与总销售收入均达到10%以上的增长率。百强企业产量的增速从2018年的7.54%上升到2019年的10.1%,销售收入的增速从2018年的10.8%下降到2019年的10.7%。统计的12个分支产业,除鸡精(鸡粉)、香辛料及香辛料调味品产业产量下滑之外,其余产业产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增速较快的产业依次为蚝油、酱油、复合调味料等分支产业(图3)。

图1 2019调味品企业生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2019年度数据统计汇总分析(100家)。

图2 2019年调味品企业销售收入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2019年度数据统计汇总分析(100家)。

图3 2019年调味品行业重点细分产业产量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2019年度数据统计汇总分析(100家)。

(二)行业发展分析

1.价格

2019年,调味品产品平均价格延续2018年的上涨趋势。行业内上市公司年报显示,酱腌菜、食醋、酱油、复合调味料、香辛料等主要调味品品类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导致调味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2019年调味品企业原料、人工、包装以及物流、环保等各个环节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生产成本的增加是造成调味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调味品企业适应消费升级的趋势,针对市场推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高端产品比例提高,推动调味品的平均价格上涨。

2.市场

我国调味品产业发展趋势良好,消费升级意愿明显。但我国调味品企业的集中度还不够,海天味业、李锦记、老干妈、太太乐和美味鲜五家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大于20%,其中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海天味业销售额达到近200亿元人民币。而国际上雀巢百事等企业的规模已达600亿美元以上,日本龟甲万的规模在60亿美元以上。

市场潜力尚待开发,供给侧改革与调整同步进行。品牌企业上酱油项目和特色酱油项目(如非转基因大豆酱油和有机酱油等)较多。

3.投资

上市公司已成为调味品产业发展的风向标。2019年,调味品行业上市公司(表2)营业收入总和为651.08亿元,同比增长15.46%;利润总额总和为141.78亿元,同比增长11.73%;净利润总和为122.81亿元,同比增长11.27%。

表2 2019年调味品行业上市企业经济效益

海天味业、梅花生物、安琪酵母分别以197.97亿元、145.54亿元、76.53亿元位列调味品行业上市企业前三位。

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安琪酵母、千禾味业、涪陵榨菜、恒顺醋业、天味食品、日辰股份、梅花生物和加加食品等企业各有特色,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下一步调味品行业可能上市的企业有北京王致和、鹤山东古酱油、山西紫林醋业、河南仲景等。

从目前调味品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看,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李锦记、欣和食品、千禾味业和加加食品的高档酱油价格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企业的长足发展有赖于企业在结构调整、质量提高、保持风味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不断创新和突破。

4.区域分布

据中国调味品协会企业数据库数据显示,山东、广东、湖南是调味品三大省,拥有相关企业数量占全国近30%,拥有独特口味偏向的四川排名第四。

各区域调味品优势细分产业有所差异。酱油、食醋等大产业分布较广,而香辛料调味品等产业各地差异较大。随着产业升级,各地的调味品小镇(园区)建设也逐渐形成规模,如成都安德镇、山西清徐县、广东阳西县、山东乐陵市、四川眉山市、江苏宿迁、贵州遵义等地都建立了以调味品为支柱的产业基地。

5.行业集中度

中国调味品行业近三年行业集中度提高,尤其表现在酱油、食醋、调味酱、复合调味料产业。2019年,行业内出现几起并购案:千禾味业收购镇江恒康,百胜中国收购黄记煌,益海嘉里投资建成酱油厂。行业内也涌现出一批靠特色杀出来的“黑马”,如虎邦辣酱、饭爷辣酱。行业加速洗牌,优胜劣汰趋势愈加明显。

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100强2019年度数据统计汇总分析显示,百强企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2019年度上市公司(16家)总销售收入为484.16亿元,占统计内企业总销售收入(100家)的46%,与2018年相比总销售收入占比继续提高。

2019年度产品总产量在10万t以上的企业有26家,占总数(100家)的26%;总产量在5万~10万t的企业有24家,占总数的24%。总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0家,占总数(100家)的20%;总销售收入在5亿~10亿元的企业有20家,占总数的20%。

6.进出口

根据2019年1—8月联合国数据显示,欧美国家对调味品进口需求较为明显,同比增长呈正向趋势,其中增长最快的有希腊、西班牙、波兰,而希腊、墨西哥和危地马拉三国跻身全球调味品行业前二十大进口国。出口同比增长最快国家是苏丹,其次为索马里、美国、西班牙、俄罗斯,而加拿大、比利时、意大利、澳大利亚出口骤减。

我国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的调味品总量占比一直较高且稳定,每月的进口额保持在1000万~2000万美元。综合来看,“一带一路”国家调味品进口额占我国调味品进口总额的34%。

7.重点行业

2019年,调味品行业的酱油、食醋、酱类、复合调味料等重点细分产业发展平稳。

(1)酱油 酱油产业是我国调味品行业的第一大产业,产销量和企业规模均居调味品行业首位,涌现出多家龙头企业。2019年,酱油大型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19年酱油企业(33家)生产总量达到520.05万t,同比增长12.66%。排名前三位的企业为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和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产量分别为224.17万t、80.21万t和39.74万t。湖北土老憨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124.00%的增长率、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以44.84%的增长率、上海味美思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以42.86%的增长率位列酱油产量增长率前三位。12家企业出现负增长,占总数的36%(图4、图5)。

图4 2019年酱油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2019年度数据统计汇总分析(100家)。

图5 2019年酱油产量同比增幅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2019年度数据统计汇总分析(100家)。

(2)食醋 食醋企业积极开展产品创新,从烹饪、佐餐向保健等方向发展。

2019年食醋企业(37家)生产总量为170.53万t,同比增长5.72%。排名前三位的企业为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产量分别为33.18万t、18.86万t和16.51万t。山河醋业有限公司以107.22%的增长率、辽宁郑友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100.00%的增长率、湖北土老憨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35.54%的增长率位列食醋产量增长率前三位。10家企业出现负增长,占总数的27%(图6、图7)。

图6 2019年食醋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2019年度数据统计汇总分析(100家)。

图7 2019年食醋产量同比增幅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2019年度数据统计汇总分析(100家)。

(3)酱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调味酱的需求正在从满足基本需要向追求更高品质转变。需求更加多元化、高端化。

2019年酱类企业(34家)生产总量为91.49万t,同比增长率为9.06%。排名前三位的企业为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利民调料有限公司和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产量分别为27.04万t、11.69万t和8.11万t。宁夏红山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39.13%的增长率、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5.67%的增长率、安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23.87%的增长率位列酱类产量增长率前三位。8家企业出现负增长,占总数的24%(图8、图9)。

图8 2019年酱类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2019年度数据统计汇总分析。(www.daowen.com)

图9 2019年酱类产量同比增幅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2019年度数据统计汇总分析(100家)。

(4)复合调味料 复合调味料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调味品产业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餐饮的多样化和便捷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调味料的发展正好契合这一市场发展趋势。

2019年复合调味料企业(33家)生产总量为71.09万t,同比增长10.91%。排名前三位的企业为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强旺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北鸡泽县天下红辣椒有限公司,产量分别为11.20万t、9.23万t和6.88万t。天津市利民调料有限公司以446.00%的增长率、杭州市食品酿造有限公司以116.39%的增长率、宁夏红山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68.83%的增长率位列复合调味料产量增长率前三位。7家企业出现负增长,占总数的21%(图10、图11)。

图10 2019年复合调味料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2019年度数据统计汇总分析(100家)。

图11 2019年复合调味料产量同比增幅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2019年度数据统计汇总分析(100家)。

8.“三品”战略实施情况

2019年,中国调味品协会积极落实国家“三品”战略,通过展览、报告等多种形式推动行业内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1)增品种2019年,行业顺应时势地开发了新产品,例如,加加酱油重新发力,重新在市场上找准产品的定位,针对餐饮行业广阔的市场开发出“热炒鲜”“蘸食鲜”和“红烧红浓”酱油;太太乐以鲜味为基础开发综合调味品系列产品,其中包括“原味鲜”酱油;美乐开发“辣可以”酱新产品;欣和9月推出10个新品;亨氏的“贝比鲜”用可爱的造型吸引新一代消费者。这些新产品的出现都是调味品企业把握市场需求的证明。

调味品行业自身积极发展并不断开发新品的同时,相关行业或者其他行业的企业也开始关注调味品行业。例如,益海嘉里推出“丸莊”酱油,长寿花推出新品黄豆酱,旺旺食品推出蟹黄蚕豆豆瓣酱等。

(2)提品质 提升产品品质既是国家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要求,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19年,中国调味品协会、出口产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促进联盟携李锦记、安琪酵母、东莞永益、太太乐、绿杰、广东盐业、利民、山河醋业、天佳、江苏盐业、李记酱菜、百味佳等知名企业共同发起“健康中国 绿色调味”倡议,争做高品质的健康产品。在提升品质方面,调味品行业企业更加注重技术手段的应用,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开始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全程应用信息技术,保证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品质可追溯。

(3)创品牌 经过多年的发展,调味品行业涌现出了不少家喻户晓的品牌,既有老字号品牌,也有不少互联网品牌。

海天味业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消费市场都颇受关注,更是以3000多亿的市值成为食品饮料行业的明星企业。广东美味鲜、李锦记、恒顺醋业、千禾味业、安琪酵母等表现也较为突出。

李锦记集团在品牌建设方面也颇有建树,该企业坚守“100-1=0”的品质管理理念,品牌形象深入到各个领域,有关系到新一代学子的“希望厨师”项目,有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上的品牌宣传和投入,还有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深入合作。

9.智能制造

2019年,中国调味品协会召开了调味品行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专业人士与知名企业通过多个生动、直观的案例,从多个角度分享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工业智能等概念,为合力解决流程、领域智能化转型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为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功能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海天味业作为行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通过智能制造的应用,生产效率迅速翻倍,参与生产的人员由以往的1万名降低到只需要2000人,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海天作为调味品市场极具品牌价值的企业,始终坚持每一瓶酱油的生产酿造成色不打折扣,用实际行动践行智能制造的初衷,并计划在时机成熟之际主动走出去,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将中国“智能制造”的海天酱油传遍全世界。

10.发展新亮点与新增长点

餐饮定制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很大一部分调味品企业在做相关渠道开发的产品,一方面是菜品定制,如与小龙虾、麻辣香锅、火锅麻酱、鱼调料、麻辣烫、冒菜、黄焖鸡、自热小火锅等相关的复合调味料包;另一方面是渠道定制,如快餐门店、外卖、酒店、交通餐、团餐等相关的产品开发。餐饮定制调味品的开发给餐饮业带来极大便利,因为标准化管理,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有了标准化口味,还能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连锁餐饮对餐饮定制有着极大的需求量,如西贝莜面、和合谷、吉野家、呷哺呷哺、老娘舅等连锁餐饮企业。一部分连锁餐厅有专属定制产品,有自己的调味品事业部,例如“海底捞”,自己研发调味品和火锅底料;另一部分企业在寻求外部的合作,例如“胖哥俩”,更是以调味品促进餐饮发展的典型案例。除此之外,更多的餐饮新品牌对餐饮定制需求越来越旺盛,为整个调味品行业的新品研发和综合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行业面临的问题

(一)多样媒体形势下的内容输出需严谨

近两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快速发展,个别食品相关视频的输出误导了消费者的认知。例如,一些个人号以哗众取宠的方式获得观看量与点赞量,传播面较广,其对专业知识的曲解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也影响了消费者购买的信心。

(二)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调味品行业的招聘、培训、科技法律知识产权、营销策划等服务都主要围绕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适合调味品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例如,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发展,调味品行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调味品行业人才仍然比较匮乏,尤其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

(三)行业标准建设亟待加快

虽然调味品行业属于食品工业,但是调味品行业所用原料复杂,产品种类繁多,标准工作有其特殊性,专业性极强,需要制定适宜的产品类标准以指导企业生产,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自2013年至今,大量已完成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能发布实施,很多亟须修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也不能根据行业的实际发展进行修订,已经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甚至造成行业内认识上的混乱,严重制约了调味品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发展趋势

(一)健康低盐,产品研发新风向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居民饮食要向低盐、低油、低糖的方向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调味品企业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推出低盐调味品,如薄盐酱油、低盐豆瓣、低盐榨菜、低盐泡菜、低盐腐乳等。

(二)行业定位新格局建立

随着餐饮定制调味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客户提供“调味解决方案”的品牌企业快速崛起,如新上市的日辰股份,它不是传统品牌,也不是市场终端品牌。日辰股份从食品原料、食品配料做到餐饮定制,单一调味品(如酱油)成为了它的生产原料(上游)。

生产商与品牌商的专业细分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明显,市场中品牌的力量更加强大。一部分酱油、食醋产业的企业品牌集中度在提高,专注于品牌效应与形象的提升,其辐射能力和对渠道的把控能力更强,这些品牌直接对接终端消费者;另一部分企业有良好的产能和技术把控能力,就成为专业的生产提供商,而不专注于品牌运营。这两类的分工趋势逐渐显现,一些大型品牌企业在各地收购产能和技术良好的工厂生产自有品牌的系列产品,包括山西醋、火锅调料等的收购,既发挥了品牌优势,也加强了专业制造加工效能。

由此,整个调味品行业企业的格局已悄然发生变化,呈现了品牌商、生产商、风味解决方案提供商三种定位。未来,这三个角色各司其职,在各自领域发挥效应,尤其是风味解决方案提供商将会成为新的趋势。

(三)多样带货方式促进企业品牌营销

随着各类自媒体的发展,多样的带货方式也渗透到传统的调味品行业。例如,“饭爷”林依轮联合天猫网红薇娅带货,20分钟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山河醋业的老板京东直播卖货,带消费者走进醋业生产工厂;涪陵榨菜牢牢抓住热点事件,在抖音直播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一部分企业已经成功尝到甜头,一部分企业正在尝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去接触新的传播与带货方式。

(四)内容营销和品牌的结合

内容营销是品牌增值、产业增值的方向,它将品牌、价值观和群体理念相结合,既能提高品牌的忠诚度,又能带来相对应粉丝的精准定位,还能传播品牌的文化、概念,更好地提升品牌的价值和附加值。

(五)调味品美味生活新概念

随着消费群体和消费形式的改变,调味不只是调味,它是品味、是滋味、是美滋美味的生活。行业里部分企业以调味品为基础,打造了与美味生活新概念相关的创意。如厨邦的咸鲜味冰淇淋、加加的酱油蘸荔枝、欣和的酸酸咸咸冰淇淋、东莞永益从番茄酱番茄汁的产品、饭爷的故宫礼盒、饭爷与膳魔师合作的保温杯,老干妈的国民女神卫衣,冷酸灵推出的火锅味牙膏,涪陵榨菜赞助马拉松竞技,这些概念无不体现了对生活的更多追求与体验。

四、政策建议

(一)加大科普力度,有序管理短视频内容

建议加大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食品素材审查审核,尽量避免无资质、无从业经验的个人发表专业领域的相关言论。

加大专业领域科普知识短视频内容的输出,以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传达正能量、加大科普力度,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二)发展和完善行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展和完善行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推动调味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调味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体系的完善。建议大力鼓励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整合社会资源,通过采取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信息化平台、完善教育培训、加大对专业组织扶持力度等多种措施,解决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服务体系的建设建议多元化,涵盖政策咨询、教育培训、科技服务、法律咨询、信息数据等多个领域,覆盖大中小型各类企业,满足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需求。对于相关平台的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提供补贴及减免税政策。

(三)进一步规范调味品标准建设,促进调味品行业健康发展

调味品行业标准工作只有在深入了解调味品产业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专业、权威科学。应进一步规范调味品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尤其是团体标准的制定流程,加强团体标准的统筹管理工作,在已有行业组织的情况下,应明确行业组织制定本行业直接相关的标准(包括团体标准),杜绝标准制定过程的混乱状况。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尤其是立项阶段,应将征集对应行业组织的意见作为关键环节,避免因为一味的市场驱动,而使立项的标准计划、制修订的标准与行业认知相违背,造成行业混乱,误导消费者,影响行业发展。

中国调味品协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