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辰冰是华东理工大学1989届生物化学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曾留校担任辅导员。他曾笑称:“我以前读高中的时候,就对生物很感兴趣,所以我一直挺喜欢生物这个学科的,而且还学得不错。被学校录取后才发现这个生物化学工程专业是录取分数最高的一个专业,所以当时还挺高兴的。”本科求学期间,他很快就感受到了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活跃的文化思想,在这个改革、发展、进取的环境中,他勤奋好学,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科毕业后,吴辰冰选择留校担任辅导员。谈及这一选择,学校相关负责老师称,在那个较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刚刚成立基础教育部。一个新的部门刚刚成立的时候,一定有它成长的痛苦,但也正是这个过程最能锻炼人。他在基础教育部当辅导员的两年时间里增强了与人沟通和交往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这给他以后在公司里的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1991年,已经留校工作两年的吴辰冰选择出国深造。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生物工程对口的行业还未能发展起来。而且生物化学工程专业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注重实践。如果要学精、学透,还得回到它的基础学科进行深造。本科阶段经历了严格多面训练的吴辰冰依然对这个专业保有热情,因此决定前往美国继续深造。读博期间,他研究内分泌系统内激素和受体的结构功能及信息传导,在糖蛋白的生物学领域有深厚积淀,为以后在抗体领域开展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997年,吴辰冰获得佐治亚大学生化博士学位。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他来到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跟随名师从事分子免疫研究工作。吴辰冰坦言:“我性格比较安静,喜欢做一些研究,读博士时,一直想自己以后能够留校做研究。”为了拓展学术视野,博士后期间的吴辰冰选择了与博士期间截然不同的领域开展研究。设计实验、做实验到解决实验中遇到的瓶颈,他都只能依靠自己。这段经历让吴辰冰通过了压力测试,飞速成长起来。很快,他就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在接手一个屡屡碰壁的XLP[3]病研究项目时,他很快带领团队取得了突破,发现了此病在遗传学和病理学上的机理,研究结果在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展现出不俗的科研潜力,同时他也因此获得美国癌症研究所科研奖。(www.daowen.com)
实际上,能够在全球顶尖学府跟随名师,对当时的吴辰冰选择继续从事科研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对病人的不忍却彻底扭转了他的想法,将他的目光从学术界引向了产业界。吴辰冰这样解释:“那时我正在研究一种XLP基因病(由某些基因突变导致特定蛋白减少甚至缺失所引发的疾病)的机理,需要病人到医学院来采样。每次都能感受到病人的痛苦。有一天,一个病人没来,后来医生跟我说他已经去世了。这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去做药物研发,这比做基础研究能更直接地帮助到病人。”创业是最直接的选择,但创新药行业动辄10亿美元的高投入和高失败率让吴辰冰自觉还没有准备充分。此时,吴辰冰在哈佛大学的一位师兄放弃了助理教授职位去药企工作,给了他启发。与其发表很多论文、获很多奖,不如到药企研发新药,这样能更直接地帮助这些病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吴辰冰决定去大型药企工作,开展药物研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