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框架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看,1960年代以来伴随着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的发展,林德(Linder,1961)、波斯纳(Posner,1959)、弗农(Vernon,1966)、基辛(Kissing,1968)等提出了相互需求、技术差距、产品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本等理论,不断深入探索战后贸易的新格局,为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自格鲁贝尔和洛伊德(Grubel &Lioyd,1975)开创了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探索以来,1970年代后期,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A.Dixit &Stiglitz,1977)发表的《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一文,标志着产业内贸易研究进入对市场结构研究的阶段。此后,以克鲁格曼(Krugman)、兰卡斯特(Lancaster)、布兰德(Brander)、赫尔普曼(Helpman)为代表的一批西方经济学家在不完全竞争体系的基础上对产业内贸易现象做出了解释。1980年代中期,大量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模型的出现使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达到顶峰。此后,随着对贸易成本、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以及跨国企业生产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产业内贸易理论得到了重大发展,新的理论模型不断涌现。
表16.1显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架构。从总体上看,经济学者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大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有学者将最终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称为产业内贸易传统理论,将基于跨国公司产品生产阶段或生产工序的可分割性的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称为产业内贸易理论拓展。
表16.1 产业内贸易理论架构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而得。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
(一)垂直产业内贸易模型
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中,比较典型的有Falvey模型。Falvey和Kierzkowski (1987)在研究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比率之间的关系之后,认为就算不存在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也会存在。
模型假定如下:
(1)每一个国家只有两个部门,其中一个部门生产一种同质性产品,另一个部门生产同种商品中不同质量的产品(这些商品在国家之间的贸易将是垂直性产业内贸易)。
(2)资本的使用随着产品质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高质量的产品体现了相对较高的资本/劳动比率;技术(劳动生产率)在两国之间的差距使得它们之间的贸易不会引致各国工资均等化,资本的租金也不会相等。
(3)工资相对较低的国家在生产低质量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工资相对较高的国家在生产高质量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在这些国家,资本的价格相对较低)。(www.daowen.com)
(4)两国消费者有相同的偏好,在相对价格一定的情况下,对不同质量产品的需求依消费者的收入而定,收入越高就越是倾向于消费更高质量的产品。
(5)由于分配不均,每一个国家都既有低收入的消费者,也有高收入的消费者,所以,每个国家都有对不同质量产品的需求。
在F K模型中,在完全的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与完全没有这种贸易之间有许多过渡类型,“实际的贸易类型(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程度与特性)依赖于要素禀赋、技术和收入分配情况这三个因素对不同国家的相对影响”。如果要素禀赋一致、技术不一致,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形式可以被决定:拥有高技术的国家将出口高质量的产品,进口低质量的产品。在这里,两个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情况不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在两个国家中都会既有高收入群体也有低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将购买高质量产品,低收入群体将购买低质量产品。另外,两国之间要素禀赋相对差异的变化对于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份额的增减有重要影响,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是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是哪个国家使自己的资本/劳动比率更高:如果是高质量产品出口国的资本/劳动比率升高,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将下降;如果是低质量产品出口国的资本/劳动比率升高,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将上升。
(二)水平产业内贸易模型
水平产业内贸易理论则主要包括新张伯伦模型和新豪泰宁模型:
Krugman(1979)把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引入产业内贸易分析中,提出了“新张伯伦产业内贸易模型”。他认为,如果存在规模收益递增、产品差别化、不完全竞争和消费需求多元化,则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间就会产生产业内贸易。从生产方面来看,某一产品的市场中存在多个厂商,每个厂商都各自生产某一种或几种相似的产品,从而追求收益递增;从消费方面来看,消费者行为在示范效用和消费效用最大化原则的影响下更加多元化。这两个方面都推动了同一产业内产品的双向流动。
Lancaster(1980)提出的新豪泰林模型认为,在具有相同特点的经济体之间,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由于受规模经济和消费偏好差异的影响,有关国家同一制造业部门的两个厂商在有无限的产品系列可供选择时,不会选择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
新张伯伦和新泰林模型有两个共同的前提假设:
(1)各国都存在差别化产品生产部门和对差别化产品的广泛需求;
(2)各个差别化产品的生产都存在内在的规模经济。
但是这两种模型在消费者效用的假设上却存在着差异:新张伯伦模型中,假设同一产业内的任一种差别化产品对消费者来讲都具有相同的效用,消费效用只受预算和消费产品数量的影响;而新泰林模型中提出的差别化产品被假定为由产品基本特征上的差异所造成,且每一个消费者都有一个最希望从消费中获得的产品特征。于是,他们对同一产品系列中的任一产品种类的需求都不相同,并反映在生产上。在新张伯伦模型中,厂商无需考虑生产产品的选择,只需面对价格竞争并有效运用自己的垄断优势;在新泰林模型中,厂商产品种类的选择却是至关重要的,不仅需要参与价格竞争和利用有限的竞争优势,而且还要面对产品选择的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