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按信息技术在涉农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划分,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萌发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农业领域。70年代末,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了农业领域的第一台大型计算机Felix C-512,主要用于农业科学计算、数学规划模型和统计分析等,并利用其软件资源开发相关应用程序。从此之后,我国农业开始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进程,标志着农业信息化进入了起步阶段。在这个时期,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表现特征。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成立“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用计算机“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计算机事业要“抓应用,促发展”的方针。科技部、农业部成立了相应的电子计算机领导小组。80年代初开始了农业专家系统研究。1985年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所开发的砂姜土小麦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在安徽淮北平原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通过“七五”科技攻关,又研制开发了栽培技术、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杂草识别与防治等农业专家系统,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随后,各类专用程序软件包大量开发,作物生产模型研究、模式栽培技术研究等在农业生产和管理中被广泛应用。截至1989年年底,我国农业领域的微机装机量达到3000多台,并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数量可观科技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
2.初步建设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互联网(Internet)出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计算机应用步伐加快,信息获取手段和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以此为标志,我国农业信息化进入初步建设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农业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作为信息化主要基础设施的网络干线基本形成;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较大发展,并涉及农业各个行业和专业领域;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服务取得初步进展。(www.daowen.com)
进入90年代后,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网络干线均达到百兆的出口速度,同时,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也全面展开,内容涉及所有农业专业领域,并研制开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如国家“863”计划实施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在全国建立了20个示范区,研发推广了153个专家系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业专家决策系统与信息技术系统研究”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一批农业信息化平台技术和产品,研建了一大批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信息资源数据库。此外,“农业3S技术”“精准农业”“虚拟农业”等方面的技术也在积极开发和应用中。90年代中后期,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和部分省(市)涉农信息网相继开通。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研究领域的成果都为此后的农业信息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3.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初)
这一阶段主要以国际互联网(Internet)技术、数据库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注重农业信息服务为特征,它标志着我国农业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前沿关键技术研究能力提高,信息服务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应用的覆盖面得到扩展。
2001年,科技部开始实施“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行动”。2004年科技部启动“星火富民科技工程”,科技部信息中心正式成立,其职能之一就是主管科技部电子政务工作,该年开通了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整合集成各类科技信息资源,为科研单位、基层和广大农民提供及时、全国、权威的信息服务。与此同时,我国的村通工程成功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农村通信服务水平迈上历史性的新台阶。2005年在全国20个省市建成了188个各级农技110服务中心,开展了远程卫星接收、电视、视频等信息服务示范。截至2011年,绝大多数的乡镇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并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了农信通信息田园等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涉农网站累计已有两万多个,而且大部分网站已经走出了自我发展、数量急剧扩张的起步阶段,进入了一个自觉发展、稳步推进,以服务效果为导向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异军突起,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发展格局:一是初级层次,主要为农产品交易提供网络信息服务。二是中级层次,一些网站不仅提供供求信息,还提供网上竞标、网上竞拍、委托买卖等在线交易形式。三是高级层次,除在电子商情网上发布、农产品在线交易之外,还力求实现交易货款的网上支付。2013年4月,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见》,提出围绕推进生产经营信息化、提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等十项重点任务,进一步促进农业信息化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