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林木田、万倩雯、阎海峰撰写;案例目的是为教学之用,非为说明案例公司管理是否有效。
2019年春天,对岸迈生物及其创始人吴辰冰博士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时点。此时,位于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的岸迈生物虽然仅成立三年,但已获得权威投资机构的青睐,并斩获诸多业内大奖。与此同时,其创始人吴辰冰博士已经在双抗[1]领域积累近20年。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在佐治亚大学获得生化博士学位的他,先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免疫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后转至产业界,先后供职于雅培、睿智化学与中信国健,牵头建立抗体研发团队、布局新药研发。在个人情怀、从业经历、市场机遇的共同作用下,他在上海创立岸迈生物,专注于双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正如岸迈生物的英文名EpimAb所寓意的(其中Epi为希腊语词头,指“连接,在……之上”,而mAb是单抗[2]的缩写),吴辰冰坦然地向世界宣告岸迈的目标—“连接于单抗,但又超出单抗”。
在这一年春天,岸迈生物首先于4月底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串联Fabs免疫球蛋白及其用途”的专利授权,紧接着又在6月初宣布完成7 4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成为中国创新药市场中的一颗令人瞩目的新星。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专利授权审批耗时久、门槛高、手续烦琐。然而一旦获得专利授权,就意味着拥有全球范围内的技术领先优势。吴辰冰表示:“这项专利强调了岸迈生物的双特异性抗体的新颖性,广泛涵盖和保护了通过FIT-Ig®技术获得的双特异性抗体,将成为公司已经申请的后续各专利组合的基石。而在美国这样的全球主要医药市场中获得关键平台技术的专利授权,是我们的重要里程碑,使我们朝着成为一家致力于肿瘤生物制药的领先创新者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B轮融资的顺利完成“将推动岸迈生物自身的研发成果加速转化为产品管线,使我们进一步扩展公司的规模”。(www.daowen.com)
就全球范围内而言,创新药研发都具有较高的难度与风险。而双抗又是创新药研发中的前沿领域,技术壁垒高、专利保护严密。短短三年内,岸迈生物在拥有核心技术的同时亦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吴辰冰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这得从他的个人经历说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