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详解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详解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国家特征因素和产业特征因素两类。此外,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在各成员国之间的流动,加深产业内分工,扩大产业内贸易。远距离的运输可能会导致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得差异化的产品交叉弹性减弱,从而抑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相反,则会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第二阶段产生的专业化生产和垂直分工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详解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国家特征因素和产业特征因素两类。国家特征因素主要包括人均国民收入、国家规模、一体化程度、地理因素等,产业特征因素主要指产品差别化程度、规模经济、产品生命周期、市场结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外商直接投资在本章第六节中会进行详述。

▶一、国家特征因素

(一)人均国民收入

人均国民收入是决定一个国家消费者购买能力和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收入水平的变化与差异化产品的需求呈正相关,即收入水平越高,人们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越高。这种需求推动了产品差异性的发展,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二)国家规模

国家规模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地理上概念上的大小;二是指经济概念的大小。一国国内生产总值规模较大能为生产者提供广泛的市场活动空间,为企业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加强对差别化产品的生产奠定基础,从而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一般而言,较大的国家具有较大的市场,大市场能够促进差异化的发展。

(三)一体化程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一体化成为一种趋势。一般而言,经济一体化对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例如,欧盟的经济一体化程度比较高,欧盟内部的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非常发达。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需求模式和消费行为在日益密切的文化和经济交往中发生变化,为差别化产品生产提供了需求条件。此外,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在各成员国之间的流动,加深产业内分工,扩大产业内贸易。

(四)地理因素

交通运输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较为重要,人们在相似价格下,对差异化产品的偏好程度往往取决于交叉弹性的强弱。远距离的运输可能会导致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得差异化的产品交叉弹性减弱,从而抑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相反,则会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交通运输成本越高的国家,其产业内贸易水平越低;交通运输成本越低的国家,其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

此外,由于地球分东西半球,季节性因素对产业贸易也有影响。例如,当中国处于严寒的冬季时,南半球的巴西处于夏季,两国可进行时令性水果的贸易。

▶二、产业特征因素

(一)产品差别化程度(www.daowen.com)

产品差别化程度包括产品本身、品牌、包装、交易条件、售后服务等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差异。同一产品在任何方面的变化都会导致产品差异的形成。产品的差异分为水平差别和垂直差别。水平差别是指具有完全相同的根本特性的同类产品具有的一系列不同规格、商标和款式等的差别,对消费者而言偏好不同,对产品的评价也不同;垂直差别则是指同一类别的产品虽具有一样的根本特性,但是产品的根本特性在程度上有差别,消费者都偏好某一特征的产品。

产品差异(Product Differentiation)被认为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差异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偏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偏好会逐渐出现差异化的趋势。以消费不同的产品来体现自我的个性,已成为新时代消费者的主要特点,人们对差异产品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然而,一个国家不可能生产出消费者需求的全部产品,大多数还需要从国外进口。同时,本国具有生产优势的产品也同样出口到别的国家,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所以,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变化与产业内贸易水平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同一产业内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大,产业内贸易越发达;反之,产品内产品差别化越小,产业内贸易水平就越低。

(二)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Scale Economy)是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特征,也正是因为规模经济理论的出现,产业内贸易理论才得以不断完善。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经济现象。规模经济有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之分。一个国家规模经济越大,则该国家生产的产品种类就越少。在产品差异度一定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同一产业进口、出口产品就越多。所以规模经济越大,则产业内贸易就越大。此外,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深入使得企业从事更为专业的生产,采取更为专业化、高效率的生产设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规模经济的存在,使两个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也可以发展专业化分工,进行产业内贸易。

(三)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斯蒂格勒在其著名论文《市场容量限制劳动分工》中,分析了在产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垂直化的变化趋势。产品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原材料、生产设备等均需要研发者亲力亲为。在这一阶段不存在垂直化分工。

2.产业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生产技术、设备、工人技能等都相对成熟,可以进行专业化生产,此时,出现了垂直分工并不断地深化和细分。

3.产业开始衰落,垂直化分工日渐萎缩。第二阶段产生的专业化生产和垂直分工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四)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是产业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个市场的结构依赖于买者和卖者的数量以及产品差别的大小。依照市场上厂商的数量、厂商所提供产品的差异、对价格的影响程度以及进入障碍等特征,市场被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四种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影响企业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市场结构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至今仍存在很多争论,特别是将市场进一步细分为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之后。有的认为垄断程度越高的市场结构,产业内贸易就越大(Cavas,1981)。市场中某一产业垄断性越强,该产业内的企业数就越少,能生产出的产品种类就越少,在产品差异一定的情况下,该产业需要进出口的差异产品就越多,产业内贸易必然增加。有的则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Balassa,1986)。产业垄断性越弱,该产业内的企业就越多,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就会生产出越多的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必然就越小。总之,产业内贸易的进行,扩大了企业的市场份额,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