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生物发酵产业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全行业继续调整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和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坚持绿色制造,加强品牌建设,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行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行业概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
2019年生物发酵行业整体经济运行平稳,主要行业产品产量约3064.7万t,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约3.5%;总产值约2556.7亿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约3.4%,详见表1。
表1 2019年生物发酵主要行业产品产量
数据来源:根据行业协会统计数据。
(二)行业发展分析
1.价格
(1)原料2019年全国玉米总产量为26077万t,比2018年微增1.4%。市场需求总量继续增加,虽然受非洲猪瘟影响,饲用需求下降,但深加工市场需求增长,整体供需依然维持紧平衡态势。全年玉米价格起伏震荡,重心震荡下移,一季度价格下跌,全国玉米收购均价由年初的1870元/t左右降至1780元/t左右,主要受非洲猪瘟疫情持续影响,且深加工企业库存相对充足,采购需求弱势;二季度价格上涨,全国玉米收购均价快速提升至1950元/t左右,主要受临储粮拍卖底价上调等因素影响,价格不断看涨,同时中美贸易谈判变数再生,市场利多氛围浓厚,玉米价格不断攀升;三季度继续在高位震荡,价格维持在1900~1950元/t区间震荡,随着8、9月份部分南方地区玉米上市,并且饲料消费下降的影响持续显现,临储拍卖成交率下降,价格逐渐下移;四季度价格震荡回落,年底全国玉米收购均价为1840元/t左右,较2018年年底下跌1.6%左右,主要是华北、东北主产区玉米陆续上市,市场需求有限,价格震荡回落。
(2)主要产品
①氨基酸:我国是世界第一氨基酸生产大国,但是产品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大宗氨基酸产品的价格持续多年低迷。味精(谷氨酸钠)国内市场仍处于产销饱和状态。自2018年10月底味精价格止跌反弹后,2019年上半年产品价格处于稳步小幅上涨阶段。分析其原因,一是行业有效供给产能减少,叠加中期玉米价格上涨因素;二是因行业集中度较高,上游厂家价格主动权增加,市场看多心态较为明显,味精产品利润不断增加。下半年受行业检修、环保安检、需求变化、企业心态、年末回款、物流运费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味精价格仍偏强运行。
②有机酸:柠檬酸行业近两年新扩建的产能陆续投放,加之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压力加大,价格持续下滑,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2019年平均出口价格632美元/t,在2018年的基础上又下滑100美元/t以上,行业整体亏损,由于有新增企业产能进入,预计将继续下滑。乳酸行业受中原格拉特停产、丰原集团产能没有到位的影响,出现了一个价格高峰期,行业盈利状态良好。葡萄糖酸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国内产能过剩严重,行业处于微利状态。
③淀粉糖、糖醇:2019年淀粉糖价格整体弱势运行。结晶葡萄糖市场新增产能投放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全年利润降低较大,部分产品、部分时段出现价格倒挂现象,价格最低曾跌到2500元/t,开工率较低。9月下旬开始,结晶葡萄糖价格开始回暖,最高至3300元/t后回调,开工率增加。麦芽糊精进入2019年价格一路下滑,全年价格在3500~3770元/t区间波动,市场终端需求低迷,但基本维持较好的盈利,目前行业扩产意愿增加,未来竞争加剧。麦芽糖浆2019年价格在2350元/t左右波动,市场需求变化不大,季节性变动明显,8月份以后价格逐步上行,开工率增加,但盈利较低。果葡糖浆整体市场压力大,终端需求放缓,加之出口受阻,加剧国内市场竞争,整体盈利走低。糖醇大部分产品价格较2018年下降,甘露醇略有上涨。山梨醇价格平均下降150/t左右;由于木糖供给增加,木糖原料价格下降,木糖醇价格相应下降,全年产销量相对平稳;赤藓糖醇2019年市场和产能规模扩大,但价格较2018年下降。
④酶制剂: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酶制剂的价格呈现下降趋势,高浓度和高活力酶并未带来价格的增加,有些大宗酶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低于生产成本。但功能性酶制剂、高端酶制剂、特种酶制剂产品价格尚存在一定的利润空间。
2.市场
(1)氨基酸 虽然国内市场已经饱和,但国外产品在我国的市场销售情况仍然保持较好态势,主要原因是其产品质量及成本较国内具有较大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因我国产品低价、量大等原因,遭受反倾销的案例也较多。2019年我国氨基酸行业受下游饲料行业产业低迷的影响,饲料用氨基酸开工率、产量、利润均大幅压缩,亏损较严重。同时,受到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高附加值小品种氨基酸的出口量及价格持续降低,产品产量及利润大幅下滑。
(2)有机酸 柠檬酸行业近几年国内市场开拓有所进展,出口比例由几年前的80%下降到2018年、2019年的70%,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不能解决过度依赖出口的现状。2019年乳酸产量同比减少12.90%,主要在于2018年下半年中粮格拉特公司逐渐停产,由于中粮格拉特是骨干企业,对全国乳酸供求产生较大影响。
(3)淀粉糖、糖醇2019年淀粉糖行业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如阜丰、金象生化及玉锋等产品陆续投放市场,对淀粉糖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加之下游含糖食品需求低迷,淀粉糖尤其是结晶糖、糖浆市场供大于求,导致竞争激烈,加之果葡糖浆在东南亚市场受阻,产品在国内市场拼杀,2019年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降低。糖醇行业2019年市场状况良好,大部分糖醇产品基于产品的特性,在减糖及功能、健康食品需求日益增长的大趋势下,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山梨醇产量略增加,新建产能投放市场量较小,预计新扩建产能2020年将陆续投放市场。
(4)酶制剂 2019年我国酶制剂行业总体产量和产值与2018年基本持平,略有增加。我国酶制剂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饲料及其他工业领域。2019年企业积极应对非洲猪瘟带来的市场变化,一方面调整销售策略,全面加强在禽类、水产、反刍等领域产品中的应用与销售;另一方面,调整产品结构,受益于绿色环保的趋势,聚焦特种酶、高端酶等工业酶,持续加大研发和大客户市场推广力度。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食品工业用酶,约占40%左右。工业酶制剂产品中仍以糖化酶、淀粉酶、植酸酶等低端酶制剂品种为主,同质化严重,行业内竞争激烈。
(5)酵母 2019年,酵母行业基本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中国酵母类制品产销约39.2万t,其中活性酵母类26.6万t,酵母抽提物类10.3万t,其他酵母制品2.3万t。产能利用率88%,产销规模继续保持小幅增长。
3.投资
氨基酸、淀粉糖行业企业自玉米加工审批政策调整以来,充分利用东北的玉米产区优势,在东北投资建厂,阜丰龙江公司、梅花公司、新和成等陆续完成前期的投资建设,投产运行。
有机酸行业2019年新建、扩建产能减少。中粮搬迁、英轩改造、金禾新增、七星柠檬新建,其中七星柠檬一期于2019年11月份开始投产。丰原集团15万t乳酸项目仍在建设中。乳酸新增产能较大,主要是为聚乳酸做准备。
2019年酵母行业改扩建、新建项目陆续上马、投产。安琪伊犁公司启动可克达拉安琪酵母有限公司酵母制品绿色制造项目前期工作,安琪埃及公司年产1.2万t抽提物项目建成运行。乐斯福中国来宾工厂技改项目、崇左工厂酵母改扩建项目竣工投产,抽提物改扩建项目也开工建设。佰惠生酵母抽提物项目正式投产。英联马利与益海嘉里于2019年6月宣布成立合资公司,2019年9月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开始筹建酵母工厂。
4.行业集中度
近几年行业落后产能逐步淘汰,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延伸,加之大型企业的资源优势,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
(1)氨基酸 2019年我国氨基酸发酵生产企业约50余家。我国氨基酸产品种类较多,大宗型产品,如谷氨酸钠、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产品的企业集中度较高,企业大型化、集团化发展,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原料玉米产地,如黑龙江、新疆、山东、辽宁、内蒙古、宁夏、福建等地。其他小品种氨基酸生产受原料影响较小,生产分布较为广泛,企业规模偏小。
(2)有机酸 2019年国内柠檬酸发酵生产企业新增一家七星柠檬,现有企业7家。乳酸生产企业减少一家,为中粮格拉特。
(3)淀粉糖、糖醇 淀粉糖、糖醇近几年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大中型企业的多方优势日益明显,不断整合行业资源,兼并重组,科技不断投入和积累,产品结构不断丰富和延伸。2019年淀粉糖产量前十位企业和集团占总产量的60%以上,糖醇产量前五位企业占总产量的80%以上,行业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4)酵母 2019年,中国酵母行业工厂数量(不含啤酒酵母源)24家以上。目前,产能居行业前三位的企业是安琪酵母中国、乐斯福中国、AB马利中国,其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79%,行业集中度提高。
5.进出口
根据海关2019年进出口数据统计,生物发酵行业主要行业、主要产品出口量526.8万t,较2018年同期增长7.3%;出口额54.45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上升1.7%,详见表2。
表2 2019年生物发酵主要行业、主要产品出口量、出口额
数据来源:根据2019年海关统计数据。
根据海关2019年进口数据统计,生物发酵行业主要行业、主要产品进口量125.44万t,较2018年同期增长35.94%;进口额14.06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上升0.19%,详见表3。
表3 2019年生物发酵行业主要行业、主要产品进口量、进口额
数据来源:根据2019年海关统计数据。
(1)氨基酸 我国是世界第一氨基酸生产大国,其产品进口数量相对较少,2019年氨基酸产品进口量1.1万t,同比下降9.1%;进口额4034万美元,同比下降18.69%。氨基酸产品出口量约为158.8万t,同比增长22.7%,侧面反映出市场对氨基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出口额21.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谷氨酸类产品进口量2206.2t,进口额719.2万美元;出口量70.1万t,出口额7.1亿美元。2019年赖氨酸、赖氨酸酯及盐进口量1124t,进口额296.8万美元;出口量58.8万t,出口额5.4亿美元。受到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高附加值小品种氨基酸的出口量及价格持续降低,产品产量及利润大幅下滑。
(2)有机酸 2019年我国有机酸行业产品进口量减少;出口方面,除乳酸出口量下降,柠檬酸和葡萄糖酸产品均增加,但出口平均价格下降。2019年柠檬酸产品进口量1960t,同比减少0.34%;进口额1041万美元,同比减少0.24%;出口量116.4万t,同比上升0.7%;出口额7.74亿美元,同比减少12.8%。
2019年乳酸及其盐和酯进口量16272t,同比减少1.8%。乳酸产品进口量仍然保持高位,主要是生产聚乳酸用的高端乳酸需求量旺盛。进口额2635万美元,同比减少9.9%。出口量4.5万t,同比减少23.5%;出口额0.63亿美元,同比减少10.0%。
2019年葡萄糖酸及其盐和酯进口量522t,同比减少58.6%;进口额186万美元,同比减少39.2%。出口量18.74万t,同比增长3.2%;出口额1.18亿美元,同比减少7.1%;葡萄糖酸出口价格同比下降70美元/t以上。
(3)淀粉糖 2019年淀粉糖相关产品进口量65t,同比上升42.19%;进口额5.36亿美元,同比上升14.67%;进口来源以泰国、法国为主。出口量166.1万t,同比上升0.29%;出口额9.67亿美元,同比上升1.26%。其中,果糖出口量下降24%,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对果糖的政策影响在持续,出口地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及地区。
(4)多元醇2019年全年多元醇相关产品进口量56.0万t,同比上升26.47%;进口额5.54亿美元,同比下降9.82%。出口量39.6万t,较2018年上升7.96%;出口额6.9亿美元,较2018年上升6.1%。2019年多元醇相关产品进出口均保持上升态势,进口量自2017年回复上升态势,2019年继续保持增长,进口额下降;出口量达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
(5)酶制剂 与2018年同期相比,2019年酶制剂产品进出口均出现不同幅度降低。其中,进口量同比降低21.25%,进口额同比降低11.69%,进口的平均价格提高;出口方面,2019年酶制剂产品出口量同比降低10.73%,出口额同比降低2.3%,出口价格略有提高。然而,出口的价格远远低于进口价格,对于有些酶种,我国对于国外酶制剂的依赖度依旧很高。
(6)酵母 2019年酵母类产品进口量1530t,同比增加4.29%;进口额1658万美元,同比增加7.46%。其中活性酵母的进口量、进口额同比增长幅度较大,而非活性酵母和发酵粉的进口量、进口额同比下降幅度较大。非活性酵母和发酵粉产品的平均单价均有所增加,或由于高端品种占比较高从而带动均价上升,而活性酵母进口平均单价是下降的。国际市场,2019年酵母出口情况较好。据海关统计,2019年酵母类产品出口较2018年有所增加,2019年酵母类产品出口量14.4万t,同比增加11.48%;出口额3.0亿美元,同比增加8.48%。
6.“三品”战略实施情况
(1)增品种 企业紧跟健康市场需求导向开发、储备新产品,如抗性糊精、阿洛酮糖、酵素新产品、益生制品等,其中部分产品已经成功上市;已有产品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四烯酸(ARA)、虾青素等产品,不断研制新品类的终端消费产品,如凝胶糖、口服颗粒等;已有产品根据市场需求,推陈出新,如海藻糖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特性,推出海藻糖浆等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和健康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新产品、新应用、新成果产业化转化推广,如微生物法制备高附加值氨基酸、麦胚发酵功能蛋白产业化、生物纤维素的定向合成、生物造纸用酶研发、适用于过程分析技术(PAT)测定的多参数生物反应器、茶多糖与茶褐素的开发、土壤重金属固定的生物技术、生物发酵饲料和酶制剂用生产菌种安全性评价、食用果蔬酵素的开发-功能成分检测及功效评价、聚谷氨酸在农业中的应用等。(www.daowen.com)
(2)提品质 企业自身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工艺技术水平提升、质量管理软实力提升等多方面多途径,以产品品质推动产品在市场的认可度和知名度。行业积极组织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通过标准规范、引领、带动行业发展和质量提升。2019年行业承担的在研制修订标准共计63项,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3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6项、生物发酵产业团体标准31项;截至2020年1月,发布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12项,报批行业标准9项、团体标准6项。所研制标准以产品标准为主要类型,约占制修订标准总数的60%以上,其他涉及方法标准和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等类型。行业中的重点企业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工作中,企业越来越重视标准的作用,在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逐年提升。
(3)创品牌 品牌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是开拓市场的制胜关键。行业企业通过加强创新能力、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勇担社会责任等多方位多角度累积企业硬实力和软实力,推动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提升。2019年,行业申报科学技术奖励、科技成果鉴定、技术中心认定的企业、高校等累计90余家,成果数量比2018年增长四倍多;黄龙食品公司、安琪赤峰公司、中粮衡水公司等企业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的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认定;安琪集团、诸城兴贸、金禾博源、禹城功能糖等企业和区域登上品牌机构的品牌影响力荣誉榜;积极参与精准扶贫,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为革命老区江西萍乡捐赠玉米油,梅花集团创始人孟庆山先生发起成立的满天星基金会为河北省兴隆县贫困初中学生发放爱心助学款。
7.绿色制造、智能制造
(1)绿色制造 企业积极申报绿色工厂。2019年,安琪酵母赤峰公司、内蒙古伊品生物、通辽梅花生物、北安象屿金谷生化、江苏微康生物、保龄宝生物、华熙生物、山东西王食品、河南飞天农业、广州双桥重庆公司、青岛琅玡台集团等企业获得国家级第四批“绿色工厂”认定。
广州双桥(重庆)有限公司、菱花集团有限公司、烟台恒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开展的第二批“绿色制造”标识认定;北京工商大学成立“生物发酵绿色产业链分析与碳排放评估技术中心”,依托学校环境学科在生物发酵行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服务作用,重点开展生物发酵行业及企业的绿色产业链分析与碳排放评估工作,促进生物发酵行业加快形成绿色产业链和进一步节能减排。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发布了《氨基酸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酵母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酵母制品》《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氨基酸》《绿色生产技术评价规范 酵母发酵》《绿色生产技术评价规范 活性干酵母干燥》6项绿色团体标准。
(2)智能制造 行业逐步建立和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2019年获批立项了《生物发酵行业智能制造 第1部分:控制系统》《生物发酵行业智能制造 第2部分:智能装备》两项智能制造体系行业标准。
企业也在探索和推进自动化、智能化的老生产线技术改造和新建生产线建设。阜丰龙江公司引进首套地磅无人值守系统,山东天力药业新建自动化生产线,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数字化糖醇生产线车间,安琪宜昌公司新建营养健康食品数字化车间项目。
8.发展新亮点与新增长点
行业科技创新活跃,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近几年在产业结构性过剩及大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在供给侧改革和市场需求变革的推动下,行业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创新意愿和研发投入日益增强,产学研用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科技成果快速增长。2019年,行业超过18项科技成果开展了鉴定工作,其中包括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L-苏氨酸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厌氧发酵法生产L-丙氨酸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功能性低聚糖规模高效制造技术创新及应用、发酵用面包酵母浸出物深度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甾体发酵菌种及绿色制造工艺关键技术、ε-聚赖氨酸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L-谷氨酸的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在内,成果均获得专家高度好评;涉及氨基酸、酶制剂、功能发酵制品、生物材料、育种技术等行业的15项科技成果申报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其中9项分别获得发明奖、进步奖各等奖项,成果水平较往年有较大提升。这些科技成果攻克了关键技术难点,推动了项目的产业化进程,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
行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2019年,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三峡大学(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4家高校(联合企业)通过了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认定;华东理工大学建立了全国酵素研究中心,中恩(天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全国食用酵素功能研究中心(天津)。这些重点实验室、中心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大对行业技术服务的力度,加强行业创新研究及相关产品功能研究等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为行业有序良好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行业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与市场
1.政策环境
(1)税收政策 大多数企业增值税留抵税额返还等方面进行顺利。税负与上年同期相比,减税政策使小微企业及中小型企业受益多,大型制造业受益相对较少。
大部分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可,并享受了相应的税收政策。但在出口退税方面,存在将某些生物发酵高新技术产品等同于普通同类产品,适用和普通产品同等的出口政策的现象。如植物油脂是资源类的产品国家不鼓励出口,但微生物油脂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二者适用同等出口退税政策不合理。
(2)标准法规 在“健康中国行动”的深入推进下,生物发酵产业研发的很多产品均为新食品原料、新食品及饲料添加剂、新化妆品原料,国家对此实施审批许可和目录管理,尽管相关规定清晰,但审核周期往往经历漫长(至少3年以上);微生物工程菌来源的食品工业用酶制剂行政审批实行双部门审批制,程序复杂、周期较长等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速度,影响企业产品的有效推广。
部分产品的检测方法标准缺失,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推广;企业在使用团体标准申请生产许可证的实际工作当中,得到各地行政审批部门的反馈差异性较大。
(3)投资贷款 受前几年国家宽松的金融刺激政策影响,民营企业在扩张过程中普遍存在短贷长投及企业互保的问题,在当前金融收缩的环境下,出现区域性金融风险。区域所辖企业信贷受到影响,银行断贷抽贷,影响企业造血能力。
由于国内金融政策不健全,导致企业融资手段较少,没有好的融资机制能够帮助民营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而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相比经营风险较高,国内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征信系统,缺乏有效的风控手段,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意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
2.市场环境
(1)国内市场生物发酵产业大宗产品中低端产品已经饱和,价格竞争激烈。国内企业只注重销售和生产,并没有战略储备的产品,下游应用研究力度不够,市场没有打开。在国际竞争中,我国产品多以低价、量大来占领销售市场,被反倾销的案例较多。同时,我国企业自我保护意识不够,不团结,不能一致应对国际的竞争。
(2)国外产品的质量及成本较国内产品具有很大优势,高端产品在国内市场形成垄断。国际同行继续加大中国市场投入和全球产能扩张,利用其全球化布局,在诸多方面形成与国内企业的针对性竞争,给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带来的挑战不容小觑。
(3)中美贸易摩擦,生物发酵部分产品被列入美国2018年9月17日公布的第二批对中国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的清单,自2018年9月24日起,我国向美国出口的木糖醇被额外加征10%的关税;自2019年5月10日起,被额外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上调至25%。国际客户采购成本大幅增加,订单数量减少,价格下跌,部分客户已经更换产品配方,出口销售额大量减少。
(4)国内企业针对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应用层面的配方设计供给不足,对于现行互联网的营销模式运用缺乏。另一方面,科普宣传不够,使得消费者对益生菌、酵素等产品期望值过高,造成产品市场的混乱。
(二)科技创新
(1)氨基酸、酶制剂等行业关键核心菌种自主知识产权问题仍然是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新菌种、新酶的挖掘,高效生产菌株关键基因位点的挖掘与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外公司相比有很大差距。
(2)生物发酵产业专用的异构酶和酶的固定化技术、发酵条件和工艺水平上的改进和优化、连续离交或色谱分离、膜分离装备等分离提取高端装备和高效的分离提取技术,新产品性能、特性、功能评价及检测技术,自控及智能化控制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三、发展趋势
(一)扩张发展态势趋稳,大宗产品竞争激烈
自国家放开玉米深加工政策以来的一轮新扩建玉米深加工项目逐步投产、实施,加上原料市场趋紧的不确定性、产品市场的饱和等因素,行业未来大宗产品再行大幅度扩张的意愿下降,近两年将主要集中在市场开拓、原有产能释放、品牌开拓及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方面。2020年淀粉糖、赖氨酸等行业随着新的产能陆续进入市场,将对原有行业带来较大冲击,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企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
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逐步调整发展思路,不断深入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加注重通过技术改进、引入新设备、新技术降成本、提质量,稳住已有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转型延伸产业链条,将产品延伸至生产小品种氨基酸、生物农药、医药中间体等高附加值产品,或将副产物高附加值利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规避单一产品风险;逐步拓宽产品应用领域,配套产品应用体系与配方技术支持,与上下游客户建立技术、产品研发合作机制,开展定制服务,开发有针对性的特色产品;借助地域优势、资源优势,谋求新的协同发展模式,带动企业自身发展。
(三)推动绿色、智能发展,增加发展动力
近几年国家推动的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为行业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全行业也在不断探索与推进,挖掘和弥补绿色发展、智能发展的短板,国家和地方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行业不断在完善相关的标准体系,对企业加快提升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指导和助推作用,逐步带动行业整体从源头到末端,从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到环保治理,从工序自动化逐步到全车间智能化全方位的提升。
(四)注重科技、人才储备,提升发展硬实力
企业愈加注重人才、科技对企业后续发展的驱动力。从这两年行业科技发展和科研成果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未来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一方面吸引高科技人才,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为企业自有产品、自有技术、新产品进行更新和积累;一方面积极与高校院所、应用企业等合作,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组建联合实验室或中心,公关新产品、新技术、关键技术,为后续发展做积累。
四、政策建议
(1)继续加大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对行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严格控制生物发酵行业项目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支持生物发酵产业链延伸,推动大型企业形成各自的发展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
(2)在金融政策上,建议多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倾斜,适当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专项贷款,放宽贷款审核条件,降低贷款利率,保障企业运营安全。
(3)建议对生物发酵制品给予更大出口的扶持和激励,统一和增加行业出口退税产品目录,鼓励企业出口创汇;推动生物发酵企业享受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的政策。
(4)建议加大对生物发酵产业创新支持。重点支持生物制造菌种和酶制剂等瓶颈关键技术突破,功能性发酵制品安全营养评价及产品标准化平台建设;支持生物发酵产业智能化提升工程、生物发酵绿色低碳(生态设计)产业升级工程及新工艺开发和产品质量升级工程。
(5)建议完善基因修饰微生物(GMM)来源的食品工业用酶制剂行政审批管理体系,建议增加从事食品行业管理和技术研发等的相关专家参与GMM来源食品工业用酶制剂的管理体系、审评方法制定,以及生物安全评价工作。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