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做任何工作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但在实践过程中,并非一切行动都能达到所期望的实际效果。因此,往往努力了也不一定完全能达到预想的结果,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和目的相近的另一个词是目标,在企业管理中,这两个词常被混淆或误解。一般来说,目的比较抽象,是企业经营活动普遍性、统一性、终极性的宗旨或方针;相比较而言,目标则更为具体,且具有阶段性,甚至是某种行为活动特殊性、个别化的追求。换句话说,某一行为活动目的的最终实现有赖于许多隶属的具体行为活动目标的实现,目的的内涵精神会贯穿于各个具体目标之中。在有意识区分两者的英文著述中,目的用的是“Goal”一词,目标用的是“Objective”一词。
比如,很多企业都做绩效考核。有的企业常常为了完成一定的营业收入,会对员工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并且常常用“不达目的不罢休”来励志,推动员工要大干、快干、多快好省。事实上,这样急功近利的绩效考核往往会带来一系列麻烦和负面影响。
首先,为了达到绩效,员工可能不择手段。对此,企业主能真的心安理得地允许员工去这样做吗?事实上,大家心里很清楚,企业不能光追求效益,而忽视对过程的监督,过程必须合法合理。企业绝不能对任何事情只看绩效和结果,这样做最终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其次,众所周知,不管如何鼓励和推动,“一口吃不成胖子”,事情不可能一下子就获得成功,事物的发展必须按照自然发展规律来。
这里用胖子减肥来举例说明。如果一个胖子给自己设定了一天减轻20公斤体重的目标,并且他的目标居然真的实现了,结果会怎样呢?他的目标看上去完成了,但最终目的却南辕北辙——他不但没有获得健康,反而严重损害了身体,显然目标与目的不一致。
再看一个企业的案例:三鹿奶粉事件相信对任何人的教训都是深刻的。粗算一笔账,假设三鹿公司每年赚取利润200亿元,但是对1万名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致命伤害。然后,三鹿公司每年又“慷慨”地拿出1亿元的资金来救助被它伤害的100名儿童。我们如何看待企业这样的行为呢?是愤恨,还是感激?我们会认为这样的企业存在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不仅如此,事实上,它的年营利能力越强、年利润越高,只会伤及越多的儿童。(www.daowen.com)
因此,如果企业只关注经济效益,无限制地膨胀,以不正当手段获得丰厚利益,所取得的成功建立在不正当的道德伦理基础之上,这样的企业,其经营从道义上是被否认的,从做人品德上是失败的,从行为上是可耻的。
德胜洋楼公司的管理者对目标和目的思考得非常清楚,以如何考评员工来看,它的做法值得企业界的朋友思考。
在德胜,从来都没有对员工的业绩制定考核指标,但对员工的人格、品德和行为却要求更高,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都是以优秀公民的条件为基础的。因此,代替传统意义上的KPI[1]考核的是员工所尽可能具备的较高的道德水准和对他人和社会的正确、积极、达观的态度。
在德胜看来,企业经营的好与坏主要是企业决策者的事,与企业的员工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员工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和分内的事,企业就要按时发工资,年终要给予一定的奖金和奖励,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企业收入的多少本身与员工没有绝对的关系,因此,也就不给员工每年分配一定的经济任务,更不会制定压得员工喘不过气来、永远无法完成的指标。德胜认为,给员工分配经济指标和任务不是幸福企业所追求的。在德胜看来,企业决策者其实永远没有权利决定一年的营业收入,因为企业经营的好与坏,收入的多与少,是由国际环境、国家政策、行业规则、市场波动、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作为施工企业,德胜从来都不会拼命地、人为地、快马加鞭地赶进度,而是在遵循自然规律和人员、物资充足的前提下,按照正常进度进行施工。如果没有经过检查和验证,下一道工序是不能盲目向前推进的。这就是对质量问题坚决不妥协的有力见证。这样做虽然有些古板,但是工程质量可靠了,安全系数达到规定的标准了,房屋永远不会漏风漏雨了,顾客没有投诉,天天都可以睡安稳觉,这才是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是为了最终目的,一旦企业忘记了制定目标的初衷,就可能适得其反,使企业发展走上相反的方向。有些企业家常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对于这个观点,恐怕有许多人已经打了问号。正如目标与目的的关系一样,难道养猫就只是为了抓老鼠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