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选择依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选择依据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向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信号作用,它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是引导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选择依据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定义和内涵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等四大特征的战略性产业。全局性是指战略性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长远性是指战略性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应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导向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信号作用,它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是引导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动态性是指战略性产业要根据时代变迁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变化带来的新要求。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范围

根据以上表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七个细分行业的产业集合总称。具体来看:

1.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主要是源于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能源指刚开始开发与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聚变能等。因此这里的开发新能源的单位和企业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系列过程,叫新能源产业。

2.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它在美国称为“环境产业”,在日本称为“生态产业”或“生态商务”。节能环保产业在国际上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对环保产业的狭义理解是终端控制,即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提供产品和服务,广义的理解则包括生产中的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是对产品从“生”到“死”的绿色全程呵护。

3.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具体涵盖: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4.信息网络产业。信息网络产业特指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它不但包括软件数据库、各种无线通信服务和在线信息服务,还包括了网络媒体,以及相关网络的商业应用。而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的生产将不再包括在内,被划为制造业下的一个分支。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IT产业,我们通常称之为信息产业,又称为第四产业。

5.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

(1)生物技术产业。目前,各国、各组织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定义和圈定的范围很不统一,甚至不同人的观点也常常大相径庭。有关学者将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界定为: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及其细胞的、亚细胞的和分子的组成部分,结合工程学信息学等手段开展研究及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进而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手段的综合性技术体系。

(2)医药产业。制药产业与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是现代医药产业的两大支柱。①制药产业。制药是多学科理论及先进技术的相互结合,采用科学化、现代化的模式,研究、开发、生产药品的过程。除了生物制药外,化学药和中药在制药产业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②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技术的总称。

6.高端制造产业。高端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迄今为止,学术界对高端制造业还缺乏统一的界定,更缺乏一个明确的统计分类标准。一般而言,高端制造业的概念可以从行业和产业链环节两个角度来进行界定。从行业的角度讲,高端制造业是指制造业中新出现的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行业;从所处产业链的环节上讲,高端制造业处于某个产业链的高端制造业环节。

7.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从经济学描述,是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与应用的行业。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他能源汽车,被认为能减少空气污染和缓解能源短缺。在当今提倡全球环保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导向与目标。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依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既要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体现上述四大特征,并遵循以下六大准则

(1)国家意志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反映一个国家的意志和战略,体现一个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可率先突破领域

(2)市场需求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www.daowen.com)

(3)技术自主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掌握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否则就会受制于人。

(4)产业关联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

(5)就业带动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6)资源环境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对资源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少的特点。

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在推进和落实上应注意把握如下几个原则:

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长期战略,切忌短期行为。应根据技术和市场成熟度,发展一批、培育一批和储备一批。在技术相对成熟、应用前景明朗的领域,实现规模化发展;在技术路线尚未稳定,处于发展初期和成长期的领域,需鼓励创新创业企业,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新兴产业;此外,还可选择一些具有产业化和市场需求前景的技术或者重点支持、培育可商业化的技术,为发展未来的新兴产业做准备。

2.以掌握核心技术与培育市场为突破口。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是通过引进技术发展起来的,建设投资增长较快,研发投入不足,不掌握核心技术,许多还是低端制造。因此,应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突破关键与核心技术上下工夫。另一方面,有些领域以扩大产能为主,国内市场开拓不够。此外,有些新兴产业并不是自身的技术突破,而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的业态。

3.提高市场的可接受性。技术突破和工程化不等于发展产业。前者是解决技术可行性等问题,而发展产业则要求经济可行和被市场接受。在一些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政府给予一定补助,但应是阶段性的。要看到,仅靠政府补贴政策的行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唯有加大技术研发、积极开拓市场,才能提高竞争力,真正为市场所接受。

4.注意发展质量,防止片面追求数量。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区比较优势、技术和产业基础,选择与本地产业关联作用较大的新兴领域,集中力量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群,带动一批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真正带动区域经济。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国内有一些学者进行了探索,肖兴志等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标体系应由三部分构成,即产业主导力、产业发展力和产业竞争力。在这三项一级指标中,产业主导力是从主导产业的选择经验中借鉴而来,产业发展力和产业竞争力则是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特点创建得到。

1.产业主导力。在现有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中,产业增长力(筱原基准)、产业波及效应和就业效应标准最能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导向性内涵,所以将之作为产业主导力项下的三个二级指标。其中,产业增长潜力标准反映新兴产业的增长潜力,仍由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构成;产业波及效应标准则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在构成上除包括原有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外,还新增了产业空间集聚度系数,用来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程度;而就业效应标准则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带动属性,结合现阶段国情,其构成要素在原有的就业吸纳能力、就业人员素质外,还添加了就业环境要素。

2.产业发展力。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性作用,可从环境效率、技术效率和风险—赢利率三方面考察其所具有的产业发展力特征。原因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和高技术外溢的特征,肩负着引领科技创新和推动低碳经济的使命,所以其发展力应由环境效率标准和技术效率标准两项指标来刻画。其中环境效率用资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来体现;技术效率则用专利密度系数和技术密度系数等指标来衡量。此外,从产业的生命周期角度来看,主导产业处在产业的朝阳期,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新兴产业”的特征,这就使得在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标准时需要考虑到“新”产业的短期风险与长期盈利性特征。可以加入风险—赢利率指标来进一步测度产业未来的发展力,该指标由产业成长风险和产业赢利率两项子指标构成。

3.产业竞争力。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是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标准,可将之细化为自主创新力、产业需求力和出口带动力三项指标。其中,自主创新力指标的纳入是基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环节的高要求。如果仅靠引进和模仿,新产业的长期发展将再次陷入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尴尬局面,长期受制于人。而加入产业需求力和出口带动力指标则是出于对其市场需求状况的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想发展,必须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和前景,否则将难逃“夭折”的厄运。具体而言,产业需求力从产品被接受程度来体现其竞争力,用市场占有率和最终依赖度指标来衡量;出口带动力则集中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口能力,对扭转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选择三个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和十六个三级指标来构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具体形式如表19.1所示。

表19.1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肖兴志:《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