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品工业发展较稳
(1)药品品种和生产企业数量多。
截至2017年11月,全国共有国产批文数量合计165594件,进口药品批准文号4065个,涉及抗肿瘤、抗感染、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近30个治疗领域。生产企业数量方面,2017年,全国化学制剂生产企业达3660家,原料药生产企业1710家;中药生产企业达到4298家(见表2)。
表2 2013—2017年药品各类型生产企业数量变化(单位:家)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鉴。
(2)药品工业规模逐步增大。
近年来,全国药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不断增长,增速经历大幅下降后开始回升。2017年,全国药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75万亿元,2011—2017年期间,全国药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3.5%。2017年以来,“两票制”政策扩大实施,药品行业由原来的底价代理模式转为高价开票模式,对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带来特殊拉升和较快增长(见图5)。
图5 我国药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长趋势
2.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增长
(1)整体规模效益。
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增长,增速略有回落。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0016亿元[2],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400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9.0%,增速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3]。随着全国“两票制”政策措施落地,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和监管力度加大,全国医药流通企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全国药品零售药店产业发展模式进入到资本化和互联网模式阶段,实体药店经营愈加困难,零售企业的兼并重组日益频繁,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见图6)。
图6 2011—2017年我国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数据和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商务部。
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医药批发企业13146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5409家,下辖门店229224家,零售单体药店224514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453738家[4]。
2017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620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9.0%,增速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6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9%,增速与2016年持平;平均毛利率7.2%,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6.1%,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1.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净利润率1.5%,与2016年基本持平[5]。
按销售品类分类,西药类[6]销售居主导地位,销售额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73.2%,其次为中成药类占15.0%,中药材类占3.1%,医疗器材占4.7%,化学试剂类占1.2%,玻璃仪器类占0.1%,其他类占2.7%(见图7)。
“十二五”期间,我国中西药品类零售总额呈现增速放缓趋势;进入“十三五”,增速逐步稳定在12%左右。2017年,我国中西药类产品零售总额实现9482亿元,同比增长12.4%,较2016年增速稍有回升,提高了0.4个百分点(见图8)。(www.daowen.com)
图7 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品类结构
图8 中西药类产品零售额及其增长情况
来源:国家统计局。
(2)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增长有所放缓。
从销售增速看,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增速明显放缓。2017年,前100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增速下降5.6个百分点。从市场占有率看,药品批发企业集中度略有下降。2017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0.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当前,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全面推行,药品流通行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数据显示,“两票制”政策实施迫使末端分销企业短期内直接向药品生产企业采购,造成大型分销企业对中小分销企业销售下降;医保控费、药占比限制等政策实施推动药品招标价格和用量持续下降,造成分销企业对医疗终端销售下降;加上大型企业销售渠道整合及业态结构调整尚未完成,最终导致其销售增速放缓。在此背景下,大型药品批发企业也在通过兼并重组的外延式增长和积极开发终端市场的内生式增长方式,不断增强自身分销业务能力。
(3)药品零售企业连锁率进一步提高。
2017年,全国性和区域性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市场占有率较2016年均有提升,零售市场集中度及零售连锁率不断提高。截至2017年11月,药品零售连锁率已达到50.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2017年销售额前100位的药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达到58355家,占全国零售药店门店总数的12.9%;销售总额1232亿元,占零售市场总额的30.8%,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6家全国龙头企业的销售总额510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12.7%,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30家区域零售连锁企业(排名7~36位)的销售总额522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13.0%,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医保控费、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药占比限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新医改政策陆续实施,间接推动了医疗机构处方外配进程;部分区域积极探索医院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和药品零售信息共享,开展了门诊特病、慢病定点药店医保结算试点,直接推动患者向零售药店流动。在此背景下,大型零售连锁企业,积极借助资本力量加速行业兼并重组,扩大自身市场网络。同时,随着政府监管强化和市场竞争加剧,部分单体药店被迫转型,选择被大型企业收购或退出市场,也促进了零售连锁率的提升。
2017年,随着“互联网+药品流通”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医药电商行业逐步进入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阶段。特别是互联网售药A证、B证和C证审批的取消,为“互联网+药品流通”带来重大利好,也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总体销售规模看,2017年全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总额73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2.5%,其中B2C业务同比增长21.4%。部分企业的医药电商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九州通的医药电商业务。一些有实力的医药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探索社会资源整合,终深拓展平台化发展模式,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新型供应链服务,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药事服务和贴心的购药体验,如华润医药的“润药商城”、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益药”系列品牌。
(5)医药物流市场竞争加剧。
2017年,全国医药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医药物流仓储面积比2016年增加14.6%,企业自有运输车辆比2016年增加10.5%,这主要是受“两票制”“第三方物流审批取消”等相关政策影响,传统药品批发企业和医药物流企业不断加快物流资源投入和网络布局。顺丰、中邮、京东物流等第三方物流企业也通过收购药品经营企业、与传统医药企业合作建设医药云仓等形式,参与医药物流仓储业务、干线运输及落地配送业务的争夺,医药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6)药品终端销售增长乏力。
中国药品终端可分为医院、零售和基层医疗三大终端,近年来,中国药品终端市场规模稳健增长。2017年共实现药品销售额16118亿元,同比增长7.6%,终端药品销售增幅持续下行(见图9)。
图9 近几年中国药品终端市场销售趋势
来源:南方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