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谈话变成吵架,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销售时并不是喋喋不休就能实现成交,有时候适当地沉默,反而能让人有意外的收获。
我曾经看过一则关于“沉默是金”的小故事,说的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发明了自动发报机之后,便想卖掉新发明,重新建一个实验室。
但爱迪生不知道自己的发明能卖多少钱,他就找自己的妻子,让她帮忙出主意。但妻子其实也不知道这项发明能卖多少钱,后来想了想说,那就卖2万美元得了,因为造一个实验室差不多要花这么多钱。
爱迪生听了之后,觉得价钱太高,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妻子见状说,要不你就等对方开口吧,看他能开多少价格。
那时的爱迪生已经小有名气了,美国的一位商人听说之后,表示愿意购买爱迪生的新发明。在交谈过程中,爱迪生因为不好意思开口要价,一直沉默不语。
商人追问了好几次也无果,最后商家实在沉不住气了,主动说出了一个价格。他说:“那我就先开价了,10万美元,如何?”
这个价格是爱迪生完全没有想到的,他甚至以为都卖不到2万美元,结果居然卖到了10万美元的高价。
沉默能赚钱吗?这就是最好的以沉默赚钱的方式。很多时候,沉默是一种对方不可抗拒的力量。
曾经有两个推销员,他们之间就进行了一场沉默的较量。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一个推销员A想从另一个推销员B那里拿下一批好的钢筋,在交谈过程中,A给出报价之后就再也没有说话。但B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推销员,他可能在心里看出了A的销售套路,所以他也保持沉默。两个人谁都不说话,一直在那里僵持。
大概过去了6分钟,更老到的B拿出了一张纸、一支笔,写下了两个字:弹叛。但A看到之后就大喊起来,说你写错字了,谈判这两个字不是这么写的。其实这是B用的策略,目的就是让对方说话。
果然A一张嘴之后就再也没能收住嘴,很多时候相信大家也感同身受,就是你一旦打开话匣子,就很难收回来。
A说:“这已经是最低价格了,要不这样吧,每批货再少1000元,不能再少了。”在不知对方是否接受报价的时候,A就已经退让了。
在最终交易的时候,常常会言多语失,用一点儿小小的策略,就能为自己赢来利益。
我记得有一次陪朋友去服装店买衣服,朋友看中了一件小黑毛衣,想跟店家砍价,因为她知道商业街小店铺里的衣服,多少是能还上一点儿价格的。(www.daowen.com)
于是她就开口问老板多少钱,老板说320元,朋友只是轻轻地瞥了一眼,没说话,老板赶紧说,280元。朋友还是沉默,拉着我想走。最后老板说:“最低150元,给你了。”朋友给钱,成交。
顾客不说话,老板自顾自降价,让出的价钱,都是自己真金白银的利益。在销售环节中,有的时候谁先绷不住,谁就得先“亡”。
要知道,很多时候,沉默并不是逃避,而是营销里的一种策略,是为了更好地控制谈判的局面。
有一个卖旧家具的商贩,考虑到自己很快要去国外追随他的妻子,所以想把手里的家具都卖掉。他心想,自己的这些家具看上去也有些破旧了,应该是卖不出什么好价钱了,能卖多少就卖多少算了;要是能卖个6万元,那最好不过,要是卖不了的话,卖个4万元也行。
后来来了一位买主,把这些放在仓库里的家具都看了个遍,说了很多,从大理石说到家具的新旧,嘴像机关枪一直没有停歇过。
商贩也没说什么,耐着性子听对方“发牢骚”,买主绕了两圈之后,终于走到他面前:“讲真的,你这些家具已经不怎么值钱了,我想听听你的价格,如果不合适的话,我是不会要的。”
商贩的脑子还在转,到底是开价6万元,还是4万元。还没等他说话,买主接着说:“这样吧,你也甭说了,我给你出8万元,成就成,不成就拉倒。”
无意间的沉默,反而让商贩多赚了几万元,可见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沉默多么重要。
最好的销售不是以话多取胜,而是每一句话都说在点子上,该沉默时绝对不多说一句话,该说话时绝对不沉默。
我还记得一件发生在朋友身上的事情。
曾经某公司找兼职人员,找到了我朋友。那家公司的人事恰巧是我朋友以前的同事,他们需要找一位设计师来辅助他们的工作。
因为是兼职,也恰巧跟对方算是熟人,朋友不好开价,于是问对方能给多少,他觉得差不多就行。但对方非要他自己开价,他呢,也没有保持沉默,想着既然对方让开,那我就开了吧。
他跟人事说,那就每月6000元,虽然是兼职,但也能保证完成好任务。人事听了之后爽快地答应了。后来有一次朋友跟同行聊天,聊到兼职的事情,朋友一听就傻眼了——同行也找到一份兼职,几乎跟他的兼职性质一模一样,但工资足足比他高出2000元。
虽然这件事情,看上去跟销售没什么关系,但道理却是一样的,某些时候,谁先开口,谁就输。销售员一定要把握好机会,该说话的时候决不嘴软,不该说话的时候一定闭嘴不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