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东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广东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广东健康服务业发展呈现出很多创新特征和亮点,但由于发展时间短,顶层设计和指导方向不明确等原因,总体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广东在健康服务业发展方面,还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对产业定位、目标、布局和重点缺乏统筹谋划,对产业链条缺乏梳理,缺乏融合全产业链专业发展规划,在政策引导层面尚未形成积极的发展思路,存在发展战略思路不太清晰、条块分割明显、产业化不强、协作性差等问题,未形成鲜明的产业形象。

广东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尽管广东健康服务业发展呈现出很多创新特征和亮点,但由于发展时间短,顶层设计和指导方向不明确等原因,总体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少顶层引领,发展导向不明

发展健康服务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有赖于医疗中医药、体育文化养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统筹协作,需要省市县各层次共同配合推进。作为新兴产业,需要政府制定合理产业政策加以引导,推动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广东在健康服务业发展方面,还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对产业定位、目标、布局和重点缺乏统筹谋划,对产业链条缺乏梳理,缺乏融合全产业链专业发展规划,在政策引导层面尚未形成积极的发展思路,存在发展战略思路不太清晰、条块分割明显、产业化不强、协作性差等问题,未形成鲜明的产业形象。在市场准入、立项审批、土地供应、财税支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人才保障等方面缺乏定向支持,缺少对行业发展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引领性项目,产业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

2.资源整合不足,产业主体较少

一是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总体上,全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特别是优质资源相对不足,每千人口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较低,医疗卫生服务压力较大,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居民卫生服务需求。2017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4.41张,其中基层医疗机构仅0.61;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6.3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32人,注册护士2.76人。广东省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量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全国每千人口执业医师2.44人)。

二是资源配置不均衡。粤东西北地区人均医疗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薄弱,卫生技术人员“低学历、低职称、低待遇”问题突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服务能力亟待提高。专科医院发展相对缓慢,儿科、精神卫生、康复、老年护理等领域服务能力较为薄弱。2017年末,珠三角地区人口总量占全省的55.07%,却集中了全省71.6%的三甲医院和65%的卫技人员。从床位数看,医院和卫生院的床位数近年来均有所增长,医院床位数增长明显,卫生院的床位数增长缓慢。从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量看,平均每家三级医院的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次最多,其次为县人民医院。平均每家二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次仍较低,平均每家乡镇卫生院的出院人次同比下降6.3%。

三是“公强民弱”异常突出,社会力量缺乏有效调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待加强,社会办医发展空间仍受到诸多限制,多元化办医格局尚未形成。民营医疗机构规模偏小、床位数量不足、整体发展较慢。

四是产业主体发育不充分。创新能力弱,与“品牌化、创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不相适应。领军企业少,现代治理能力弱,许多企业“一股独大”,研发不强,低水平“仿制”重复的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推高企业成本。

3.产业链条缺少,优势环节较少

一是健康医药制造产业链的核心产业还不“强”,核心力、竞争力和创新力有待加强。医药制造整体产能较小,产业链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上下游产业间的配套能力较差,“互联网+”意识较弱,品牌公关和电子商务销售有待加强。

二是健康医疗服务产业链的服务供给还不“精”,高端化、品牌化、智慧化还不突出。农村基础医疗服务供给不足,中医和特色民族医品牌不突出,高端医疗服务机构仍然较少,智慧医疗服务产业链还未形成。

三是健康养老产业链的产品结构还不“优”,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和高端综合性服务供给不足。医养结合创新有待完善,智慧养老服务需要持续推进,高端型避暑养老社区亟待加强。

四是健康运动产业链的主导产业还不“全”,规模小、品牌弱、配套差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康体运动产业链还不健全,省内部分地区对康体运动产业认识不足,建设缺乏全局意识,领域专业人才匮乏,欠缺良好的康体运动融合项目。(www.daowen.com)

五是健康管理产业链的融合发展还不“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新不够。健康管理产业总量不足,健康管理云发展各自为政,健康管理服务缺乏规范和标准,急缺专业人才,康养等其他产业结合不足。

六是健康旅游产业链的产业特色还不“亮”,健康休闲的品牌、特色、管理服务和影响力还不强。健康旅游资源整合不够,高端建设管理理念及项目缺乏,智慧健康旅游建设滞后,健康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七是健康药食材产业链的延伸产业还不“长”,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深加工不足。全产业链的融合配套不足,科学育种育苗研发欠缺,药食材品牌成熟度不够,信息化平台利用率偏低。

4.创新能力不强,缺少高端环节

一是产业供给不充分。健康服务业有效供给还难以满足社会多元化、多层次需求,产业链延伸不足,缺乏高端环节,业态创新能力弱,差异化服务和产品开发能力不强,产业形式和规模难以跟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广覆盖、多层次”的健康市场需求不匹配。如医疗服务领域,主要以政府保证基本医疗、养老服务为主,专科医院以及社会办医院相对较少,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接续性医疗机构相对不足,对于满足市场对康养服务差异化需求仍有缺口。中药材优势资源产业化程度不够,许多珍稀的中医药自然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中医药制造业处于低附加值制造环节,基因药物等先进技术含量高的医药产业所占份额偏少。在健康食品方面,产业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不足,许多健康食品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高技术研发应用不足,品牌竞争力较弱,未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是产业融合层次低、路径单一。产业内部延伸融合不够,产业之间协同发展较弱,细分行业产业链发展尚不成熟,与大数据、大生态等产业渗透融合还不够,融合范围不广,融合程度不深,与“融合化、高端化”的新型健康产业体系不相适应。医疗服务业侧重于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对于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养老康复、营养干预等泛医疗服务重视不够且无暇顾及。这些泛医疗服务机构大都衍生或依附在各类医院中,只是其中一个专科或一个领域,特色化、专业化不明显。现有及潜在的自然、人文资源众多,但资源之间相对孤立存在,造成目前已开发项目大多处于独立、分散的状态,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并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开发成本较大,已开发的资源之间相关性小,互补性差。以康养旅游业为例,康养旅游产业要素与医疗、农业林业、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低,与观光、度假、体育、研修等旅游业态的产业联动性不强,产业规模优势不明显。

三是空间集聚能力弱、特色不明显。产业集聚能力还较弱,产业发展未能以“特”制胜,资源产业化能力弱,发展趋同化,与“集聚化、特色化”的区域竞争格局不匹配。

5.配套支撑滞后,环境仍需优化

一是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公平公正、平等竞争、开放包容、宽松和谐的产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产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不足,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在项目引进、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存在同质化竞争,产业增长和产能扩张内生动力不强。

二是配套设施滞后。支撑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交通商业服务、休闲场所等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相对滞后,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发展要求,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发挥。

三是人才短缺。人才短缺制约康养产业的发展壮大,特别是高级技术研发人员、高端市场策划人员等专业人才缺乏存有普遍性。

四是产业政策不健全。政策支撑不足,新药审批、进医保、进基药、进招标等准入门槛难以突破,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养老、体育场馆建设领域不足。由于土地、财税等配套政策本身不完善,跨部门协调难度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